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一根银针解患忧——记宁波市名中医李宗伟
2022-10-14 12:3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赖小惠 通讯员 董枫楠

  初次见李宗伟医生给病人扎针,真如坊间传言,扎针时有个标志性动作——一脚微微提起,作“金鸡独立”状……

  10月10日上午,记者赶到海曙区中医医院李宗伟针灸工作室时,已近中午,偌大的诊室内人头攒动,忙而不乱。

  李宗伟,海曙区名中医,宁波市名中医,现任海曙区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近日,宁波市李宗伟名中医专家工作室被列为2022年宁波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初诊病人的病例要写10多分钟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66岁的袁先生看完诊后,一直等在诊室里。今年7月,他去余姚买西瓜,扛了两袋西瓜,一下被压趴下了,腰部受损,身子左半边从头到脚发麻,无法正常活动。在大医院里住院11天后,发麻症状倒是没有了,但是腰和脚还是无法正常活动。

  8月,袁先生辗转找到海曙区中医医院,挂了李宗伟的号,打了第一针,就有明显的感觉。见到记者时,袁先生已经陆续扎了30多次针。他在记者面前来回踱步,并不时地抬伸手脚,灵活自如。

  “病看好,当然开心!但是真正让我感动的是李医生写病例写得很仔细,第一次来,他足足写了10多分钟,我觉得这个医生看病很细致,一下子就多了几分信任。”袁先生说。

  李宗伟说,详细的病例记录可以验证后续的诊治效果,判断自己的治疗思路正确与否。为了节约问诊时间,李宗伟也会让他的学生先写初诊病例,然后在他问诊中对病例作修改。“我不仅要了解病人来看诊时的症状,还要了解病人发病前的症状。”即便是针灸,诊脉、看舌苔、问病症……中医诊疗中的“望、闻、问、切”,在李宗伟的诊病过程中也是一环不能少。

  “金鸡独立”式扎针很有讲究

  在李宗伟工作室看诊的病人,有的是中风后遗症患者,有的有一两年的面瘫病史,还有的手脚、舌头发麻……76岁的裘先生,今年2月中风,在医院住院治疗后,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右脚踩不稳、右手拿不起东西、说话含糊、吐字不清。康复治疗后也没有多大起色。8月19日开始,来看李宗伟针灸门诊。采访当天,记者见到裘先生时,他已经能慢慢行走,清楚讲话了。

  从医三十余年,李宗伟运用辩证施治,把脏腑与经络辩证相结合,总结出“治病必分虚实、手法必用补泻、取穴必明作用、进针必至得气”针灸治病“四必”治疗理念,在颈椎病、腰椎病、面瘫、失眠、胃脘痛、带状疱疹、中风后遗症、运动损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李宗伟扎针时讲究“两态”“两法”。所谓“两态”即医患共处静态、“金鸡独立”动态。李宗伟解释说,诊室要保持安静,病人要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医生扎针时说的、想的也只能与病症有关。自己在扎针时“金鸡独立”式的站姿也是为了凝神聚气,手上的气足了感觉才会灵敏。

  所谓“两法”即“指若含针”指法和“气意合力”针法。李宗伟说,扎针要配合自己的呼吸,指若含针,轻轻握住针,用指腹感受针刺入患者身体后的反应,也就是“得气”。下针时尽量不要有顿挫感,扎针要掌握深浅,浅了不得气,扎得过了,气泻了。疾病有虚症和实症之分,虚症患者进针要用补的手法,实症患者要用泻的手法。

  让中医走向生活惠及群众

  讲到中医生活化,李宗伟认为,中医生活化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小到煮菜时放生姜、大料等,实际就有中医理论中的祛寒功效。扎针是专业的操作,但是艾灸还是可以在了解中医知识的前提下,应用于日常生活。

  比如颈椎病,网友可艾灸大椎、风府、风池、肩井等穴位,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如果感冒(表现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头项强痛、恶风恶寒发热等等),可艾灸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大椎、外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

  预防和治疗颈椎病,还可做做“米字操”,快来听听李宗伟讲解“米字操”要领

  近年来,李宗伟也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工作。除了在海曙区中医医院设立“李宗伟名中医专家工作室”外,该工作室也在石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了牌,一方面名中医优质资源可以惠及基层群众,另一方面可对基层中医药做强做优提供可及的帮扶。9名工作室成员定期在石碶中心开展门诊诊疗服务,参与基层带教、科研合作等。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根银针解患忧——记宁波市名中医李宗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0-14 12:35: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赖小惠 通讯员 董枫楠

