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宁波网记者陈敏 通讯员林慧波
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记者从宁波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市目前结核病发病率远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去年全市报告肺结核病例2857例
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857例,报告发病率30.04/10万,较2021年下降8.41%。
这几年,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有了显著成效。目前宁波市已全面建成定点医院诊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访、疾控中心指导管理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体系,结核病诊断、治疗、社区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同时通过一系列减免、补助政策,减轻了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实验室病原快诊及溯源方面,率先开展了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测序,血样快诊;实施了结核病疫情“降双高”策略,开展了“零核校园”创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短期住院隔离治疗等工作,保障了结核病疫情的稳步下降。
据了解,2022年宁波市2857例肺结核病人中,男性占68.28%,女性占31.72%。从年龄看,25-34岁年龄组的报告发病数最多,占19.11%;其次为45-54岁组,占15.26%。肺结核患者中家政家务及待业占27.83%,农民占27.76%,工人占15.89%,是肺结核的主要发病人群。
结核病疫情呈现五大特点
从2022年宁波市肺结核疫情分析来看,宁波市结核病疫情主要呈现五大特点:男性发病高于女性;青壮年及中老年人群高发;发病以家政家务及待业、农民及工人为主;流动人口占比较高;疫情呈现明显的区域聚集。
此外,2022年学校肺结核患者及聚集性疫情也较2021年有所增加,提示要关注学校结核病防控,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中按时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
结核病该如何防治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消瘦、午后发热、盗汗等。主要是通过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射出的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进行传播。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健康,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家人和朋友,如有疑似结核症状,务必及时筛查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诊治。经过临床规范治疗,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一)若出现连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者痰中带血、咯血的,应怀疑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明确诊断;
(二)对于得了活动性肺结核的市民,请务必休工、休学,并住院隔离治疗,直至痰菌阴性,传染性消除后方可复工复学,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配合及时进行肺结核的筛查;
(三)家长要为儿童接种卡介苗。学生、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结核病重点人群要定时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要正确佩戴口罩,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