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细如发丝 绿得发黑!这个美食最近火出圈
2023-02-26 19:24:30 稿源: 甬上  

每年2月至4月,在宁波奉化、宁海、象山等地的沿海滩涂上,随着潮水的退去,便会露出一丛丛暗绿娇嫩的藻类植物,它的学名叫“浒苔”,俗称又叫“海苔”

靠海吃海。在短短两个多月中,吃苦耐劳的海边人靠采收海苔,收入多则十多万元,少则两三万元,这笔钱正是他们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跟着潮水起早贪黑、迎着刺骨寒风下海的这份苦,并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

视频制作 记者 贺艳

采晒“靠天吃饭”

多为夫妻档配合

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来说,海苔是大自然的馈赠。据传,宁波苔菜的采摘历史已有千年。

潮水退去后,宁海县宁海湾的滩涂上露出一片片暗绿色,远远地就能看到七八个身影弯着腰在采海苔。

宁海湾滩涂上,村民在采海苔。

50多岁的王有元来自附近的强蛟镇王石岙村,最近天气晴好,下海次数也多了。他穿着高及大腿的防水靴,拖着蛇皮袋,穿梭在泥泞的滩涂中,看到又细又嫩的海苔,便弯腰熟练地用手捋起来放进蛇皮袋。他说,海苔比较少的时候,首选用手捋,等海苔多了,才会用苔耙。见蛇皮袋装满了,王有元把它拖到岸边,交给妻子钟华福清洗。

在当地,采晒海苔的一般是夫妻档,丈夫负责下海采,妻子负责清洗、晾晒。

青苔要用海水清洗,并且非常讲究技巧。钟华福从蛇皮袋里抓出一把海苔放到苔箩中轻轻晃动,这一招是为了恰到好处地滤去一些浮泥,但又不能彻底洗去裹在里面的海水味。清洗后的海苔,再运回村里晾晒。

采海苔终究还得看“天”吃饭,充足的日照是晒海苔的必要条件,最好还刮西北风,这样海苔不仅干得快,而且能保证晒干后外观碧绿、口感酥脆。有经验的村民会看天气预报,如有连续三日的晴好天气,才放心下海采海苔。

妻子负责清洗、晾晒海苔。

收入可观但辛苦

两个多月可抵半年收入

钟华福说,采海苔是一家人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来源。她算了一笔账:现在这段时间,每次退潮后大概能采50公斤湿海苔,晒干后差不多5公斤;干海苔每公斤售价200至300元,一天下来有1000-2000元的收入,两个多月忙下来,有十多万元!

靠海吃海,这一点,宁海县阿七海苔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军林也深有感受。他介绍说,王石岙村是强蛟镇的海苔主产地,去年他从这个村收购了400多万元的海苔。当地40余户苔农,平均每户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

同样,在奉化区莼湖街道、象山县黄避岙乡的沿海渔村,采收海苔也是很多村民上半年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年海苔产量不高,收入有个四五万已经不错啦!”奉化区莼湖街道桐照村村民林甩娟今年69岁,她和丈夫楼平华一起采海苔已有40余年。林甩娟说,一般有船的村民收入会高一点,有七八万元,而四五万元更为普遍;收入两三万元的村民,则多半没有船,只在滩涂上采收海苔。

只在滩涂上采收海苔,收入就相对较低。

采海苔确实是无本生意,但辛苦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起。“采海苔赚的是辛苦钱,下海时间要跟着潮水走,年轻人吃不起这个苦。” 林甩娟说,潮水早的时候,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迎着刺骨的寒风,撑着小舢板下海采海苔,冻得人直发抖。有时候,一天要下两次海。

记者在奉化、宁海、象山等地采访了解到,目前下海采收海苔的村民年龄跨度比较大,从四十多岁到七十多岁都有。

百年前就声名远播

海苔不愁销路

宁波沿海出产的苔菜早在百年前就声名远播。“上海、宁波皆待给焉”,1903年《浙江潮》杂志称当时隶于台州府,现归属宁波的宁海县大量出产优质苔菜。百年后,宁波地区的苔菜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美食,仍然频频出圈,并不愁销路。

在宁海县强蛟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采晒海苔成为很多游客体验海边生活的休闲方式,并带动了海苔、鱼鲞、风鳗等渔家美食快速成为乡村旅游产品。据初步统计,去年强蛟镇乡村海产品销售额近3000万元。同时,各地成立海苔合作社,将海苔资源进行整合,也推动了海苔的销路。早在2016年,宁海强蛟镇就成立了阿七海苔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每年从苔农手中大量收购海苔,再卖给宁波、上海等地的经销商。同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也规范了海苔收购标准,使得海苔的采、晒等过程形成了良性发展。

