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居民品质生活的一项长期工程。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也需要不断更新迭代。
近段时间,市区一系列市场搬迁以及旧市场没落的消息,引发不少网友的追忆和伤感:难道老旧市场和厂区就只有等着拆迁的命运吗?
的确,城市更新不只是大拆大迁、破旧建新,也可以修旧如旧,或者“旧瓶装新酒”。
在宁波就有一批城市更新的成功做法,让旧场景焕发新光彩,实现了精彩蝶变,有的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我们不妨盘点一二,一起来感受其精彩蝶变背后的逻辑和魅力——
1
“带梦胡同”,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位于鄞州区嵩江中路上的青年创意社区,集合了咖啡馆、瑜伽教室、手作木艺、服装定制等数十个创意工作室,是年轻人纷纷打卡的时尚潮流地。
但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旧厂房。
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创办了宁波市白天鹅毛巾厂。2018年,毛巾厂退出后,就一直被闲置。直到2021年,经过改造后的旧厂房,蜕变成了全新的青年创意社区,还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带梦胡同。
成为时尚地标,很多人来拍照打卡。记者 毛雷君 摄
“我们这个社区的英文名字叫做DEMOHOOD。其中,DEMO意为打样,而HOOD有街区的含义,音译带梦胡同,即有带来梦想的意思,其中带字还内含了巾,更是将原有毛巾厂的历史进行了保留和延续。”
“带梦胡同”运营负责人郑嘉伦说,这里提倡主理人概念,让有想法的年轻人来开设独特的门店,主打潮流和个性。“我们这里的店主基本都是90后,大家理念和审美相近,就可以互相引流,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青年创意社区。”
改造前后对比。受访者供图
开业近2年来,“带梦胡同”已经成为宁波时尚青年的一个潮流汇聚地。通过社交媒体的发酵和各种活动的加持,已经成为甬城时尚的新地标。
“目前,我们也在打造带梦这个品牌影响力,现在正在和对面的三益服装厂沟通,争取也把这个老厂房同样改造成时尚市区,和带梦胡同形成同频共振,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非标商业社区。”
郑嘉伦透露,他们还在邱隘打造另外一个项目:带梦陶然,利用旧村改造,建设城市里的创意栖息地。“那将是另外一个新的体验和场景。”
2
位于老江东核心地段的集盒广场,这里原来是宁波海洋学校。
学校搬迁后,校区被分批开发改造成为商业社区,2016年正式开业,是宁波中心城区最早也是最大的青年商业社区。
老的校门。受访者供图
“我们这里业态比较丰富,既有办公区,也有青年创业中心,还有不少网红店。一开始,我们就是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招商和运营的。
集盒广场负责人汪盈说,刚开始确实遇到了一定的曲折,不少业态在调整迭代,经过这几年的探索,逐渐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汪盈指着二期的一批集装箱商业体说,“这里租金便宜,适合年轻人创业,试错成本也低,但是更新率也更快。”她告诉记者 ,其中一家初创企业已经从开始的一间房发展到一层楼,目前租下了一整幢独立的房子,也和集盒一起经历了成长。
改造后的青年集合广场。受访者供图
相比于带梦胡同的旧厂房改造,集盒广场更加富有人文情怀和文化积淀。“原来的宿舍、食堂、礼堂等都保持了主体结构,经过重新装修,变成了潮流办公室和文创企业,在最大程度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呈现出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感。”汪盈说。
由于场地面积和地域优势,集盒广场举办过很多大型的节庆活动。比如,宁波咖啡节、美食文化节等,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前往打卡。目前集盒夜市生意也很红火。
汪盈表示,他们也在利用广场的集聚性和创意特点,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积极引流,也提升集盒广场的品质和消费持续性。
3
曾经的海曙区“新芝8号”创意园也是不少年轻人的美好记忆。
这里曾是宁波首个LOFT创意园,2008年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经过10多年的运作,这里曾汇集了众多具有创意的文化、设计等企业,一度成为城市更新的经典案例。
改造后的园区完好地保留了特定历史的记忆,黄砖墙、大铁门、电线架等依旧如故,厂房前的树木仍矗立原地,旧厂房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工业符号给园区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黄砖墙、大铁门透着浓浓的工业气息。
同时在设计中注入时尚、个性的元素,发锈的铁板幕墙、笨重的人字屋架、灰色外墙、鹅卵石和水池、8字变形符号等时尚元素随处可见。
不过,随着城市发展,三四年前,原“新芝路8号”也被列入了拆迁范围,因此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怀念。
显然,10多年的精彩蝶变,“新芝8号”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青春记忆。在得知动迁的消息后,有网友用画笔将园区内的厂房、大门、工作室,甚至一草一木,认真地一一记录在画册,留作纪念。
4
黄海滨是天德集团运营负责人,也天德汽配园和电商园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随着城市改造的进一步发展,老城区的一些市场和社区面临搬迁或者改造,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升级的文章可以做。
“彩虹服饰广场是很多老宁波人心中初代时尚聚集地,1999年开业,2004年搬迁到原彩虹一百退出后的旧场地进行升级换代。到现在生意也还不错,店铺一二楼出租率一直保持在八成以上。”
黄海滨说,彩虹服饰能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运营状态,当然和地理位置以及消费群体有关。有很多商户、顾客是伴随着广场一起成长的,而当年的客户确实也很有粘性,再加上24年来广场持续的更新迭代,所以始终保持了相对繁荣的状态。
宁波市甬城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友君认为,老市场承载着城市某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历程,也是市民的社交空间或者成长记忆。然而,产业升级,城市更新,都在推动老市场转型。想让其生命力持续,不能简单把搬迁到,而应更多地进行场景重构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实现蜕变。
他建议,城市更新在大拆大建之外,可以考虑盘活传统场馆、工业老厂房等低效资产,融合进周边城镇功能布局,并开发适合本地区的文创衍生品或者研学体验路线,吸引更多民众来消费、打卡,让各具特色的老市场和社区焕发新貌,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新型“第三生活空间”。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