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甬凉东西部协作两年发生了什么?
2023-06-23 06:5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加快乡村振兴。(冯瑄摄)

  从州府西昌出发,车行不多久,就离开了平坦狭长的安宁河谷地,一头扎进莽莽大山。

  山峦重重叠叠,山路弯弯绕绕,串起鸡鸣犬吠的村寨、人声鼎沸的市集、连片蔓延的果园……

  贫穷与闭塞,曾经是凉山的“代名词”;全面脱贫后的凉山,雄浑壮美充满生机。

  信心与希冀,坚忍与毅力,如燃烧千年的火塘,映照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里,流淌在彝族老人淳朴的话语间,洋溢在摩梭姑娘俊美的脸庞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2021年,党中央审时度势,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开展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

  于是,浙江对口四川,宁波对口凉山,宁波10个区(县、市)对口凉山11个县。

  “要在扩大脱贫人口增收渠道、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用心用情、精准精细,交出东西部协作高分答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的话语掷地有声。

  山呼海应,甬凉同心。

  在“国之大者”的宏大叙事下,如何联手续写东西部协作的“大文章”?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抢答题”?如何破题起势谱写新时代的“山海经”?

  孟夏时节,我们走进凉山。

  跨越2500公里的产业链

  正是初夏,吉列子日一边喜滋滋地察看村里脐橙的长势,一边盘算起下一茬脐橙苗的播种时间。

  吉列子日是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个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悬崖村”,以“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而闻名。

  三面环山,一面临崖,村子严重缺水。去年6月,在宁波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这里接通了供水管,还建了三个蓄水池,不但生活用水问题迎刃而解,还开发了脐橙种植基地。

  “头两年每亩补助300元,挂果后有了收入,村里和农户三七开。”村民阿达牛色把自家30多亩地全部流转给村里,“金沙江河谷气候好,脐橙甜,不愁卖哩”。

  产业协作,是脱贫攻坚的“压舱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两年间,宁波在凉山实施了154个产业项目,投入协作资金超10亿元,占全部协作资金的一半多。

  一些周期较长的农业项目,眼下还没有到产出期,但通过前期土地流转和就业务工,已经让阿达牛色们提前尝到了甜头。

  产业协作,政府不能唱独角戏。凉山有丰富的农特产品、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政府牵线搭桥,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闻讯跟进。两年间,宁波为凉山引进350多亿元协议投资,已有135家企业落户凉山,实际到位投资91.22亿元。

  “宁波市场+凉山产品”“宁波总部+凉山基地”……相隔2500公里,这些项目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融为一体,补链、育链、强链,形成了10条一二三产贯通、农文旅融合的产业链。

  在盐源县,苹果酒项目、苹果渣生物饲料项目、苹果树下养鹅项目串珠成链,“把每一个苹果吃干榨净”,已经带动果农人均增收10%以上。“我们还在开发苹果猪项目,会有更大的‘钱景’。”宁波苹果渣生物饲料项目负责人丁玲说。

  在金阳县,从牧草种植到种牛培育,再到养殖、销售环节,全链条贯通,全产业提升,金阳牛成了全县的支柱产业。投资这个项目的宁波企业家陈雅红告诉我们,今年年底前,“喝着天然矿泉水、在云端长大”的金阳牛,将走上宁波市民的餐桌。

  “从海拔几百米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平坝,我们规划了6个标志性现代产业园,这是双方一起种下的‘摇钱树’‘共富树’。”宁波挂职干部,金阳县委常委、副县长胡宗玮说。

  “两地仓”点燃消费活力

  长在大凉山深处的水果玉米,如何跨越万水千山,沾着露水摆上宁波超市的货架?

