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成良田 文/摄
上海市蓬莱公园,一块有百余年历史、刻有“四明公所”字样的石碑,被弃露天草丛中。
这是上周五记者在上海的一次“巧遇”。
当时的感受是:既惊喜,又不解,更心疼。
当天,记者带家人到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看病,等待就医的间隙,在附近的蓬莱公园闲逛,不时打量着公园内老旧的石狮、石虎和石墩。
一位晨练的老人见状,和记者聊了起来。他说:我脚下踩着的这块石碑,是民国的,上百年了。
石碑所在位置
记者很好奇,100多年历史的石碑,不是应该躺在博物馆里吗?或者至少放在室内保护着,怎么会在这里日晒雨淋。
走近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落款处几个大字:“中华民国元年十二月”。
算起来,这块碑有111年了。
碑文上的“四明公所”字样
再细看石碑正文,字小了很多,有一些已难辨认,但是中间部分,清晰刻着“‘四明公所’以逐年利息……”。
这一看,吃了一惊。
上海“四明公所”,来头不小。它建于清嘉庆二年,也就是1797年,是在上海经商的宁波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是“近代各地旅沪最具影响力的同乡组织”。
宁波大学教授孙善根曾撰文认为,“四明公所”在其存在的一个多世纪里,是近代宁波人同乡团结的一面旗帜。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近代宁波帮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多方面地参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上海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段历史,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张租界的斗争——
1874年、1898年,法租界当局两次企图强占“四明公所”和墓地,并打死多位市民,这激起了宁波同乡和上海人民群起反抗,各行业举行罢市、罢工,迫使帝国主义者两次放弃侵占公所的企图。
这一事件,史称“四明公所血案”,“四明公所”也成为上海人民反帝的著名场所。
四明公所
在上海人民路830号,“四明公所”的门楼至今屹立在路边,红砖白缝的高大门楼十分瞩目。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它就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明公所血案”十几年后立下的这块石碑,又记载了什么信息?和“四明公所”有何关系?
记者穿过草丛,尝试辨识石碑文字,发现蛛丝马迹,但是被公园志愿者劝退了,原因是“马上有人来检查工作”。
他还说,“我来这里二三十年了,刚来时字还看得清,现在越来越模糊了。”
据了解,石碑所在的蓬莱公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车站路,始建于1953年,后又进行改扩建,至今已有70年历史。
公园内其他“四明公所”石碑
记者发现,在公园另一侧的走廊上,还有四块石碑,均为“四明公所”的遗物。公园铭牌显示:“……虽文字无法辨认,但是具有一定的文物史料价值。成为上海人反对帝国主义扩展租界的光荣斗争史见证”。
那这块民国元年的石碑,刻的是什么内容?谁能辨认?是否有价值?
诚邀网友一起来辨识、解读,如果您能辨识,或者有相关信息,请和记者联系,电话:13957871984,Email:171964650@qq.com。
石碑(点击图片看大图)
石碑右上角。(点击图片看大图)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