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守护“脚底下的安全”!宁波19大类井盖中“高发病症”不少
2023-04-10 07:27:38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装上电子标签的智能井盖。(杨绪忠陈飒摄)

  上月底,有网友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留言反映:在海曙区嘉乐企业工业园附近,同德路与鄞县大道交叉口,有个窨井没盖子,中午路过时,他不慎掉进去了,还好人没受伤,该网友还晒出了现场图片。接到反映的海曙石碶街道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将缺失的井盖及时更换补缺。

  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共排查发现井盖类问题7441件;去年,市民通过政务热线、甬城智慧城管微博、微信端“我来管事”等渠道,上报各类井盖问题312件,几乎日均上报1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经多轮普查更新,宁波智慧城管城市部件数据库收纳窨井信息80多万条,主要包含窨井地理位置、管理权属和材质等信息。去年,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采集上报井盖类问题3.93万余件,其中,缺失、移位、开裂等安全隐患问题1.25万余件,约占上报总量的31.82%,属于井盖“高发病症”;井盖破损1.13万余件,井座边缘道路破损0.97万余件。

智慧城管工作人员巡查井盖问题。 (杨绪忠黄橙摄)

  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井盖治理方面,我市需要破解的难题不少:

  部分窨井养护单位技术落后,作业标准不达标。窨井设施往往依附于道路,使用强度较大,经常出现井座边缘路面破损、井座下沉,以及井盖弹跳、破损等问题。相关产权单位在问题处置时存在作业工具不完善、人员技术不专业等情况,导致问题处置不达标,问题难根治、易反复。

  设施建设和日常养管前瞻性考虑不足。井盖产权单位对于窨井的使用功能比较重视,却忽视了井盖设施是城市道路街景的一部分,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在设施建设和日常养护中,缺乏整体统筹,多点重复设井、维修养护材质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较为普遍。

  一些设施标识标志不齐全。多头管理、多家共用等窨井管理现状,是导致窨井失管的主要原因。在窨井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因年代久远导致井盖标识缺失,或井壁未设置铭牌,一旦遇到管道迁改、地块建设等,留存的窨井易转化为“无主”窨井。

市政工人正在鄞县大道与下应南路路口查看井盖破损情况。(杨绪忠摄)

  前几天,海曙区灵桥路与解放南路口人行道围挡外侧发现一井盖破损,根据事发位置,智慧城管研判为轨道施工区域,第一时间向轨道交通下达处置指令。轨道交通核实后反馈:问题窨井井盖损坏无法开启,难以辨认产权归属,且该施工路段轨道已完成移交。鉴于窨井归属一时难以确认,智慧城管第一时间联系水利部门(雨污水井)、电信公司(通信井)等协同开展现场确权工作。待井盖打开后,发现这是一处综合通信井,井内线缆分属多家企业。市电信公司现场主动认领并立即开展处置工作,更换井盖,添加综合井标识。

  就这样,一个在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无主”窨井,通过协同联动机制,在平台闭环中落实了日常管理。

  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井盖治理的难题,我市积极行动,初步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一些破解之道:

  建立通信管线“分片包干”制度。通信类(弱电井)管线窨井存在较多共用设施的情况,经常产生管理争议。为此,智慧城管牵头组织各管线单位多次协调研讨,并联合市通管局拟定了通信管线“分片包干”制度。主要做法是:将城区划成四个片区,分别由移动、联通、电信、华数四家主要管线单位牵头负责窨井、线缆等问题的应急响应及产权不明通信设施的兜底处理工作。海曙区通过建立疑难案件“3+1”确权工作法,召集各协同网络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运用“线上确权、会议确权、现场确权+代整治”方式,明确问题井盖案件的处置责任主体,建立全链条闭环责任体系,有效提高了处置效率。

  建立智慧城管专家智库。窨井等一些小型公共设施的管理难,难在找不到责任主体。为此,市智慧城管中心发布了《宁波市智慧城管协同处置专家智库组建实施办法》,面向智慧城管各协同单位招募从业多年、专业精通、具有相应行业资质的工作人员建立智慧城管专家智库,遇到无主、疑难、有部门争议的问题,邀请智库专家采取会议研讨、现场勘查研判等形式,给“失散的孩子”找到“家长”。目前,市级专家组成员已扩容至70余人,涉及的职能部门(行业单位)有30余家。组织智慧城管智库专家270余人次,完成现场确权49场次;现场落实疑难案件处置391件,累计处置疑难案件近2000件。

  建立行业联动工作机制。一是保持与各设施主管部门(单位)的工作对接,增进意见交流,不断优化协同机制,提升协同效率。二是实行属地联络人制度,由各区智慧城管中心牵头,以微信群、钉钉等形式,与相关设施管养单位(企业)组建分区联动小分队,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络互动,开展应急处置。值得一提的是,慈溪市积极研发窨井盖管理“一件事”应用场景,从“一件事”视角设计出“轻微移位”“非专业人员无法处置的窨井盖问题”“由窨井盖问题引发的紧急突发事件”三大应用场景,厘清条块权责关系,优化业务流程,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集成、高效协同;依托制度设计、权力清单、数据融合、指挥调度、考核评价等方式,建立健全窨井盖管理长效机制,争取实现窨井盖治理“一件事”多部门联动监管、整体智治。

