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大系”里的宁波:米友仁《潇湘图》曾是宁波人旧藏
2023-09-11 21:2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入编有不少涉及宁波的作品,有些是宁波籍或曾活动于宁波地区的画家作品,还有一些经由宁波海港出口,见证了古代中国出口贸易和海上丝路文化交流的繁华。

  本栏目将结合正在宁波美术馆举行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及“大系”入编的相关画作,为您介绍一个用艺术方式打开的宁波。

  今天这一篇,依然由楼世宇老师主笔。之前他执笔讲述了《溪岸图》的宁波渊源,这篇依然从收藏史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位“宁波帮”中的收藏大家——周湘云。

  这位有“红顶商人”之称的地产大亨在他的“宝米斋”收藏过许多“大名头”的书画。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经家属之手入藏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也有部分流至国外。本文中,楼老师介绍的是使“宝米斋”得名的一幅名画,米友仁之《潇湘图》。

  中国宁波网记者 楼世宇 顾嘉懿

  在文艺发展的长河中,那些标新立异、开一代风气的人物,往往能够青史留名。千余年中国山水画的演变,正因为有这些画家的存在,才能不断向前,永葆生机。

  两宋之交的米芾、米友仁父子,便是此类自成一派的画家。所以明代董其昌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

展厅里的“米家云山”。

  正在宁波美术馆举行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之“宋韵无尽”部分,展出了米友仁的五件作品,其中的《潇湘图》是拍摄自上海博物馆藏品的出版打样稿。

  《潇湘图》,这幅著名的“米氏云山图”一直被视为上博“镇馆之宝”之一。而在入藏上博之前,它曾是沪上著名地产商、宁波人周湘云的私藏。20世纪50年代,周湘云的家人将它与一批名作一起出让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从而收归国有。

米友仁《潇湘图》。上海博物馆藏(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从宁波凤岙起步的四明周氏

  周湘云(1878-1943),名鸿孙,号雪盦,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地产大亨。

  周氏的老家在宁波鄞西凤岙村(今属海曙区横街镇),周湘云的曾祖父当年是凤岙老街一位声名远播的中医,有“半仙”之称。积蓄颇丰的周家在宁波城区月湖西岸置有一座明清老宅。到了周湘云的祖父辈,家道渐衰,湘云父亲周莲塘兄弟三人,先后乘“鸭蛋船”闯荡上海滩谋生。凭着宁波人特有的精明能干和吃苦耐劳,三人各自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周莲塘(1852-1890)是三兄弟中的老三,他先在英商老沙逊洋行任职,后来帮洋人买房置地出了名,于是拉起一支建筑队,逐渐成为上海滩知名的包工头。因为有在沪宁波同乡开的钱庄支持,生意越做越大。

  不料风云突变,1890年,正值盛年的周莲塘因病离世,偌大的产业由其妻子水春兰接管。同为凤岙人的水春兰是女中豪杰,将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1908年,水春兰去世,长子周湘云成为周家第二代掌门人。

周湘云小像。

  周湘云挑起大梁时,遇上战乱,租界人口激增,房地产价格飞涨。到他离世时,全部家产已达8000万元,在租界工部局纳税大户中列第五位。

  据载,周湘云平时生活简朴,常年穿一领蓝布长衫、船型老式布鞋,喜欢吃黄泥螺、臭豆腐、臭冬瓜之类的“宁波下饭”。其夫人施彤昭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施肇基的侄女。

  但周湘云对于住宅却非常讲究。当时周家位于青海路44号,是一处极其新潮的豪宅,据称其造价可以匹敌华懋饭店(即和平饭店)。

  如今,这座宅子周边的空间虽已缩水,但风貌犹存,被当地居民称为“小白楼”。

青海路44号“小白楼”。

  记者曾不止一次前往“小白楼”实地探访。到上海后,坐地铁到南京西路站下,步行二十多分钟即可抵达。该楼距离上海电视台不远,是一个闹中取静的所在。整条青海路长七八百米,沿路有成片的杉树。进入楼内,当年周家花园的格局还在,庭园不大,是典型的中国园林布局,不仅种植了紫藤、香樟等植物,还有小桥流水、曲径山石。