  在西昌市安宁镇古城村的成凉工业园,有一大片崭新的仓库,张贴着“宁波-凉山消费协作(凉山仓)”字样的仓库门前,装卸货物的车辆川流不息。仓库内,玉米、青花椒、苦荞面、魔芋粉等地产商品琳琅满目。

  “凉山气候独特,木里核桃、盐源苹果、会理石榴等,都是自带流量的‘网红’。”仓库项目运营负责人太嘉林说,以前这些产品都要先运到成都,再分拨到各地,损耗大、物流成本高,到了东部市场已经没啥竞争力。

  如何破解?宁波发明了“两地仓”:凉山设立“产地仓”,宁波设立“销售仓”,两地之间,仓储、冷链、配送环环相扣,甚至实现直采直销。

  一年多来,“两地仓”不断优化升级。“如今,货物3天可达宁波,通过订单统筹、环节优化和政府补助,物流综合成本可压缩一半。”宁波驻凉山工作队队长、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陈坚军说。

  在“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两地仓”被评为最佳减贫案例,国家发改委也将其列为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在凉山中心仓基础上,越西、盐源等地也纷纷建立分仓,与总仓实现有效互补,更大力度降低物流成本。

  有了“两地仓”的加持,凉山11个脱贫县在宁波开起了农特产品直销店、体验店(馆),利用“宁波·凉山周”“云上年货节”等展销、直播活动,不断拓展东部市场。

  宁波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福利采购订单也来助阵,两年间,累计销售凉山农特产品18.67亿元,带动凉山10.4万户30余万人增收。

  木里的核桃成熟了,2000多公里外的宁波发起了一场“认领核桃树、共享核桃果”活动,短短3个月,实现销售额750多万元。

  雷波的脐橙上市了,在象山果农的帮助下,借鉴了象山红美人柑橘的包装,通过分级分选,精挑细选优质果面向高端市场。

  “共享核桃”、“共享山羊”、“共享黑猪”、民族服饰、文创产品……越来越多的凉山好物通过“两地仓”走出大山,源源不断走向宁波、走向浙江、走向长三角。

  “民生工程”与“民心工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攻坚战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经验,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中,被赋予更多内涵。

  在美姑县巴普镇的里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45岁的马海妈妈不到十秒钟就采完一个菌棒的香菇,“以前全家就靠老公打工挣钱,现在我每个月也有两三千元收入了”。

  和马海妈妈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还有沐恩邸社区的居民们。

  这是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涉及28个乡镇6000多人。“绣娘们都争着去彝绣工坊上班,订单来自宁波,去年是围巾,今年是袜子。”社区书记石一阿西感慨道,现在大家是“赚钱带娃两不误”。

  稳定的收入来自稳定的就业。宁波为凉山引进了长荣索玛、甬德农业等1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帮扶车间68个,提供公益性岗位和就近就业岗位4200余个,让凉山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而那些愿意走出大山的年轻人,则背起行囊,在宁波开始了另一种圆梦之旅。来自木里县白石碉乡洞龙沟村的马银富就是其中一个。

  木里县的森林覆盖率接近70%,森林防火是当地群众的“必修课”,涌现了一批民间消防高手和森林消防员。25岁的马银富凭着一技之长,在接受专业培训后,和上百名小伙伴一起,在宁波当起专职消防员。

  两年来,宁波为凉山举办了236期技能培训,培训群众1.83万人次,带动6.8万名务工人员赴浙江就业,其中2.8万人赴甬就业,形成“木里消防员”“北越港运”等一批响当当的劳务协作品牌。

  教育影响长远,医疗迫在眉睫,两者是除就业之外群众最关心的“民心工程”。两年来,宁波与凉山13所学校、10所医院深度结对,推进“组团式帮扶”。

  在盐源县人民医院,17名宁波专家与60多名当地医务人员建立帮带关系,实行“科科对接”,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迅速提升了盐源县的医疗水平。医院先后完成了凉山州首例眼角膜移植手术等10余项新技术应用。

  两年来,宁波已落实东西部协作医疗、教育帮扶项目138个、资金3.14亿元,累计派遣医生、教师等专技人才463名,“输血”与“造血”并重,为凉山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铺就“共富路”

  汽车穿过一大片油菜花田,来到海拔2520米的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

  村口最显眼的,是“共产党瓦吉瓦(彝语:好得很)”“习总书记卡莎莎(彝语:谢谢)”的大幅标语。走在村子里,黄墙灰瓦的农家院落整洁有序,水泥路一直修到家门口,油桃、毛桃、土豆种植园成为村民的“开心农场”。

  这个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46.47%的村庄,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视察后,整体搬迁到现址,如今人均年收入已有1.3万元左右。