  开展专项整治。梅雨季节,易出现窨井基座水泡后松动、井内冒水顶开井盖等问题;夏季,市民夜间活动增多,窨井问题带来的风险相对增加。为此,智慧城管基于历年的数据研判,在这些时段组织力量开展窨井问题专项普查,集中排查、集中督促整改,确保市民的脚下安全。

任峥制图

  “未来,我们将提高平台案件处置效率,与各级协同单位开展深入对接,不断优化平台立案、结案标准,不断提升案件派遣的准确性,明确处置标准,简化处置流程。落实大城管体系建设,强化应急联动制度和日常联络人机制在任意场景下推进落实,实现应急联动扁平化、协同处置短平快。”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窨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努力探索符合工作实际的解决方案。

  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生命线管理密切相关。井盖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转,关系到城市交通、供水、排水、通信、能源等方面的正常运转。

  “治理‘小井盖’就是守护大民生。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城乡一体化服务监管执法平台,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问题的排查力度,强化井盖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建议,产权单位应进一步加强担当意识,主动承担井盖治理中的疑难问题,为城市发展建设尽一分力。

  “井盖治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需要进行人性化的规划建造设计,开发自适应井盖系统,解决适老和儿童友好问题。”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市政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俊认为,要从规划层面积极推动微型管廊建设,整合地下资源,尽可能减少井盖数量。同时,优化市政工程设计,将井盖设置至轻荷载区域、人非区域或路侧绿地边缘,减少车辆对井盖的破坏。

  促进井盖升级换代,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据市水利局介绍,去年,鄞州区将辖区内原有雨污水井盖拆除,更换为新型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累计更换雨污水井盖1807个。这种井盖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可有效防止井盖下沉,来往车辆通行平稳,从井盖上驶过几乎没有明显声音,大大降低了噪声影响;外形更加美观,防盗、防滑等性能也得到了提高。井盖的升级改造,大幅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井盖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市井盖的管理当中。智能井盖是一种集传感、监测、报警和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对井盖状态的智能监测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远程实时了解井盖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在这方面,宁波仍需要花大力气全面推广。”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杨绪忠 通讯员葛逸泽陈凯陈飒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守护“脚底下的安全”!宁波19大类井盖中“高发病症”不少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4-10 07:27:38

装上电子标签的智能井盖。(杨绪忠陈飒摄)

  上月底,有网友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留言反映:在海曙区嘉乐企业工业园附近,同德路与鄞县大道交叉口,有个窨井没盖子,中午路过时,他不慎掉进去了,还好人没受伤,该网友还晒出了现场图片。接到反映的海曙石碶街道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将缺失的井盖及时更换补缺。

  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共排查发现井盖类问题7441件;去年,市民通过政务热线、甬城智慧城管微博、微信端“我来管事”等渠道,上报各类井盖问题312件,几乎日均上报1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经多轮普查更新,宁波智慧城管城市部件数据库收纳窨井信息80多万条,主要包含窨井地理位置、管理权属和材质等信息。去年,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采集上报井盖类问题3.93万余件,其中,缺失、移位、开裂等安全隐患问题1.25万余件,约占上报总量的31.82%,属于井盖“高发病症”;井盖破损1.13万余件,井座边缘道路破损0.97万余件。

智慧城管工作人员巡查井盖问题。 (杨绪忠黄橙摄)

  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井盖治理方面,我市需要破解的难题不少:

  部分窨井养护单位技术落后,作业标准不达标。窨井设施往往依附于道路,使用强度较大,经常出现井座边缘路面破损、井座下沉,以及井盖弹跳、破损等问题。相关产权单位在问题处置时存在作业工具不完善、人员技术不专业等情况,导致问题处置不达标,问题难根治、易反复。

  设施建设和日常养管前瞻性考虑不足。井盖产权单位对于窨井的使用功能比较重视,却忽视了井盖设施是城市道路街景的一部分,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在设施建设和日常养护中,缺乏整体统筹,多点重复设井、维修养护材质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较为普遍。

  一些设施标识标志不齐全。多头管理、多家共用等窨井管理现状,是导致窨井失管的主要原因。在窨井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因年代久远导致井盖标识缺失,或井壁未设置铭牌,一旦遇到管道迁改、地块建设等,留存的窨井易转化为“无主”窨井。

市政工人正在鄞县大道与下应南路路口查看井盖破损情况。(杨绪忠摄)