  其中水池山石嵌有一块石碑,上刻“芳淑”二字,左侧小字显示为赵叔孺题。

当年的周家住宅现为岳阳医院青海路分院。

  米氏山水具有“划时代意义”

  周湘云在世时,对古董字画情有独钟,雄厚的财力也使得他在收集文物时游刃有余。

  他的收藏涉及青铜器、字画、碑帖、瓷器、田黄石印章。最负盛名的碑帖有唐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怀素的《苦笋帖》、宋拓《淳化阁帖》三卷、米芾《向太后挽词》、元赵孟頫手卷、明董其昌《临淳化阁帖十卷》等;画则有宋米友仁《潇湘图》、元黄公望《富春大岭》残卷、元王蒙《春山读书图》等,至于四王、吴、恽、石涛、八怪,更是难以计数。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上钤周湘云收藏印“周氏世守”。

  其中米友仁《潇湘图》的打样稿,正在宁波美术馆展出。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米芾长子,山西太原人,随父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其画学父风,画史上有“大米、小米”之称。米氏父子由于身处北宋向南宋过渡时期,又久居南方,在山水画法上形成了不同于北宋的全新面目,其开创的“米氏云山”自成一脉,常用水墨大写意手法,以泼墨为主,参以积墨、破墨,又常以焦墨提神,表现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江南风景。这一创新被认为“具有异军突起划时代的意义”。

米友仁《潇湘图》上有较为明显的水侵痕迹。

  米氏父子的书画艺术具有鲜明的传承痕迹。从个人水准而言,米芾更胜一筹,艺术修为也更加全面。他不仅是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收藏家、鉴定家、书画理论家。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为宋代四大书家之一。宁波晚报创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副刊“三江月”三字,即采自米芾书法。只可惜,米芾的绘画今已不存。

  《潇湘图》是“小米”米友仁的代表作之一,绘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纸本水墨,三连纸长卷,后人评价其“写三湘九嶷,水绕山重,天空白云浮动之状,于一片濛浑中,流露出清浥的气氛”。

《潇湘图》局部。

  清人安岐的《墨缘汇观》称其“云山满卷,全用淡墨为之,稍加重墨点晕,一派濛浑之景,树木萧疏。云气以淡墨细勾,山顶浮图,溪桥屋宇,在隐显之间,超妙绝尘,变态无尽,宜称海内名卷”,可见是典型的“米家山水”。

  此卷曾经项元汴、吴廷、董其昌、王永宁、安岐等人收藏,后入藏清内府,又经清末罗文彬、民国周湘云等人递藏。

中间左下有周湘云收藏印“宝米室”。

  以“宝米室”珍藏《潇湘图》

  据载,当年周湘云得到《潇湘图》后,珍爱有加,特意将存放此画的书斋取名为“宝米室”,足见对这幅作品的喜爱。

  1943年,周湘云谢世,享年65岁。其妻施彤昭恪守夫业,使家中藏品不致散佚。上海解放后,周湘云生前好友、时任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徐森玉亲自登门拜访施彤昭和周亦玲母女,求购周氏家中文物。

  经过几次磋商,周家先是出售了两只西周齐侯罍,接着又将怀素的《苦笋帖》和米友仁的《潇湘图》售予上海市文管会,之后交上海博物馆收藏。

《苦笋帖》及其后“古堇周氏宝米室秘笈印”。

  记者在宁波美术馆看到,“盛世修典”宁波特展共展出米友仁作品五件,分别为《潇湘图》(上海博物馆)、《云山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云山墨戏图》(故宫博物院)、《潇湘奇观图》(故宫博物院)、《山水图》(私人)。另有一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远岫晴云图》,亦被编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不过此次未见于宁波特展。

  展出的这些作品,全部为水墨,但不像传统水墨山水那样以勾皴来表现树、石和山峰,而是以笔饱蘸水墨,横落纸面,利用墨与水的渗透作用形成模糊效果,装饰性极强。

故宫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末亦有宁波人观款。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存在,“米氏云山”意义非凡,它改变了北宋全景式山水“势状雄强、烟林清旷”的局面,同时开辟了南宋水墨苍劲一路,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个人风格上看,被指“风气肖乃翁”的米友仁“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也幸有“小米”作品存世,使我们得以窥见米家绘画风貌,从而看到宋代山水画演进的清晰脉络。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大系”里的宁波:米友仁《潇湘图》曾是宁波人旧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9-11 21:22:00

