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的小铺。受访者供图
再次坐满消费者的店。徐巧巧摄
春日萌动,甬城的街头,鼎沸的人声再次融入生活的节拍中。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消费生活的脉动是否重新起跳。这次,我们离开那些宏大的数字,把目光聚焦在商业最基础的单元——商铺,并通过这些“小碎花”状态感知春的讯息。
1
租金没变,但客流明显多起来了
这些日子,95后女生王馨格外忙碌。在南部商务区“水街”,她经营二手奢牌包的“中古店”,刚刚进入试营业。
大学毕业后,王馨就在线上做起了二手奢牌包的生意,而这个近49平方米的铺子是她开的第一家实体店。去年12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跟“水街”签下了租约,租期两年。
“第一年每月1平方米的租金150元左右,一年大概要花近9万元,还有备货、人力、运营的费用。但我觉得正常的消费生活总是要回归的。所以,想趁着租金在‘低谷’的时候,把店开起来。”王馨说,尽管自己的生意在线上发展得不错,但也会因为没有实物接触,在交易过程中容易引发一些误会。而一家实体店,不仅是给消费者的承诺,也是商业消费最终应该回归的形态。
“试营业的感觉不错,外头的热闹也延伸到了小店里。”王馨说。
如果说王馨的店是今春第一波向阳吐芽的新生命,那么,吕晓妍、陈建的店则都是经历严冬的“老树”,在沉稳蓄力中重生。
吕晓妍的餐厅在水街开了10年,曾经一度是宁波“必吃榜”上长期霸榜的存在;陈建打理的咖啡厅在2021年最后一个月开始营业,也有不少拥趸者。但疫情改变着大众的消费习惯,也让餐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好在2022年“水街”给所有商户都免去了一整个季度的房租,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股支持的力量。
“目前租金没有太大变化,但客流明显多了起来。”陈建说,度过一个低谷周期,一切都在逐渐回归。现在,天气好的时候,他们的店里店外又都坐满了人。
2
餐饮、零售、娱乐等小铺子先拔头筹
占地1000亩的南部商务区聚集着近4万名“白领”,而为之配套的商业街区“水街”成了这些人日常消费的第一承载体。
采访中,记者顺着“水街”交错的商业空间走了一圈,发现正在装修或刚刚开业的新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仅第一季度,‘水街’新开的商铺就有15家,涵盖了餐饮、消费品、娱乐等多种业态,目前的‘水街’整体出租率达95%,剩余部分是为了往后灵活调整业态做准备。”“水街”项目负责人何晓媛告诉记者,春节后,商铺的咨询、签约等明显增加,街区的复苏脉动重新澎湃。
“目前,我们大小商户有200家,由于‘商业配套’的属性,其中6成是餐饮。而这次复苏中反应最迅速、占比最高的也是餐饮。”何晓媛说,需求大、入局成本不高的餐饮成了最先感知回暖的业态。
近几日,记者在走访东部银泰城、万达广场、万象城、高鑫广场、东鼓道、1844·和义艺术生活中心等大大小小的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时,都能发现正在整装待发的新店。
高鑫广场相关负责人胡家玮告诉记者,春季是商业体传统的“调铺时间”。从他们广场看,在经历疫情的蛰伏期之后,无论是客流还是商铺进驻,回暖态势都非常明显。目前,广场里适宜做餐饮的小商铺基本已经被填满,条件好的商铺租金也略有上调。
在1844·和义艺术生活中心,小面积的餐饮、非标化潮品零售也成为新铺主力。1844·和义艺术生活中心总经理杨可杰表示,尽管短时间内单位面积较大的铺位还有,但去化量明显增加。特别是涉及刚需和情绪消费的业态,因为受众基数更大所以比较吃香。而在租金方面,他们暂时并没有做太大调整,每平方米日租金平均在四五元。“希望给予商户更多支持,呵护刚刚回归的热情更重要。”
3
“静待花开”,全面复苏仍需要耐心
不过,记者也留意到,现阶段对“春江水暖”做出反应的,明显集中在少数几个业态上,那些体量较大投入较高的业态,似乎尚未有“绽放”之意。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时尚生活、亲子、娱乐、文体运动业态开始缓步上行,黄金珠宝扩张力度也还不错,新能源车则成为“拓店王”。但服装等传统消费大类尚在“冰点”。
多数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会是全面复苏比较关键的节点。
此外,记者从南天房产、贝壳网等二手房中介公司了解到,目前,宁波商铺的租金基本维持在每平方米每天2元至5元左右,一些楼宇底商的租金可能更低,和前几年基本持平。
南天房产副总经理郑桂良告诉记者,由于宁波商圈饱和度较高,加上目前处于刚刚复苏阶段,能聚客的只有几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一些方便消费的邻里中心,去化量高的也是这些有固定流量的区域,普通商铺提租不太现实。
宁波晚报记者黎莉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