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王伟/文 张培坚 /摄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用在今年77岁的张如普身上,恰如其分。坚持助学29年,资助学生118人,哪怕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时候,也没有终止。
张如普是镇海蛟川街道一个普通的退休干部,他用不普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如普说,其实宁波有很多捐资助学的人,他不过是其中一个,刚好被媒体知道了,报道了,这不算什么。
确实,捐资助学这根接力棒,在历来重教的宁波,有着很好的传承。从早些年的宁波帮,到如今家喻户晓的“顺其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们有的被人熟知,有的默默无闻。正是他们的付出,让宁波的孩子,以及来宁波求学的各地学子,共同感受到了一座城的温暖。
回忆起资助的学生,张如普笑得很开心。
从1/4到1/3,再到1/2多
“甸张出生是农民,六九年初去当兵,福建前线十年零,转业脱帽放下枪,长石工作副乡长,湾塘俞范城关镇,蛟川退休六十正,人生乐趣路一程。”
喜欢写打油诗的张如普用这样一首诗来概括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出生于镇海甸张村的张如普是一名有着11年兵龄的退伍军人,退伍后一直在镇海的乡村和街道工作,直至退休。
他的助学路始于1995年,29年间,他资助了118名学生,累计金额70万元左右。仅今年,他正在资助的就有18人。
其实,在1995年之前,遇到有困难的人,他也会慷慨解囊帮一把,不过那些是阶段性的,并不持续。1995年,张如普的助学正式走上“轨道”。
刚开始,他资助的孩子主要是通过身边的亲朋了解到的,范围在镇海。后来,他在《宁波晚报》上看到市慈善总会发布的一则消息,知道有贫困大学生需要帮助,于是马上联系了慈善总会,表达助学意愿,这才有了持续捐助的第一个大学生高同学。高同学来自河北,考上了宁波大学,却无力负担学费,张如普就资助她直至大学毕业。
这也是张如普第一次与市慈善总会联系。之后,他特意订了报纸,以便及时看到学生求助的信息。慢慢的,他资助的学生多了起来,一般都是在宁波读大学的学生,他们的家乡遍布各地,近的是宁波地区的,稍微远点的有诸暨、临安等省内的,更远的来自安徽、河南、山东、江西、广西、内蒙古等地。
期间,张如普又在电视上看到了福建惠安的消息,那是他当兵的地方,相当于他的第二故乡。于是,他又联系上了惠安市慈善总会,每年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资助了四届,共40人。
张如普家的一角
除了资助大学生,张如普也资助过小部分高中生。起因也属偶然,2011年,贵州普安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来镇海区蛟川街道挂职,交流的过程中,张如普知道了贵州普安当时有不少家庭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无力负担孩子上学。于是,在挂职干部的牵线下,张如普联系上了贵州普安县青山民族中学,与10名高中生结对,资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
开始助学时,自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负担较重,张如普用于资助的费用每年约占自己收入的1/4;后来两个女儿工作了,他就拿出收入的1/3用于助学;等到退休,他资助的费用占到了收入的1/2;如今,已经超过了1/2。
最难的是2014年。那年3月,他得了重病,接下来,辗转宁波上海治疗,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很感谢战友和朋友们的帮忙,帮我度过了最难的一段时间。”后来遇上家里房子拆迁,拿着拆迁款的张如普,没有在宁波市区买房,选择在镇海买了一套老旧的小房子,这样,多出来的钱治病之余,还能继续用来助学。
收藏在箱子里的证书
他和那些学生的故事
“得到您的帮助,我十分感激,您让我的求学梦想实现了,我能踏踏实实地把书读好。我一定会努力上进,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力量。”
“我们相信生活的美好幸福需要自己去创造,我们相信知识可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但它能改变我们自身。我们定会通过这三年的不懈努力,考上大学,回报社会,回报您对我们的期望。即使我们进不了大学,我们也会感到问心无愧,因为我们付出努力了,所以我们会苦读这三年……”
这是早些年,张如普资助的贵州孩子给他写来的信件,他珍重地收藏在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不少信件,都是之前受资助学生写来的。“现在信件少了,有时候会通过手机微信联系,不过总体上我跟学生们联系的不多,不想打扰他们的生活。”
这样的证书有很多
不过那么多学生,总有一些互动让人印象深刻。
临安陈同学的信息是张如普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时候大概是1999年,陈同学母亲身患重病,妹妹退学打工谋生,陈同学的大学还有一年半毕业,却面临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的困境。“我想总不能让孩子就这样不读书了吧,于是打电话到电视台,表达了资助想法。”一开始,陈同学还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人好事,毕竟不是三百五百,而是近万元费用。结果第二天,她就在学校见到了赶来的张如普,他是直接带着钱去的。为了打消孩子的不放心,张如普甚至写了一份“协议”,表明自己绝对不求回报。当然,陈同学没收这份协议,后来协议撕掉了。毕业后的陈同学在一家制药厂工作,结婚时父女俩盛情邀请张如普前去喝喜酒。见到张如普的陈同学,向自己的另一半介绍“这是我的恩人”。
李同学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张如普资助的两名灾后贫困生之一。现在早已毕业,随建筑公司在非洲工作。“2018年他突然联系我说,‘张伯伯,我终于找到你了!’原来他工作以后,换了手机,电话找不到了,后来通过市慈善总会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隔了几年才有了那一通跨国电话。”后来俩人加了微信,偶尔互动一下。张如普觉得这么多年,学生一直记得,也挺温暖的。
和以前比起来,生病以后的张如普廋了很多
张如普的小目标
为什么要持续不断地助学?这大概是张如普被问过无数遍的问题了。他同样用一首打油诗来回答:退休生活有保障,日子过得像小康,帮困助学我引导,幸福感谢共产党。这是一个有着54年党龄、11年兵龄的老人朴素的回答。他认为当今时代,非常需要有知识的人,自己当年就是吃了没知识的亏,所以能帮就帮一把。
其实这些年,从市慈善总会的负责人到他的朋友们,也不是没人劝过他,自己身体不好,经济条件也一般,已经资助这么多年学生,可以了,不用再资助了,但是每次看到遭遇困境的学生,他总是忍不住伸出援手。
就像今年,原本按照他的计划,资助到115个学生的时候想收尾了,但当他收到消息,有一名大学生因为资助人自身遭遇变故,无力再资助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出手了。
助学,犹如养护花草,给他们浇点水,希望他们长得更好。
这次结对的困难大学生小赵是安徽人,父亲今年2月因心梗去世,母亲伤心过度健康每况愈下,家里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得知小赵的家庭状况,张如普不仅资助小赵每年5000元,还和朋友一起去了小赵家探望,大家凑了点钱给小赵母亲看病。而且在资助小赵期间,他每年再捐助3000元,帮助小赵的弟弟妹妹。于是,资助的学生达到了118人。张如普说,能多帮一个是一个吧。
说起家人的态度,张如普说一开始他是瞒着家人的,直到10多年后被媒体发现报道了,家里人才知道。一开始,妻子也是不太理解的,家里也不富裕,连给她买个手链都不舍得,为什么一直要资助别人呢?“不过现在,老伴和女儿们都很支持我了,她们只要我开心健康就好。”
“我现在的小目标是,到2027年,身体允许的话,我希望能资助到127个学生。”为什么到2027年资助127个?因为那是建军100周年,又是2027年,他想有点仪式感。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