  宁网编前语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入编有不少涉及宁波的作品,有些是宁波籍或曾活动于宁波地区的画家作品,还有一些经由宁波海港出口,见证了古代中国出口贸易和海上丝路文化交流的繁华。

  本栏目将结合正在宁波美术馆举行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及“大系”入编的相关画作,为您介绍一个用艺术方式打开的宁波。

  今天这一篇,依然由楼世宇老师主笔。之前他执笔讲述了《溪岸图》的宁波渊源,这篇依然从收藏史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位“宁波帮”中的收藏大家——周湘云。

  这位有“红顶商人”之称的地产大亨在他的“宝米斋”收藏过许多“大名头”的书画。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经家属之手入藏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也有部分流至国外。本文中,楼老师介绍的是使“宝米斋”得名的一幅名画,米友仁之《潇湘图》。

  中国宁波网记者 楼世宇 顾嘉懿

  在文艺发展的长河中,那些标新立异、开一代风气的人物,往往能够青史留名。千余年中国山水画的演变,正因为有这些画家的存在,才能不断向前,永葆生机。

  两宋之交的米芾、米友仁父子,便是此类自成一派的画家。所以明代董其昌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

展厅里的“米家云山”。

  正在宁波美术馆举行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之“宋韵无尽”部分,展出了米友仁的五件作品,其中的《潇湘图》是拍摄自上海博物馆藏品的出版打样稿。

  《潇湘图》,这幅著名的“米氏云山图”一直被视为上博“镇馆之宝”之一。而在入藏上博之前,它曾是沪上著名地产商、宁波人周湘云的私藏。20世纪50年代,周湘云的家人将它与一批名作一起出让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从而收归国有。

米友仁《潇湘图》。上海博物馆藏(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从宁波凤岙起步的四明周氏

  周湘云(1878-1943),名鸿孙,号雪盦,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地产大亨。

  周氏的老家在宁波鄞西凤岙村(今属海曙区横街镇),周湘云的曾祖父当年是凤岙老街一位声名远播的中医,有“半仙”之称。积蓄颇丰的周家在宁波城区月湖西岸置有一座明清老宅。到了周湘云的祖父辈,家道渐衰,湘云父亲周莲塘兄弟三人,先后乘“鸭蛋船”闯荡上海滩谋生。凭着宁波人特有的精明能干和吃苦耐劳,三人各自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周莲塘(1852-1890)是三兄弟中的老三,他先在英商老沙逊洋行任职,后来帮洋人买房置地出了名,于是拉起一支建筑队,逐渐成为上海滩知名的包工头。因为有在沪宁波同乡开的钱庄支持,生意越做越大。

  不料风云突变,1890年,正值盛年的周莲塘因病离世,偌大的产业由其妻子水春兰接管。同为凤岙人的水春兰是女中豪杰,将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1908年,水春兰去世,长子周湘云成为周家第二代掌门人。

周湘云小像。

  周湘云挑起大梁时,遇上战乱,租界人口激增,房地产价格飞涨。到他离世时,全部家产已达8000万元,在租界工部局纳税大户中列第五位。

  据载,周湘云平时生活简朴,常年穿一领蓝布长衫、船型老式布鞋,喜欢吃黄泥螺、臭豆腐、臭冬瓜之类的“宁波下饭”。其夫人施彤昭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施肇基的侄女。

  但周湘云对于住宅却非常讲究。当时周家位于青海路44号,是一处极其新潮的豪宅,据称其造价可以匹敌华懋饭店(即和平饭店)。

  如今,这座宅子周边的空间虽已缩水,但风貌犹存,被当地居民称为“小白楼”。

青海路44号“小白楼”。

  记者曾不止一次前往“小白楼”实地探访。到上海后,坐地铁到南京西路站下,步行二十多分钟即可抵达。该楼距离上海电视台不远,是一个闹中取静的所在。整条青海路长七八百米,沿路有成片的杉树。进入楼内,当年周家花园的格局还在,庭园不大,是典型的中国园林布局,不仅种植了紫藤、香樟等植物,还有小桥流水、曲径山石。

