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钞能力”比拼!宁波“吸金”增速持续领跑全国
2023-03-18 20:21:22 稿源: 东南财金微信公众号  

城市资金总量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之源,不仅反映在城市经济实力上,也与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区域影响力紧密相关。

随着各地2022年统计公报披露,全国主要城市资金总量及增速排名也浮出水面。宁波“钞能力”再次交出高分答卷——

截至2022年末,宁波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达31303亿元,居全国第13位,比2021年排名上升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达15%,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宁波为什么能成为“吸金王”?在城市资本角逐中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前20强中唯一“进位者”

截至2022年末,全国资金高地依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头部城市。

排名前10位的城市,资金总量均超4万亿元。其中,北京已突破20万亿元;上海突破19万亿元,距离20万亿元大关触手可及。

在新一线城市中,杭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9592亿元,逼近7万亿元大关,稳居全国第五,且增速达14%,与广州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成都则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53169亿元;重庆、南京、苏州紧随其后,它们距离5万亿元都只有一步之遥。

相较2021年末的排名,资金总量前20强城市中唯一的变化是,宁波超越郑州,排名升至第13位。而且,宁波增速达15%,在前20强中仅次于佛山(15.5%),与苏州并列第二。 

《2022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截至2022年末,宁波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7家,本外币存款余额313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0%;本外币贷款余额32986亿元,增长13.6%。

2022年,宁波完成证券成交总额12万亿元,客户证券资产总额超12900亿元,增长7.0%;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达286万户,增长10.2%。

2022年,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690元(居全国第六位,仅次于“北上广苏杭”);宁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2997元(居全国第4位,增速达6.2%,领跑全国主要城市)。

另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财富报告》,截至2022年1月1日,宁波总财富超600万的”富裕家庭“达10.74万户,居全国第7位……

种种迹象表明,宁波人不差钱。

宁波“吸金术”强在哪?

梳理2020年至2022年宁波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不难发现,宁波这三年本外币存贷款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在GDP万亿城市中持续保持领先位置,2021年增速更是高居全国城市榜首。详见中国宁波网此前报道城市“钞能力”哪家强?宁波跑出最强加速度!

是什么让宁波资金增速跑出如此强劲的加速度?换句话说,宁波的“吸金术”高在哪,强在哪?

众所周知,资金的流动与变化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变迁的映射。宁波“钞能力”归根结蒂来自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

2022年,宁波GDP突破1.5万亿元大关,达15704.3亿元,稳居全国第12位,占浙江的经济比重首次超过20%。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宁波GDP增量超1100亿元,居浙江第一,比杭州高出近500亿元;宁波工业增加值达7413.5亿元,同样居全省第一,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广州,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苏州。

2022年,宁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1%,合计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7.7%。而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6.3%。

作为制造强国战略试点示范城市,目前宁波拥有8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2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居全国第一、第四位。

宁波还是”中国外贸第六城“,2022年进出口总额达12671亿元。其中,出口额达8230.6亿元,超过广州,居全国第5位。

正是强劲的制造业硬核力量和外贸优势,让宁波成为资本集聚的高地。

目前,宁波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3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16家,稳居全国第8位。其中,2022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8家,IPO融资69.6亿元;全年各类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公司债券等工具再融资972.7亿元。

另据普华永道不完全统计,2022年,宁波企业披露的融资并购交易超200宗,交易金额超524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大额交易达12宗。

作为长三角”金南翼“的宁波,已然是全国融资交易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抢占金融高地,宁波还需怎样发力?

资金总量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家底”,更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源头活水。在城市竞争中,抢占金融高地成为重要筹码。

对比国内处于金融高地的头部城市,作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北京、上海深圳都拥有全国性的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比如,证券交易所及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机构等。

北京是全国金融监管中心,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北京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完善并夯实了其金融体系和江湖地位。

上海拥有上交所和一大批金融机构,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总部经济国际化水平最高。

深圳不仅拥有深交所和一大批金融机构,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超过400家。

而作为“新经济”崛起的代表,近年来,杭州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迅猛发展,包括基金、创投等金融机构迅速集聚。这也促进杭州的产业创新,尤其是通过资金运作、投融资等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相较之下,宁波在金融机构、金融人才、总部经济等方面还有一定短板,在城市能级和全国性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的空间比较有限。

不过,近年来,宁波在引进金融机构、延揽金融人才以及强化金融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1月,甬兴证券、上海甬兴资管、甬兴证券上海分公司获准新设,同年11月甬兴证券正式开业。

这是宁波时隔13年重新拥有法人证券公司。它的诞生填补了宁波没有本土证券公司的短板。

随着甬兴证券在上海等地布局,宁波金融也将逐步提升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022年9月,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正式入驻宁波。至此,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另外3家为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全部落户宁波,为宁波高端金融服务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宁波金融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业内人士建议——

宁波可以立足先进制造业产业优势,依托世界一流强港以及建设自贸区和国家保险创新试验区等开放大平台,聚焦科技金融和跨境金融等新兴领域,引进一批头部机构,引育一批科创型企业和金融人才,以科技金融撬动产业升级发展,以跨境金融等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差异化打造现代金融服务创新高地,或许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钞能力”比拼!宁波“吸金”增速持续领跑全国