  初次见李宗伟医生给病人扎针,真如坊间传言,扎针时有个标志性动作——一脚微微提起,作“金鸡独立”状……

  10月10日上午,记者赶到海曙区中医医院李宗伟针灸工作室时,已近中午,偌大的诊室内人头攒动,忙而不乱。

  李宗伟,海曙区名中医,宁波市名中医,现任海曙区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近日,宁波市李宗伟名中医专家工作室被列为2022年宁波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初诊病人的病例要写10多分钟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66岁的袁先生看完诊后,一直等在诊室里。今年7月,他去余姚买西瓜,扛了两袋西瓜,一下被压趴下了,腰部受损,身子左半边从头到脚发麻,无法正常活动。在大医院里住院11天后,发麻症状倒是没有了,但是腰和脚还是无法正常活动。

  8月,袁先生辗转找到海曙区中医医院,挂了李宗伟的号,打了第一针,就有明显的感觉。见到记者时,袁先生已经陆续扎了30多次针。他在记者面前来回踱步,并不时地抬伸手脚,灵活自如。

  “病看好,当然开心!但是真正让我感动的是李医生写病例写得很仔细,第一次来,他足足写了10多分钟,我觉得这个医生看病很细致,一下子就多了几分信任。”袁先生说。

  李宗伟说,详细的病例记录可以验证后续的诊治效果,判断自己的治疗思路正确与否。为了节约问诊时间,李宗伟也会让他的学生先写初诊病例,然后在他问诊中对病例作修改。“我不仅要了解病人来看诊时的症状,还要了解病人发病前的症状。”即便是针灸,诊脉、看舌苔、问病症……中医诊疗中的“望、闻、问、切”,在李宗伟的诊病过程中也是一环不能少。

  “金鸡独立”式扎针很有讲究

  在李宗伟工作室看诊的病人,有的是中风后遗症患者,有的有一两年的面瘫病史,还有的手脚、舌头发麻……76岁的裘先生,今年2月中风,在医院住院治疗后,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右脚踩不稳、右手拿不起东西、说话含糊、吐字不清。康复治疗后也没有多大起色。8月19日开始,来看李宗伟针灸门诊。采访当天,记者见到裘先生时,他已经能慢慢行走,清楚讲话了。

  从医三十余年,李宗伟运用辩证施治,把脏腑与经络辩证相结合,总结出“治病必分虚实、手法必用补泻、取穴必明作用、进针必至得气”针灸治病“四必”治疗理念,在颈椎病、腰椎病、面瘫、失眠、胃脘痛、带状疱疹、中风后遗症、运动损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李宗伟扎针时讲究“两态”“两法”。所谓“两态”即医患共处静态、“金鸡独立”动态。李宗伟解释说,诊室要保持安静,病人要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医生扎针时说的、想的也只能与病症有关。自己在扎针时“金鸡独立”式的站姿也是为了凝神聚气,手上的气足了感觉才会灵敏。

  所谓“两法”即“指若含针”指法和“气意合力”针法。李宗伟说,扎针要配合自己的呼吸,指若含针,轻轻握住针,用指腹感受针刺入患者身体后的反应,也就是“得气”。下针时尽量不要有顿挫感,扎针要掌握深浅,浅了不得气,扎得过了,气泻了。疾病有虚症和实症之分,虚症患者进针要用补的手法,实症患者要用泻的手法。

  让中医走向生活惠及群众

  讲到中医生活化,李宗伟认为,中医生活化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小到煮菜时放生姜、大料等,实际就有中医理论中的祛寒功效。扎针是专业的操作,但是艾灸还是可以在了解中医知识的前提下,应用于日常生活。

  比如颈椎病,网友可艾灸大椎、风府、风池、肩井等穴位,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如果感冒(表现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头项强痛、恶风恶寒发热等等),可艾灸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大椎、外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

  预防和治疗颈椎病,还可做做“米字操”,快来听听李宗伟讲解“米字操”要领

  近年来,李宗伟也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工作。除了在海曙区中医医院设立“李宗伟名中医专家工作室”外,该工作室也在石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了牌,一方面名中医优质资源可以惠及基层群众,另一方面可对基层中医药做强做优提供可及的帮扶。9名工作室成员定期在石碶中心开展门诊诊疗服务,参与基层带教、科研合作等。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