  “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业,在东西部协作的助力下,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党支部副书记洛古有格说,两年来,宁波在村子里已投入1700余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涉及6个项目。

  “浙东红村”余姚横坎头村与三河村结对,双方共同出资60万元,成立了横河美丽乡村发展有限公司,“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正在这里加速“复制”。

  在三河村,家家户户门口张贴了一个“户联码”。户主只需扫一下码,就可在线“点单”,提出政策咨询、农技服务等诉求,后台“派单”给有关部门及乡村干部,方便及时办理。

  “通过前后方联动、多部门配合,宁波党建引领、数字赋能、艺术振兴、农文旅一体化等乡村振兴经验,因地制宜推广到凉山的村庄。”陈坚军说。

  行走在大凉山的山村里,时不时就能看到“宁波乡村熟悉的身影”。

  在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宁波投入2000多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帮助村子从基础设施到文化挖掘全方位“变脸”,迅速“出圈”,成了3A级旅游村庄,今年“五一”小长假,吸引游客近万人次。“3年内,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百万元。”宁波挂职干部,越西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宏飞信心满满。

  宁海艺术振兴乡村的模式,被搬到螺髻山下的普格县德育村,沿着村主干道一路前行,两侧民居的外墙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气息。

  鄞州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经验,在盐源县公母山和苹果庄园旁的龙口河村落地,25个景观节点建设如火如荼,等待游客来“打卡”……

  短短两年间,宁波在凉山打造了20个乡村振兴点,涉及协作资金近2.5亿元。

  通过东西部携手,大凉山的乡村美了,百姓乐了。

  “过去家里六口人挤在一间土坯房,现在住进了二层小洋楼,想都不敢想”“以前一下雨这条路就变成了烂泥巴路,只能穿雨鞋,现在平底鞋都没问题”“以后民宿做起来了,家里收入可以翻番,娃娃上大学的学费不用愁了”……

  这些藏在小山村里的质朴话语,是对“乡村振兴”这道时代必答题最好的回应。记者 朱宇 冯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甬凉东西部协作两年发生了什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6-23 06:55:00

  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加快乡村振兴。(冯瑄摄)

  从州府西昌出发,车行不多久,就离开了平坦狭长的安宁河谷地,一头扎进莽莽大山。

  山峦重重叠叠,山路弯弯绕绕,串起鸡鸣犬吠的村寨、人声鼎沸的市集、连片蔓延的果园……

  贫穷与闭塞,曾经是凉山的“代名词”;全面脱贫后的凉山,雄浑壮美充满生机。

  信心与希冀,坚忍与毅力,如燃烧千年的火塘,映照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里,流淌在彝族老人淳朴的话语间,洋溢在摩梭姑娘俊美的脸庞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2021年,党中央审时度势,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开展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

  于是,浙江对口四川,宁波对口凉山,宁波10个区(县、市)对口凉山11个县。

  “要在扩大脱贫人口增收渠道、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用心用情、精准精细,交出东西部协作高分答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的话语掷地有声。

  山呼海应,甬凉同心。

  在“国之大者”的宏大叙事下,如何联手续写东西部协作的“大文章”?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抢答题”?如何破题起势谱写新时代的“山海经”?

  孟夏时节,我们走进凉山。

  跨越2500公里的产业链

  正是初夏,吉列子日一边喜滋滋地察看村里脐橙的长势,一边盘算起下一茬脐橙苗的播种时间。

  吉列子日是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个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悬崖村”,以“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而闻名。

  三面环山,一面临崖,村子严重缺水。去年6月,在宁波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这里接通了供水管,还建了三个蓄水池,不但生活用水问题迎刃而解,还开发了脐橙种植基地。

  “头两年每亩补助300元,挂果后有了收入,村里和农户三七开。”村民阿达牛色把自家30多亩地全部流转给村里,“金沙江河谷气候好,脐橙甜,不愁卖哩”。

  产业协作,是脱贫攻坚的“压舱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两年间,宁波在凉山实施了154个产业项目,投入协作资金超10亿元,占全部协作资金的一半多。

