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包机票从外地请工人 宁波农业劳动力紧缺怎么破解?
2023-08-29 14:4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陈善君

虽然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但受制于地形、种植品种等客观因素,采摘、疏果以及肥水管理等依然少不了人工。在宁波,近年来农业生产劳动力呈现老龄化、用工荒,甚至制约了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成为广大农户为之焦虑的问题。

近日,记者走访本地一些农场深入了解。

葡萄农场务工者。

包机票从云南调葡萄包装工

在慈溪胜山镇海丰葡萄专业合作社农场,工人们正在加紧采摘葡萄,该基地种植了23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眼下正是采收旺期,工人们每天忙到晚上九、十点钟。

在分拣、包装区,许多工人围坐在工作台旁,忙得汗流浃背。这些分拣、包装工人并非本地人,而是农场负责人从云南请过来的。

现在虽然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很多,但是农业生产有些方面无法用机械替代。像水稻、小麦这些比较齐整的作物,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而果蔬种类各异、形态不齐整,加上宁波丘陵地貌,田地不规整,在种植和采摘上难以实现机械化,所以对人工的需求很大。

“本地根本叫不到这么多农工,虽然从云南叫工人成本比较大,但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农场负责人潘再平说,目前他从云南调过来干活的工人有数十人,在三个月采摘期内根据需求灵活变动,少的时候二、三十人,多的时候七、八十人。

这些工人在农场包吃包住,每个月工资6000元左右,而且来回机票费用都给报销。”潘再平说,像他们这样的大农场本身已经有一批固定工人,但到了采收旺期人手根本不够,而本地愿意干农活的人很少,只能到外地去找。

都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但记者发现,在农业生产上像这样“远水救近火”解决用工问题,已经成为常态。

菜农在干活。

“用工荒”制约宁波农业生产

鄞州姜山镇裕甜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农场种植面积400多亩,专业种植叶菜,目前有农户20多家。虽然该合作社农户稳定,但他们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55岁,最大的67岁。

“现在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几乎找不到了,年轻人不愿干农活,所以务农人员老龄化趋势严重。”该合作社负责人柯汉强说,本地人干农活的越来越少,他们这些农工都是从省外招过来的。

合作社实行农户分包责任制,到了采收旺期,还需要临时工帮忙。“我们到了蔬菜采收期,就会叫几个临时工,每年临时工工资成本需要2万多元。”农户金师傅说,两三年前农业临时工相对还好找,时薪15元左右就能找到,现在时薪要达到20元到25元,否则根本找不到工人。

“我是老乡来叫我干,我才抽空到农场做零工,毕竟干农活收入不高又辛苦,还需要有经验,年轻人一般不太愿意干,有的活新手一下子还干不了。”今年54岁的农场零工沈师傅说,“还有就是观念问题,总以为农业低人一等。”

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工成本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制约。

奉化绿达农场负责人印龙达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越来越少,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本来就不是高利润的产业,成本如果再上升真的很难维系,这也是宁波很多农场难以大规模发展的因素之一。”

菜农在犁地。

农场想方设法吸引农业用工

一方面是农业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宁波对“菜篮子”的需求很旺盛,本地农产品供不应求。

宁波农商发展集团为了本市“菜篮子”保供,想方设法助力农业生产,但目前仍难以实现自我保障,需要大量外地农产品供给。

“就拿蔬菜来说,宁波上规模的农场不多,一百亩以上都算大户了,本地蔬菜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业内人士卢先生说,因此农业劳动力保障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很多农场都花了大量心思。

“我们推行了农户‘拎包入驻’的优惠条件,以保障用工。”裕甜果蔬合作社负责人柯汉强介绍,他们农场农户收入可观,农户年收入一般能达到20万元,最高达到35万元,完全不比企业打工差,因此合作社田地承包的农户比较稳定,已经三年没有流动了。但是农忙时的临时工一年比一年难找,因此也是通过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

据介绍,该农场对农户实行了“三保障一激励”的政策服务。首先是保障“拎包入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善,高标准大棚、各种农机等一应俱全;其次销路保障,按合作社需求种植果蔬品种,销路问题由合作社来兜底;还有技术服务保障,合作社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以及种子、肥料等各种生产物资。此外,还实行奖金激励,做得好的农户,年底能得到二次分红,最高能拿到一万多元奖金。

不少农场想办法吸引劳动力,奉化一蔬菜农场负责人说:“我们实行‘老带新’方式找务农人员,老乡带老乡,每带一位给两百元奖励。”

“科技+帮扶”助力缓解农工紧缺 

面对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近年来,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也大力引导和帮扶,推出一系列举措,在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技术生产方面不断下功夫,不断发展高端农业。比如,推广运用全自动、无土栽培,智能机器人采摘等技术。其次,不断强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对一些容易实行机械化作业的农场,提升机械化替代,使更多劳动力用到农业生产最需要的领域。

此外,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服务,在零工市场设置农业用工版块,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对接省内外劳动力调配。在农忙时帮助有需要的农场、农户解决用工需求,努力保障宁波农业产业良好发展。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包机票从外地请工人 宁波农业劳动力紧缺怎么破解?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8-29 14:49:00

