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周子豪 林佳莹 实习生 陈驰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青 唐严 通讯员 徐良
作为2023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即将在7月1日亮相,记者提前探营宁波美术馆!
宁波特展规模空前

从地铁二号线外滩大桥站出来步行至宁波美术馆,经过荷花池往广场行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画墙”,还没进展厅就已是绝妙丹青迎面来的感觉。
此次展览分为“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舶交海上 墨妙东传”四大板块,展陈面积6000平方米,展出1600件(套)中国历代绘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是宁波美术馆建馆以来最大展览,宁波历史上最大规模、最长展期的艺术类展览。

“宁波的特展展线有1.5公里长,光是走马观花就要一两个小时。”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巡展总策展人王小松今天(6月29日)在展厅向媒体介绍。


中央厅展出的是“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板块。主要介绍“绘画大系”项目的工作历程,展示“绘画大系”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持续关注下的诞生过程。以镜面为媒介设计的“镜厅”着实引人瞩目,拍照效果极佳,不仅有“大系”书籍可供翻阅,还以千里江山为卷,放置了许多画册书盒,仿佛映照着灿若星河的中国绘画史。
“千年丹青一日归”

距离开展还有2天,布展工作紧张有序进行中,尽管展品还没有全部上墙,但琳琅满目、看不过来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展览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成果展示,王小松改唐朝大诗人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为“千年丹青一日归”,他以“给你一天,领略千年的风采”来形容展览所呈现的传承魅力和艺术精髓。

观众将看到历代重要名家、流派的代表性画作的出版打样稿,如《照夜白图》《簪花仕女图》《步辇图》《女史箴图》《写生珍禽图》《雪景寒林图》《瑞鹤图》《清明上河图》等。
低头细看放大版的《千里江山图》长卷灯光特效图,有20多米长,荡漾的波纹,摇曳的舟楫,山峦上宛若宝石的石青色让人惊叹。
数字化转化成就沉浸式展览

王小松说,这次展览特别强调数字化转化,把“历代绘画大系”做活,“中国传统绘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相互的和谐关系,大展在科技引领下活化传统绘画,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今科技下与艺术的融合。”
展厅中设置了沉浸式数字展,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科技深度交融,穿越时间阻隔,突破空间距离,打造跨越多个朝代、融合多幅精品的沉浸式画境空间。“我们把《溪山无尽图》通过数字计算方式做成裸眼3D的效果,观众会感到人在画中游,这是传统文化美妙的体验。”王小松说。

石窟艺术也是展览亮点之一,观众可以看到3D复原的云冈石窟第12窟后室前壁(南壁)、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21窟塑像等。
宁波地方特色是亮点之一

在“绘画大系”入编的画作中,有许多宁波籍或曾活动于宁波地区的画家作品,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经由宁波出口、流播海外的作品,它们是海上丝路文化交流的图像见证。
此次展出的“舶交海上 墨妙东传”板块中,汇聚了180余件(套)与宁波相关的展品。观众可以看到两宋时期明州佛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罗汉图”和“十王图”,如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现藏日本京都智积院的南宋宁波人张即之的书法《金刚般若经》;“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曾以太白山与天童寺风景,创作的《太白山图》等。已上墙的展品中,还有天一阁藏元代吴镇的《双树坡石图》。
这个盛夏,一定要来宁波美术馆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记得预约。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