  其中水池山石嵌有一块石碑,上刻“芳淑”二字,左侧小字显示为赵叔孺题。

当年的周家住宅现为岳阳医院青海路分院。

  米氏山水具有“划时代意义”

  周湘云在世时,对古董字画情有独钟,雄厚的财力也使得他在收集文物时游刃有余。

  他的收藏涉及青铜器、字画、碑帖、瓷器、田黄石印章。最负盛名的碑帖有唐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怀素的《苦笋帖》、宋拓《淳化阁帖》三卷、米芾《向太后挽词》、元赵孟頫手卷、明董其昌《临淳化阁帖十卷》等;画则有宋米友仁《潇湘图》、元黄公望《富春大岭》残卷、元王蒙《春山读书图》等,至于四王、吴、恽、石涛、八怪,更是难以计数。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上钤周湘云收藏印“周氏世守”。

  其中米友仁《潇湘图》的打样稿,正在宁波美术馆展出。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米芾长子,山西太原人,随父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其画学父风,画史上有“大米、小米”之称。米氏父子由于身处北宋向南宋过渡时期,又久居南方,在山水画法上形成了不同于北宋的全新面目,其开创的“米氏云山”自成一脉,常用水墨大写意手法,以泼墨为主,参以积墨、破墨,又常以焦墨提神,表现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江南风景。这一创新被认为“具有异军突起划时代的意义”。

米友仁《潇湘图》上有较为明显的水侵痕迹。

  米氏父子的书画艺术具有鲜明的传承痕迹。从个人水准而言,米芾更胜一筹,艺术修为也更加全面。他不仅是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收藏家、鉴定家、书画理论家。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为宋代四大书家之一。宁波晚报创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副刊“三江月”三字,即采自米芾书法。只可惜,米芾的绘画今已不存。

  《潇湘图》是“小米”米友仁的代表作之一,绘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纸本水墨,三连纸长卷,后人评价其“写三湘九嶷,水绕山重,天空白云浮动之状,于一片濛浑中,流露出清浥的气氛”。

《潇湘图》局部。

  清人安岐的《墨缘汇观》称其“云山满卷,全用淡墨为之,稍加重墨点晕,一派濛浑之景,树木萧疏。云气以淡墨细勾,山顶浮图,溪桥屋宇,在隐显之间,超妙绝尘,变态无尽,宜称海内名卷”,可见是典型的“米家山水”。

  此卷曾经项元汴、吴廷、董其昌、王永宁、安岐等人收藏,后入藏清内府,又经清末罗文彬、民国周湘云等人递藏。

中间左下有周湘云收藏印“宝米室”。

  以“宝米室”珍藏《潇湘图》

  据载,当年周湘云得到《潇湘图》后,珍爱有加,特意将存放此画的书斋取名为“宝米室”,足见对这幅作品的喜爱。

  1943年,周湘云谢世,享年65岁。其妻施彤昭恪守夫业,使家中藏品不致散佚。上海解放后,周湘云生前好友、时任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徐森玉亲自登门拜访施彤昭和周亦玲母女,求购周氏家中文物。

  经过几次磋商,周家先是出售了两只西周齐侯罍,接着又将怀素的《苦笋帖》和米友仁的《潇湘图》售予上海市文管会,之后交上海博物馆收藏。

《苦笋帖》及其后“古堇周氏宝米室秘笈印”。

  记者在宁波美术馆看到,“盛世修典”宁波特展共展出米友仁作品五件,分别为《潇湘图》(上海博物馆)、《云山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云山墨戏图》(故宫博物院)、《潇湘奇观图》(故宫博物院)、《山水图》(私人)。另有一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远岫晴云图》,亦被编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不过此次未见于宁波特展。

  展出的这些作品,全部为水墨,但不像传统水墨山水那样以勾皴来表现树、石和山峰,而是以笔饱蘸水墨,横落纸面,利用墨与水的渗透作用形成模糊效果,装饰性极强。

故宫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末亦有宁波人观款。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存在,“米氏云山”意义非凡,它改变了北宋全景式山水“势状雄强、烟林清旷”的局面,同时开辟了南宋水墨苍劲一路,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个人风格上看,被指“风气肖乃翁”的米友仁“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也幸有“小米”作品存世,使我们得以窥见米家绘画风貌,从而看到宋代山水画演进的清晰脉络。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