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何峰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高等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二是世界级高水平大学的状况。”今天,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田教授提交提案,建议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推动高等教育高水平普及。
崔田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推动高等教育高水平普及,主要存在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高水平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目前区域、城市之间的高等教育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贫富’不均。”谈到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时,崔田委员认为,深圳、宁波、苏州、青岛等一批新兴区域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就少。崔田委员进一步分析道,“高等教育在部分地区的集群化发展,对办学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产生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地区间的学科发展差距,导致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崔田委员建议,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普及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进一步优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布局,“中央财政要引导支持地方政府加强该地区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产生一批对区域经济等领域发展支撑有力的特色优势学科。建立学科带动和促进机制,比如,建设相同学科的‘双一流’高校,强的高校作出示范,加大对相对较弱高校的支持。”
崔田委员建议,对一些高等教育薄弱区域的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建立“特区”制度,“在一流建设学科遴选和评价中适度向地方高校倾斜,建立学科特区制度,在学科经费、引才津贴、人事政策、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可以考虑区分层次对‘双一流’高校实行分类考核。”
有一流的基础学科才有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崔田委员还建议加大对基础性学科的支持力度。他说,“力学、物理等学科建设周期长,产出标志性的业绩比较难,需给予较长周期的持续支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