此外,随着近几年地方特色美食品牌店的纷纷出现,海苔又多了一条销售渠道。奉化区莼湖街道栖凤村的沈先生就是某特色美食品牌店的海苔供货商,该特色美食品牌店现在江浙沪一带有200余家连锁门店。每年海苔采收期,他要收近1吨干海苔。“我都是固定在栖凤村、漂溪村几户村民家里收,收的是3月1日至25日期间的海苔,这段时间的海苔品质最好。”

在美食圈,苔菜通常以佐料的形式存在,如可以制作成苔菜月饼、苔菜油赞子、苔菜花生米、苔菜拖黄鱼、苔菜小方烤肉等。

细如发丝,绿得发黑

则为上等海苔

苔菜因为生长季节不同,分为冬苔、春苔和夏苔。其中冬苔数量最少,品质最好,价格也最高,春苔次之,夏苔最差。

奉化区莼湖街道桐照村的海苔晒场。

今年68岁的奉化区莼湖街道河泊所村村民糜亚尧,有着50年的海苔采收经验。他介绍说,在民间,冬苔是指农历立春前后的头茬海苔,这个时候的海苔细如发丝,味道鲜美,但往往数量最少,无法形成规模销售,有些村民只能采了自家吃或者亲戚朋友分分。

而在流通市场上,一般认为3月份的海苔品质最佳。如何才能挑选到高品质的海苔?沈先生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辨别:

首先,要看海苔的干净度,可以用手搓,看看是否搓出泥粉。如果能搓出泥粉,说明海苔洗得不够干净,吃到嘴里会有沙子感。

其次,要看海苔细不细。海苔细如发丝,吃起来就细腻,在市场上,一般认为越细的海苔,品质越好。

最后,看海苔的颜色,一般认为绿得发黑的海苔品质较好。这样的海苔采自较深处的滩涂,而从近处滩涂采收的海苔颜色较浅,甚至有点发黄。

宁波晚报记者 贺艳 张海玉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细如发丝 绿得发黑!这个美食最近火出圈

稿源: 甬上 2023-02-26 19:24:30

每年2月至4月,在宁波奉化、宁海、象山等地的沿海滩涂上,随着潮水的退去,便会露出一丛丛暗绿娇嫩的藻类植物,它的学名叫“浒苔”,俗称又叫“海苔”

靠海吃海。在短短两个多月中,吃苦耐劳的海边人靠采收海苔,收入多则十多万元,少则两三万元,这笔钱正是他们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跟着潮水起早贪黑、迎着刺骨寒风下海的这份苦,并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

视频制作 记者 贺艳

采晒“靠天吃饭”

多为夫妻档配合

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来说,海苔是大自然的馈赠。据传,宁波苔菜的采摘历史已有千年。

潮水退去后,宁海县宁海湾的滩涂上露出一片片暗绿色,远远地就能看到七八个身影弯着腰在采海苔。

宁海湾滩涂上,村民在采海苔。

50多岁的王有元来自附近的强蛟镇王石岙村,最近天气晴好,下海次数也多了。他穿着高及大腿的防水靴,拖着蛇皮袋,穿梭在泥泞的滩涂中,看到又细又嫩的海苔,便弯腰熟练地用手捋起来放进蛇皮袋。他说,海苔比较少的时候,首选用手捋,等海苔多了,才会用苔耙。见蛇皮袋装满了,王有元把它拖到岸边,交给妻子钟华福清洗。

在当地,采晒海苔的一般是夫妻档,丈夫负责下海采,妻子负责清洗、晾晒。

青苔要用海水清洗,并且非常讲究技巧。钟华福从蛇皮袋里抓出一把海苔放到苔箩中轻轻晃动,这一招是为了恰到好处地滤去一些浮泥,但又不能彻底洗去裹在里面的海水味。清洗后的海苔,再运回村里晾晒。

采海苔终究还得看“天”吃饭,充足的日照是晒海苔的必要条件,最好还刮西北风,这样海苔不仅干得快,而且能保证晒干后外观碧绿、口感酥脆。有经验的村民会看天气预报,如有连续三日的晴好天气,才放心下海采海苔。

妻子负责清洗、晾晒海苔。

收入可观但辛苦

两个多月可抵半年收入

钟华福说,采海苔是一家人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来源。她算了一笔账:现在这段时间,每次退潮后大概能采50公斤湿海苔,晒干后差不多5公斤;干海苔每公斤售价200至300元,一天下来有1000-2000元的收入,两个多月忙下来,有十多万元!

