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防疫政策优化百日 | 宁波各大医院全面恢复医疗秩序
2023-03-14 21:3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春暖花开中,浙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已走过整整百日。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给每一位经历者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其中,让人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医院,当时的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今天,再次走进医院,我们欣喜地发现,各大医疗机构的医疗秩序已经全面恢复。

  门诊、住院恢复正常了

  新冠疫情高峰时期,宁波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尤其是发热门诊、急诊更是爆满。全市5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开诊,143家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发热诊室,发热诊间日均开设数在9百间以上。去年12月22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次达到最高峰,达到了58815人次。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疫情高峰期,该院发热门诊诊室增至4个,为确保发热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医院临时调配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

  为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宁波各大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ICU、抢救室不断扩容床位,调整病房设置,压缩、撤并外科病房和部分内科病房,扩增呼吸内科收治床位,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救治需求。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个病区扩增了600张床位;宁波市中医院将1号楼4楼紧急改为阳性第二重症监护室……

  那段时间,对广大医护人员来说,是最为艰难的时光,带高热上岗成为常态。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曹超还记得,病房里106张床位天天爆满,科室里大多数护士倒下了,护士长发着高烧继续坚挺,而他自己连续几天带高热坐诊,最终发展成肺炎……

  “现在好了,门诊、住院都正常了,每天的手术病人也已恢复到200余人。一切都在走向正轨!”谢浩芬告诉记者,这几天虽然甲流来袭,发热门诊每天的接诊病人数增至200多人,但经历过新冠疫情高峰,医护人员应付起来已经是训练有素了。

  家庭医生又上门服务了

  在鄞州区中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张明兵看着各个科室秩序井然地接待着患者,不由又想起了疫情期间那段日子。

  疫情之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是疫情防控的哨点,也是居民健康的守卫者。疫情期间,尤其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基层医护人员承担了大量的任务,进驻隔离点,一蹲就是一个月;负责社区、高速口的核酸采样;感染场所消杀;时不时还要驰援异地核酸采样……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之后,各基层医疗机构突然涌入了众多发热病人。张明兵告诉记者,最紧张的几天,全科门诊一天的接诊量有500多人,比平时多出一倍,而且全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护人员全员投入救治。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只能打折扣。上门服务基本不可能正常开展,体检服务也大多停掉。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1月份开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已经正常开展了,上门服务、体检、定期的健康宣讲都恢复了。居民们又享受到了家庭医生贴心的健康服务。

  医患关系进一步拉近了

  “疫情过后,患者跟医护的距离明显拉近了!”采访中,有医生笑着说。

  有数据为证!自2月1日到今天,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共收到患者的表扬信、锦旗186份,最近的一次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高达91%。

  采访中,有医生告诉记者,疫情高峰期,自己连续几天带病坐门诊,确实很累,有一天,一名病人临走时突然向她鞠了一躬,并希望她保重身体。“那一刻,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的。”

  中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童华亚对此更是感同身受。由于疫情期间全员投入疫情防控,很多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维系正常的健康服务,很多时候,只能挤出一两位全科医生,开设一两个全科门诊,有的社区服务站因为医生被感染了,只能停诊,家庭医生更是无力开展正常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给居民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可令她想不到的是,那天她对一位签约的老人表示歉意时,老人马上接口说:“童医生,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们了!”

  患难见真情!一场疫情,让我们见证了迷雾泥泞,也让我们见证了爱与担当。那些暖心的瞬间,那些感人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防疫政策优化百日 | 宁波各大医院全面恢复医疗秩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3-14 21:33: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春暖花开中,浙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已走过整整百日。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给每一位经历者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其中,让人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医院,当时的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今天,再次走进医院,我们欣喜地发现,各大医疗机构的医疗秩序已经全面恢复。

  门诊、住院恢复正常了

  新冠疫情高峰时期,宁波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尤其是发热门诊、急诊更是爆满。全市5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开诊,143家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发热诊室,发热诊间日均开设数在9百间以上。去年12月22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次达到最高峰,达到了58815人次。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疫情高峰期,该院发热门诊诊室增至4个,为确保发热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医院临时调配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

  为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宁波各大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ICU、抢救室不断扩容床位,调整病房设置,压缩、撤并外科病房和部分内科病房,扩增呼吸内科收治床位,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救治需求。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个病区扩增了600张床位;宁波市中医院将1号楼4楼紧急改为阳性第二重症监护室……

  那段时间,对广大医护人员来说,是最为艰难的时光,带高热上岗成为常态。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曹超还记得,病房里106张床位天天爆满,科室里大多数护士倒下了,护士长发着高烧继续坚挺,而他自己连续几天带高热坐诊,最终发展成肺炎……

  “现在好了,门诊、住院都正常了,每天的手术病人也已恢复到200余人。一切都在走向正轨!”谢浩芬告诉记者,这几天虽然甲流来袭,发热门诊每天的接诊病人数增至200多人,但经历过新冠疫情高峰,医护人员应付起来已经是训练有素了。

  家庭医生又上门服务了

  在鄞州区中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张明兵看着各个科室秩序井然地接待着患者,不由又想起了疫情期间那段日子。

  疫情之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是疫情防控的哨点,也是居民健康的守卫者。疫情期间,尤其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基层医护人员承担了大量的任务,进驻隔离点,一蹲就是一个月;负责社区、高速口的核酸采样;感染场所消杀;时不时还要驰援异地核酸采样……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之后,各基层医疗机构突然涌入了众多发热病人。张明兵告诉记者,最紧张的几天,全科门诊一天的接诊量有500多人,比平时多出一倍,而且全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护人员全员投入救治。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只能打折扣。上门服务基本不可能正常开展,体检服务也大多停掉。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1月份开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已经正常开展了,上门服务、体检、定期的健康宣讲都恢复了。居民们又享受到了家庭医生贴心的健康服务。

  医患关系进一步拉近了

  “疫情过后,患者跟医护的距离明显拉近了!”采访中,有医生笑着说。

  有数据为证!自2月1日到今天,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共收到患者的表扬信、锦旗186份,最近的一次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高达91%。

  采访中,有医生告诉记者,疫情高峰期,自己连续几天带病坐门诊,确实很累,有一天,一名病人临走时突然向她鞠了一躬,并希望她保重身体。“那一刻,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的。”

  中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童华亚对此更是感同身受。由于疫情期间全员投入疫情防控,很多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维系正常的健康服务,很多时候,只能挤出一两位全科医生,开设一两个全科门诊,有的社区服务站因为医生被感染了,只能停诊,家庭医生更是无力开展正常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给居民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可令她想不到的是,那天她对一位签约的老人表示歉意时,老人马上接口说:“童医生,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们了!”

  患难见真情!一场疫情,让我们见证了迷雾泥泞,也让我们见证了爱与担当。那些暖心的瞬间,那些感人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