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烨 通讯员 支倩君
在结束特别献映礼的两天后,以“首部党章守护者”张人亚为原型创作的甬制电影《力量密码》依然热度不减。家国大义的情怀、跌宕起伏的剧情,将一幅磅礴热血的革命画卷铺展在观众眼前。
虽然距离7月1日公映还有大半个月时间,但这部讲述甬籍革命烈士的红色主旋律电影,正用其独特的吸引力法则,让全国观众关注并对其充满期待。
一部党章百年史,足以拉长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和思维长度。它的吸引力法则,在影院之内,更在影院之外。
“最近没有档期,预约已经排到6月底了。”6月8日上午,在查看手机预约小程序后,贺霁又婉拒了一个来自苏州团队的近期参观需求。
她是张人亚党章学堂的负责人,参观预约的“爆棚”是常态。“每天开放10个时段,预约是要拼手速的。”
9000批次、30多万人次到这里寻觅力量密码
张人亚党章学堂位于北仑区霞浦街道新浦社区,这里也是张人亚的家乡。百年前,他在这里接受革命启蒙,从这里出发投身革命事业。


张人亚党章学堂
2017年12月,学堂落成开放,这个被打造成守望先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尊崇践行党章的宣传教育阵地,至今已吸引9000批次、30多万人次参观。
用生命守护首部党章,张人亚的一生神秘而伟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纷至沓来,只为寻觅并解读其中的力量密码。
“将信仰植根于为民服务的理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这是一次精神洗礼,珍惜当下,在有需要时奉献一份心力。”
“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参观者络绎不绝
在学堂1号展厅外,在软木制的留言板上,便笺纸覆盖了一层又一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力量密码被转换成当下的动力。党员在参观后坚定了“为民服务”的信念,群众把心底的触动留了下来,孩子写下了“好好学习”的决心。
如果说电影《力量密码》是当今实施主题教育的文艺形式的优秀教材,那么以学堂为阵地,软硬件重塑提升下可观、可感、可触的“人亚精神”,释放出了更大的吸引力。
2021年,学堂改造升级,构建起“学、忆、观、听、宣、做”六位一体的红色文化枢纽平台;2022年,致力于打造爱国主义情怀的现代化学校——人亚学校开工建设……而当下,不同版本和时长的主题党课,以及沉浸式党课剧本杀经过精心设计和筹备,即将于6月中旬对外开放,以满足更多人对主题教育的点单式、互动式需求。
15支队伍、193人在这里守护力量密码
百年前,张人亚守护党章,守护信仰。百年后,这片被红色基因浸润的土地开始嬗变,当地党员干部弘扬“人亚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守护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信念。
2020年,以张人亚党章学堂为原点,通过扩展建设,霞浦街道在当地打造“人亚故里”幸福街区,人亚路、儿童友好馆、口袋公园、文化客厅、廊桥景观带等15个民生点位的陆续改造,让当地居民看到幸福,从中汲取的获得感更吸引他们“反哺”并守护共同的家园。

人亚路

霞浦文化客厅

宝前河廊桥景观带
“晚上到这里散步的人很多,弄漂亮点,干净点,大家看着都舒服。”一大早,72岁的张利吉又“开工”了,拉水管冲洗游步道,用抹布擦拭河岸护栏,修剪沿途的花花草草。
张利吉的家在宝前村八柱桥北路,开门迎面可见宝前河。两年前,宝前河廊桥景观带建成后,他就自发当起“大管家”。保持路面整洁,劝导不文明现象,甚至自费采购植物、遮阳伞,装点游步道,他还会常备矿泉水和水果,招待夜晚灯光璀璨时前来观赏的人们。
沿当地霞浦中路一路向东,穿过熙熙攘攘的商业街,能多角度感受到更多的民生实践成果。它们分布在角角落落,移步换景,步步是景:村企共建的口袋公园绿树成荫,美丽庭院生机盎然;新浦菜场经整治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菜场外的停车场通过智能化改造,停车管理难问题迎刃而解……
变化是翻天覆地的,道路拓宽,景观提升,老百姓各方面的生活需求被及时回应。家门口的幸福感,推动着张利吉和27名热心居民投身公益。




多形式的志愿服务在这里扎根发芽
当地,已拉起了15支志愿服务小分队:由14人组成的缝补队,让退休阿姨发挥余热,她们每周一到周日轮班“上岗”,在爱心小屋里提供免费服务;由10人组成的维修队,吸纳了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群众志愿者,他们每季度为独居、高龄老人上门检修电路和煤气……
“6月底,我们还要成立爱心商家联盟,11家早餐店、药店、理发店组成食享联盟、药享联盟、益享联盟,将面向户外劳动者、集卡司机提供便民服务。”采访中,新浦社区党委书记张盛静觉得,能吸引这么多人参与,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守护家园,这背后何尝不是对张人亚力量密码的一种解读。
相关报道: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