靠海吃海,这一点,宁海县阿七海苔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军林也深有感受。他介绍说,王石岙村是强蛟镇的海苔主产地,去年他从这个村收购了400多万元的海苔。当地40余户苔农,平均每户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

同样,在奉化区莼湖街道、象山县黄避岙乡的沿海渔村,采收海苔也是很多村民上半年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年海苔产量不高,收入有个四五万已经不错啦!”奉化区莼湖街道桐照村村民林甩娟今年69岁,她和丈夫楼平华一起采海苔已有40余年。林甩娟说,一般有船的村民收入会高一点,有七八万元,而四五万元更为普遍;收入两三万元的村民,则多半没有船,只在滩涂上采收海苔。

只在滩涂上采收海苔,收入就相对较低。

采海苔确实是无本生意,但辛苦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起。“采海苔赚的是辛苦钱,下海时间要跟着潮水走,年轻人吃不起这个苦。” 林甩娟说,潮水早的时候,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迎着刺骨的寒风,撑着小舢板下海采海苔,冻得人直发抖。有时候,一天要下两次海。

记者在奉化、宁海、象山等地采访了解到,目前下海采收海苔的村民年龄跨度比较大,从四十多岁到七十多岁都有。

百年前就声名远播

海苔不愁销路

宁波沿海出产的苔菜早在百年前就声名远播。“上海、宁波皆待给焉”,1903年《浙江潮》杂志称当时隶于台州府,现归属宁波的宁海县大量出产优质苔菜。百年后,宁波地区的苔菜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美食,仍然频频出圈,并不愁销路。

在宁海县强蛟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采晒海苔成为很多游客体验海边生活的休闲方式,并带动了海苔、鱼鲞、风鳗等渔家美食快速成为乡村旅游产品。据初步统计,去年强蛟镇乡村海产品销售额近3000万元。同时,各地成立海苔合作社,将海苔资源进行整合,也推动了海苔的销路。早在2016年,宁海强蛟镇就成立了阿七海苔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每年从苔农手中大量收购海苔,再卖给宁波、上海等地的经销商。同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也规范了海苔收购标准,使得海苔的采、晒等过程形成了良性发展。

此外,随着近几年地方特色美食品牌店的纷纷出现,海苔又多了一条销售渠道。奉化区莼湖街道栖凤村的沈先生就是某特色美食品牌店的海苔供货商,该特色美食品牌店现在江浙沪一带有200余家连锁门店。每年海苔采收期,他要收近1吨干海苔。“我都是固定在栖凤村、漂溪村几户村民家里收,收的是3月1日至25日期间的海苔,这段时间的海苔品质最好。”

在美食圈,苔菜通常以佐料的形式存在,如可以制作成苔菜月饼、苔菜油赞子、苔菜花生米、苔菜拖黄鱼、苔菜小方烤肉等。

细如发丝,绿得发黑

则为上等海苔

苔菜因为生长季节不同,分为冬苔、春苔和夏苔。其中冬苔数量最少,品质最好,价格也最高,春苔次之,夏苔最差。

奉化区莼湖街道桐照村的海苔晒场。

今年68岁的奉化区莼湖街道河泊所村村民糜亚尧,有着50年的海苔采收经验。他介绍说,在民间,冬苔是指农历立春前后的头茬海苔,这个时候的海苔细如发丝,味道鲜美,但往往数量最少,无法形成规模销售,有些村民只能采了自家吃或者亲戚朋友分分。

而在流通市场上,一般认为3月份的海苔品质最佳。如何才能挑选到高品质的海苔?沈先生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辨别:

首先,要看海苔的干净度,可以用手搓,看看是否搓出泥粉。如果能搓出泥粉,说明海苔洗得不够干净,吃到嘴里会有沙子感。

其次,要看海苔细不细。海苔细如发丝,吃起来就细腻,在市场上,一般认为越细的海苔,品质越好。

最后,看海苔的颜色,一般认为绿得发黑的海苔品质较好。这样的海苔采自较深处的滩涂,而从近处滩涂采收的海苔颜色较浅,甚至有点发黄。

宁波晚报记者 贺艳 张海玉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