  一些周期较长的农业项目,眼下还没有到产出期,但通过前期土地流转和就业务工,已经让阿达牛色们提前尝到了甜头。

  产业协作,政府不能唱独角戏。凉山有丰富的农特产品、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政府牵线搭桥,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闻讯跟进。两年间,宁波为凉山引进350多亿元协议投资,已有135家企业落户凉山,实际到位投资91.22亿元。

  “宁波市场+凉山产品”“宁波总部+凉山基地”……相隔2500公里,这些项目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融为一体,补链、育链、强链,形成了10条一二三产贯通、农文旅融合的产业链。

  在盐源县,苹果酒项目、苹果渣生物饲料项目、苹果树下养鹅项目串珠成链,“把每一个苹果吃干榨净”,已经带动果农人均增收10%以上。“我们还在开发苹果猪项目,会有更大的‘钱景’。”宁波苹果渣生物饲料项目负责人丁玲说。

  在金阳县,从牧草种植到种牛培育,再到养殖、销售环节,全链条贯通,全产业提升,金阳牛成了全县的支柱产业。投资这个项目的宁波企业家陈雅红告诉我们,今年年底前,“喝着天然矿泉水、在云端长大”的金阳牛,将走上宁波市民的餐桌。

  “从海拔几百米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平坝,我们规划了6个标志性现代产业园,这是双方一起种下的‘摇钱树’‘共富树’。”宁波挂职干部,金阳县委常委、副县长胡宗玮说。

  “两地仓”点燃消费活力

  长在大凉山深处的水果玉米,如何跨越万水千山,沾着露水摆上宁波超市的货架?

  在西昌市安宁镇古城村的成凉工业园,有一大片崭新的仓库,张贴着“宁波-凉山消费协作(凉山仓)”字样的仓库门前,装卸货物的车辆川流不息。仓库内,玉米、青花椒、苦荞面、魔芋粉等地产商品琳琅满目。

  “凉山气候独特,木里核桃、盐源苹果、会理石榴等,都是自带流量的‘网红’。”仓库项目运营负责人太嘉林说,以前这些产品都要先运到成都,再分拨到各地,损耗大、物流成本高,到了东部市场已经没啥竞争力。

  如何破解?宁波发明了“两地仓”:凉山设立“产地仓”,宁波设立“销售仓”,两地之间,仓储、冷链、配送环环相扣,甚至实现直采直销。

  一年多来,“两地仓”不断优化升级。“如今,货物3天可达宁波,通过订单统筹、环节优化和政府补助,物流综合成本可压缩一半。”宁波驻凉山工作队队长、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陈坚军说。

  在“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两地仓”被评为最佳减贫案例,国家发改委也将其列为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在凉山中心仓基础上,越西、盐源等地也纷纷建立分仓,与总仓实现有效互补,更大力度降低物流成本。

  有了“两地仓”的加持,凉山11个脱贫县在宁波开起了农特产品直销店、体验店(馆),利用“宁波·凉山周”“云上年货节”等展销、直播活动,不断拓展东部市场。

  宁波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福利采购订单也来助阵,两年间,累计销售凉山农特产品18.67亿元,带动凉山10.4万户30余万人增收。

  木里的核桃成熟了,2000多公里外的宁波发起了一场“认领核桃树、共享核桃果”活动,短短3个月,实现销售额750多万元。

  雷波的脐橙上市了,在象山果农的帮助下,借鉴了象山红美人柑橘的包装,通过分级分选,精挑细选优质果面向高端市场。

  “共享核桃”、“共享山羊”、“共享黑猪”、民族服饰、文创产品……越来越多的凉山好物通过“两地仓”走出大山,源源不断走向宁波、走向浙江、走向长三角。

  “民生工程”与“民心工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攻坚战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经验,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中,被赋予更多内涵。

  在美姑县巴普镇的里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45岁的马海妈妈不到十秒钟就采完一个菌棒的香菇,“以前全家就靠老公打工挣钱,现在我每个月也有两三千元收入了”。

  和马海妈妈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还有沐恩邸社区的居民们。

  这是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涉及28个乡镇6000多人。“绣娘们都争着去彝绣工坊上班,订单来自宁波,去年是围巾,今年是袜子。”社区书记石一阿西感慨道,现在大家是“赚钱带娃两不误”。