中国宁波网记者陈善君

虽然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但受制于地形、种植品种等客观因素,采摘、疏果以及肥水管理等依然少不了人工。在宁波,近年来农业生产劳动力呈现老龄化、用工荒,甚至制约了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成为广大农户为之焦虑的问题。

近日,记者走访本地一些农场深入了解。

葡萄农场务工者。

包机票从云南调葡萄包装工

在慈溪胜山镇海丰葡萄专业合作社农场,工人们正在加紧采摘葡萄,该基地种植了23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眼下正是采收旺期,工人们每天忙到晚上九、十点钟。

在分拣、包装区,许多工人围坐在工作台旁,忙得汗流浃背。这些分拣、包装工人并非本地人,而是农场负责人从云南请过来的。

现在虽然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很多,但是农业生产有些方面无法用机械替代。像水稻、小麦这些比较齐整的作物,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而果蔬种类各异、形态不齐整,加上宁波丘陵地貌,田地不规整,在种植和采摘上难以实现机械化,所以对人工的需求很大。

“本地根本叫不到这么多农工,虽然从云南叫工人成本比较大,但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农场负责人潘再平说,目前他从云南调过来干活的工人有数十人,在三个月采摘期内根据需求灵活变动,少的时候二、三十人,多的时候七、八十人。

这些工人在农场包吃包住,每个月工资6000元左右,而且来回机票费用都给报销。”潘再平说,像他们这样的大农场本身已经有一批固定工人,但到了采收旺期人手根本不够,而本地愿意干农活的人很少,只能到外地去找。

都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但记者发现,在农业生产上像这样“远水救近火”解决用工问题,已经成为常态。

菜农在干活。

“用工荒”制约宁波农业生产

鄞州姜山镇裕甜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农场种植面积400多亩,专业种植叶菜,目前有农户20多家。虽然该合作社农户稳定,但他们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55岁,最大的67岁。

“现在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几乎找不到了,年轻人不愿干农活,所以务农人员老龄化趋势严重。”该合作社负责人柯汉强说,本地人干农活的越来越少,他们这些农工都是从省外招过来的。

合作社实行农户分包责任制,到了采收旺期,还需要临时工帮忙。“我们到了蔬菜采收期,就会叫几个临时工,每年临时工工资成本需要2万多元。”农户金师傅说,两三年前农业临时工相对还好找,时薪15元左右就能找到,现在时薪要达到20元到25元,否则根本找不到工人。

“我是老乡来叫我干,我才抽空到农场做零工,毕竟干农活收入不高又辛苦,还需要有经验,年轻人一般不太愿意干,有的活新手一下子还干不了。”今年54岁的农场零工沈师傅说,“还有就是观念问题,总以为农业低人一等。”

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工成本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制约。

奉化绿达农场负责人印龙达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越来越少,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本来就不是高利润的产业,成本如果再上升真的很难维系,这也是宁波很多农场难以大规模发展的因素之一。”

菜农在犁地。

农场想方设法吸引农业用工

一方面是农业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宁波对“菜篮子”的需求很旺盛,本地农产品供不应求。

宁波农商发展集团为了本市“菜篮子”保供,想方设法助力农业生产,但目前仍难以实现自我保障,需要大量外地农产品供给。

“就拿蔬菜来说,宁波上规模的农场不多,一百亩以上都算大户了,本地蔬菜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业内人士卢先生说,因此农业劳动力保障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很多农场都花了大量心思。

“我们推行了农户‘拎包入驻’的优惠条件,以保障用工。”裕甜果蔬合作社负责人柯汉强介绍,他们农场农户收入可观,农户年收入一般能达到20万元,最高达到35万元,完全不比企业打工差,因此合作社田地承包的农户比较稳定,已经三年没有流动了。但是农忙时的临时工一年比一年难找,因此也是通过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

据介绍,该农场对农户实行了“三保障一激励”的政策服务。首先是保障“拎包入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善,高标准大棚、各种农机等一应俱全;其次销路保障,按合作社需求种植果蔬品种,销路问题由合作社来兜底;还有技术服务保障,合作社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以及种子、肥料等各种生产物资。此外,还实行奖金激励,做得好的农户,年底能得到二次分红,最高能拿到一万多元奖金。

不少农场想办法吸引劳动力,奉化一蔬菜农场负责人说:“我们实行‘老带新’方式找务农人员,老乡带老乡,每带一位给两百元奖励。”

“科技+帮扶”助力缓解农工紧缺 

面对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近年来,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也大力引导和帮扶,推出一系列举措,在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技术生产方面不断下功夫,不断发展高端农业。比如,推广运用全自动、无土栽培,智能机器人采摘等技术。其次,不断强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对一些容易实行机械化作业的农场,提升机械化替代,使更多劳动力用到农业生产最需要的领域。

此外,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服务,在零工市场设置农业用工版块,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对接省内外劳动力调配。在农忙时帮助有需要的农场、农户解决用工需求,努力保障宁波农业产业良好发展。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