稿源: 东南财金微信公众号 2023-03-18 20:21:22

城市资金总量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之源,不仅反映在城市经济实力上,也与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区域影响力紧密相关。

随着各地2022年统计公报披露,全国主要城市资金总量及增速排名也浮出水面。宁波“钞能力”再次交出高分答卷——

截至2022年末,宁波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达31303亿元,居全国第13位,比2021年排名上升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达15%,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宁波为什么能成为“吸金王”?在城市资本角逐中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前20强中唯一“进位者”

截至2022年末,全国资金高地依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头部城市。

排名前10位的城市,资金总量均超4万亿元。其中,北京已突破20万亿元;上海突破19万亿元,距离20万亿元大关触手可及。

在新一线城市中,杭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9592亿元,逼近7万亿元大关,稳居全国第五,且增速达14%,与广州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成都则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53169亿元;重庆、南京、苏州紧随其后,它们距离5万亿元都只有一步之遥。

相较2021年末的排名,资金总量前20强城市中唯一的变化是,宁波超越郑州,排名升至第13位。而且,宁波增速达15%,在前20强中仅次于佛山(15.5%),与苏州并列第二。 

《2022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截至2022年末,宁波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7家,本外币存款余额313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0%;本外币贷款余额32986亿元,增长13.6%。

2022年,宁波完成证券成交总额12万亿元,客户证券资产总额超12900亿元,增长7.0%;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达286万户,增长10.2%。

2022年,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690元(居全国第六位,仅次于“北上广苏杭”);宁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2997元(居全国第4位,增速达6.2%,领跑全国主要城市)。

另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财富报告》,截至2022年1月1日,宁波总财富超600万的”富裕家庭“达10.74万户,居全国第7位……

种种迹象表明,宁波人不差钱。

宁波“吸金术”强在哪?

梳理2020年至2022年宁波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不难发现,宁波这三年本外币存贷款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在GDP万亿城市中持续保持领先位置,2021年增速更是高居全国城市榜首。详见中国宁波网此前报道城市“钞能力”哪家强?宁波跑出最强加速度!

是什么让宁波资金增速跑出如此强劲的加速度?换句话说,宁波的“吸金术”高在哪,强在哪?

众所周知,资金的流动与变化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变迁的映射。宁波“钞能力”归根结蒂来自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

2022年,宁波GDP突破1.5万亿元大关,达15704.3亿元,稳居全国第12位,占浙江的经济比重首次超过20%。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宁波GDP增量超1100亿元,居浙江第一,比杭州高出近500亿元;宁波工业增加值达7413.5亿元,同样居全省第一,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广州,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苏州。

2022年,宁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1%,合计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7.7%。而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6.3%。

作为制造强国战略试点示范城市,目前宁波拥有8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2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居全国第一、第四位。

宁波还是”中国外贸第六城“,2022年进出口总额达12671亿元。其中,出口额达8230.6亿元,超过广州,居全国第5位。

正是强劲的制造业硬核力量和外贸优势,让宁波成为资本集聚的高地。

目前,宁波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3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16家,稳居全国第8位。其中,2022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8家,IPO融资69.6亿元;全年各类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公司债券等工具再融资972.7亿元。

另据普华永道不完全统计,2022年,宁波企业披露的融资并购交易超200宗,交易金额超524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大额交易达12宗。

作为长三角”金南翼“的宁波,已然是全国融资交易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抢占金融高地,宁波还需怎样发力?

资金总量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家底”,更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源头活水。在城市竞争中,抢占金融高地成为重要筹码。

对比国内处于金融高地的头部城市,作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北京、上海深圳都拥有全国性的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比如,证券交易所及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机构等。

北京是全国金融监管中心,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北京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完善并夯实了其金融体系和江湖地位。

上海拥有上交所和一大批金融机构,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总部经济国际化水平最高。

深圳不仅拥有深交所和一大批金融机构,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超过400家。

而作为“新经济”崛起的代表,近年来,杭州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迅猛发展,包括基金、创投等金融机构迅速集聚。这也促进杭州的产业创新,尤其是通过资金运作、投融资等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相较之下,宁波在金融机构、金融人才、总部经济等方面还有一定短板,在城市能级和全国性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的空间比较有限。

不过,近年来,宁波在引进金融机构、延揽金融人才以及强化金融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1月,甬兴证券、上海甬兴资管、甬兴证券上海分公司获准新设,同年11月甬兴证券正式开业。

这是宁波时隔13年重新拥有法人证券公司。它的诞生填补了宁波没有本土证券公司的短板。

随着甬兴证券在上海等地布局,宁波金融也将逐步提升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022年9月,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正式入驻宁波。至此,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另外3家为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全部落户宁波,为宁波高端金融服务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宁波金融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业内人士建议——

宁波可以立足先进制造业产业优势,依托世界一流强港以及建设自贸区和国家保险创新试验区等开放大平台,聚焦科技金融和跨境金融等新兴领域,引进一批头部机构,引育一批科创型企业和金融人才,以科技金融撬动产业升级发展,以跨境金融等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差异化打造现代金融服务创新高地,或许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