  稳定的收入来自稳定的就业。宁波为凉山引进了长荣索玛、甬德农业等1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帮扶车间68个,提供公益性岗位和就近就业岗位4200余个,让凉山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而那些愿意走出大山的年轻人,则背起行囊,在宁波开始了另一种圆梦之旅。来自木里县白石碉乡洞龙沟村的马银富就是其中一个。

  木里县的森林覆盖率接近70%,森林防火是当地群众的“必修课”,涌现了一批民间消防高手和森林消防员。25岁的马银富凭着一技之长,在接受专业培训后,和上百名小伙伴一起,在宁波当起专职消防员。

  两年来,宁波为凉山举办了236期技能培训,培训群众1.83万人次,带动6.8万名务工人员赴浙江就业,其中2.8万人赴甬就业,形成“木里消防员”“北越港运”等一批响当当的劳务协作品牌。

  教育影响长远,医疗迫在眉睫,两者是除就业之外群众最关心的“民心工程”。两年来,宁波与凉山13所学校、10所医院深度结对,推进“组团式帮扶”。

  在盐源县人民医院,17名宁波专家与60多名当地医务人员建立帮带关系,实行“科科对接”,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迅速提升了盐源县的医疗水平。医院先后完成了凉山州首例眼角膜移植手术等10余项新技术应用。

  两年来,宁波已落实东西部协作医疗、教育帮扶项目138个、资金3.14亿元,累计派遣医生、教师等专技人才463名,“输血”与“造血”并重,为凉山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铺就“共富路”

  汽车穿过一大片油菜花田,来到海拔2520米的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

  村口最显眼的,是“共产党瓦吉瓦(彝语:好得很)”“习总书记卡莎莎(彝语:谢谢)”的大幅标语。走在村子里,黄墙灰瓦的农家院落整洁有序,水泥路一直修到家门口,油桃、毛桃、土豆种植园成为村民的“开心农场”。

  这个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46.47%的村庄,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视察后,整体搬迁到现址,如今人均年收入已有1.3万元左右。

  “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业,在东西部协作的助力下,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党支部副书记洛古有格说,两年来,宁波在村子里已投入1700余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涉及6个项目。

  “浙东红村”余姚横坎头村与三河村结对,双方共同出资60万元,成立了横河美丽乡村发展有限公司,“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正在这里加速“复制”。

  在三河村,家家户户门口张贴了一个“户联码”。户主只需扫一下码,就可在线“点单”,提出政策咨询、农技服务等诉求,后台“派单”给有关部门及乡村干部,方便及时办理。

  “通过前后方联动、多部门配合,宁波党建引领、数字赋能、艺术振兴、农文旅一体化等乡村振兴经验,因地制宜推广到凉山的村庄。”陈坚军说。

  行走在大凉山的山村里,时不时就能看到“宁波乡村熟悉的身影”。

  在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宁波投入2000多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帮助村子从基础设施到文化挖掘全方位“变脸”,迅速“出圈”,成了3A级旅游村庄,今年“五一”小长假,吸引游客近万人次。“3年内,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百万元。”宁波挂职干部,越西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宏飞信心满满。

  宁海艺术振兴乡村的模式,被搬到螺髻山下的普格县德育村,沿着村主干道一路前行,两侧民居的外墙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气息。

  鄞州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经验,在盐源县公母山和苹果庄园旁的龙口河村落地,25个景观节点建设如火如荼,等待游客来“打卡”……

  短短两年间,宁波在凉山打造了20个乡村振兴点,涉及协作资金近2.5亿元。

  通过东西部携手,大凉山的乡村美了,百姓乐了。

  “过去家里六口人挤在一间土坯房,现在住进了二层小洋楼,想都不敢想”“以前一下雨这条路就变成了烂泥巴路,只能穿雨鞋,现在平底鞋都没问题”“以后民宿做起来了,家里收入可以翻番,娃娃上大学的学费不用愁了”……

  这些藏在小山村里的质朴话语,是对“乡村振兴”这道时代必答题最好的回应。记者 朱宇 冯瑄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