  前几天,海曙区灵桥路与解放南路口人行道围挡外侧发现一井盖破损,根据事发位置,智慧城管研判为轨道施工区域,第一时间向轨道交通下达处置指令。轨道交通核实后反馈:问题窨井井盖损坏无法开启,难以辨认产权归属,且该施工路段轨道已完成移交。鉴于窨井归属一时难以确认,智慧城管第一时间联系水利部门(雨污水井)、电信公司(通信井)等协同开展现场确权工作。待井盖打开后,发现这是一处综合通信井,井内线缆分属多家企业。市电信公司现场主动认领并立即开展处置工作,更换井盖,添加综合井标识。

  就这样,一个在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无主”窨井,通过协同联动机制,在平台闭环中落实了日常管理。

  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井盖治理的难题,我市积极行动,初步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一些破解之道:

  建立通信管线“分片包干”制度。通信类(弱电井)管线窨井存在较多共用设施的情况,经常产生管理争议。为此,智慧城管牵头组织各管线单位多次协调研讨,并联合市通管局拟定了通信管线“分片包干”制度。主要做法是:将城区划成四个片区,分别由移动、联通、电信、华数四家主要管线单位牵头负责窨井、线缆等问题的应急响应及产权不明通信设施的兜底处理工作。海曙区通过建立疑难案件“3+1”确权工作法,召集各协同网络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运用“线上确权、会议确权、现场确权+代整治”方式,明确问题井盖案件的处置责任主体,建立全链条闭环责任体系,有效提高了处置效率。

  建立智慧城管专家智库。窨井等一些小型公共设施的管理难,难在找不到责任主体。为此,市智慧城管中心发布了《宁波市智慧城管协同处置专家智库组建实施办法》,面向智慧城管各协同单位招募从业多年、专业精通、具有相应行业资质的工作人员建立智慧城管专家智库,遇到无主、疑难、有部门争议的问题,邀请智库专家采取会议研讨、现场勘查研判等形式,给“失散的孩子”找到“家长”。目前,市级专家组成员已扩容至70余人,涉及的职能部门(行业单位)有30余家。组织智慧城管智库专家270余人次,完成现场确权49场次;现场落实疑难案件处置391件,累计处置疑难案件近2000件。

  建立行业联动工作机制。一是保持与各设施主管部门(单位)的工作对接,增进意见交流,不断优化协同机制,提升协同效率。二是实行属地联络人制度,由各区智慧城管中心牵头,以微信群、钉钉等形式,与相关设施管养单位(企业)组建分区联动小分队,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络互动,开展应急处置。值得一提的是,慈溪市积极研发窨井盖管理“一件事”应用场景,从“一件事”视角设计出“轻微移位”“非专业人员无法处置的窨井盖问题”“由窨井盖问题引发的紧急突发事件”三大应用场景,厘清条块权责关系,优化业务流程,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集成、高效协同;依托制度设计、权力清单、数据融合、指挥调度、考核评价等方式,建立健全窨井盖管理长效机制,争取实现窨井盖治理“一件事”多部门联动监管、整体智治。

  开展专项整治。梅雨季节,易出现窨井基座水泡后松动、井内冒水顶开井盖等问题;夏季,市民夜间活动增多,窨井问题带来的风险相对增加。为此,智慧城管基于历年的数据研判,在这些时段组织力量开展窨井问题专项普查,集中排查、集中督促整改,确保市民的脚下安全。

任峥制图

  “未来,我们将提高平台案件处置效率,与各级协同单位开展深入对接,不断优化平台立案、结案标准,不断提升案件派遣的准确性,明确处置标准,简化处置流程。落实大城管体系建设,强化应急联动制度和日常联络人机制在任意场景下推进落实,实现应急联动扁平化、协同处置短平快。”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窨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努力探索符合工作实际的解决方案。

  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生命线管理密切相关。井盖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转,关系到城市交通、供水、排水、通信、能源等方面的正常运转。

  “治理‘小井盖’就是守护大民生。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城乡一体化服务监管执法平台,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问题的排查力度,强化井盖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建议,产权单位应进一步加强担当意识,主动承担井盖治理中的疑难问题,为城市发展建设尽一分力。

  “井盖治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需要进行人性化的规划建造设计,开发自适应井盖系统,解决适老和儿童友好问题。”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市政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俊认为,要从规划层面积极推动微型管廊建设,整合地下资源,尽可能减少井盖数量。同时,优化市政工程设计,将井盖设置至轻荷载区域、人非区域或路侧绿地边缘,减少车辆对井盖的破坏。

  促进井盖升级换代,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据市水利局介绍,去年,鄞州区将辖区内原有雨污水井盖拆除,更换为新型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累计更换雨污水井盖1807个。这种井盖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可有效防止井盖下沉,来往车辆通行平稳,从井盖上驶过几乎没有明显声音,大大降低了噪声影响;外形更加美观,防盗、防滑等性能也得到了提高。井盖的升级改造,大幅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井盖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市井盖的管理当中。智能井盖是一种集传感、监测、报警和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对井盖状态的智能监测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远程实时了解井盖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在这方面,宁波仍需要花大力气全面推广。”市智慧城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杨绪忠 通讯员葛逸泽陈凯陈飒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