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高校要求“前排率”?宁波的大学生更爱这样选座
2023-12-12 18:2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李臻 见习记者 石寅笑

  近期,全国多地高校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部分高校着重强调了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现象的检查。长沙理工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都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对前排就座、到课率、上课状态等情况进行摸排。其中,长春大学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务必前排就坐”。不少学校尝试以行政干预来督促大学生上课坐前排,此消息一出,引发社会热议。

  那么,在甬高校的“前排率”如何?对于“坐哪儿”这件事,在甬大学生又是怎样的看法?高校应该硬性规定大学生上课坐哪儿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不同课程的“前排率”各有不同

  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选择

  针对在甬高校课堂的“前排率”,记者进行了调查。在采访了近200位在甬大学生后,记者发现,“前排率”会因为课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在上公共课时,47%的受访大学生习惯坐教室中排,仅34%的受访大学生习惯坐前排。而在上专业必修课时,习惯坐前排的受访大学生比例上升到了48%,习惯坐中排的比例则降到了41%。记者注意到,受访学生口中的“中排”也分为“中前排”和“中后排”,但总的来看,似乎愿意坐前排的学生也不少

  就此次调查的数据——公共课和专业课分别34%和48%前排率而言,似乎宁波的大学生们并非“对前排避之不及”。

  张婧是宁波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一般都是坐前排的。“我的专业课比较多,坐前面看PPT比较清楚,也更方便和老师沟通交流。如果是选修课的话,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课,所以也会想认真听。”她还告诉记者,身边的同学很少坐后排,“比如我昨天下午的一节选修课,大家都是往前面坐的,去晚了还经常‘抢’不到前排的好位置。”

  她认为,自己身边这种高“前排率”的现象也和身边的学风有关系,因为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很认真,这种氛围下,大家都会自发地往前排坐。

宁波大学,学生课前与老师互动。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选择坐中排的同学,更希望有一点“喘息”的空间。张周来就读于浙江万里学院,他和舍友都喜欢坐中排。“我们一般都是坐第三、四排,就是中间靠前的位置。因为中排既可以认真听课,不会那么大压力。不过,中排的位置很紧俏,一般都要提早去抢位置的。”他告诉记者,专业课的话,还是会坐前排,但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课,坐前排会感觉不太舒服。

  而坐后排的同学也不全都是想偷懒的。陈祖豪是一名大三学生,他和记者说:“课程内容我基本是掌握的,坐后排既不影响课堂,课堂也不会影响我。”而被问到不被课堂影响的时间会用来做什么时,他回答说:“我是日语系的,所以之前会备考各个等级考试。现在的重心是做未来工作方面的准备。”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考过了日语N1,目前还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机构兼职当日语老师。“如果真想和老师互动的话,几排座位的距离不会有影响的。”他说。

  不过,也有许多受访学生表示,自己主要和同寝室的人一起坐,因此坐哪里取决于同寝室第一个到教室的人。

浙江万里学院的课堂。

  高“前排率”是一种双向奔赴

  老师要做的是努力把每堂课讲好

  宁波大学法学院社会学教师董立群从教28年,学生都亲切地称她为“董妈”。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法学院学风比较好,学生都比较认真,大多数同学都会坐前排。“前排的位置是要抢的,来得晚的都没法坐前排。”她说,自己这学期的三门课里,“前排率”的情况都比较好,“其实,学生自己也会有个取舍。比如有个学生他今天突然坐到后排去了,他也会跟我说,哎呀老师,我有个很重要的比赛,PPT今天一定要赶出来。”

  董立群认为,高“前排率”其实是一种师生间的双向奔赴。教师讲的课如果学生爱听,学生自然会想往前排坐。学生如果有自主学习、努力学习的意识,也会愿意往前排坐。因此,要提升“前排率”,就应当注重于提升教师的讲课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学习的意识。靠强制规定来提高“前排率”,治标不治本。

  浙江万里学院程艳林博士是一名有着19年教龄的老教师,他告诉记者,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是最后一排空出来即可。“最后一排空出来主要是方便学校领导、督导随时可以进来听课,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他说,“也方便个别确有事情晚到的学生赶紧进入学习状态,不至于影响其他人。”

  根据程艳林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他告诉记者,教室里学生就座情况布局主要有几种形态:一是半空型,所有学生从前往后坐的后半空,所有学生从后往前坐的前半空。二是马蹄形,学生把靠前中间核心位置空出来,座位往教室边缘填满,呈现马蹄状座位布局。三是两头空型,即教室前排有一两排空,后排也有空,学生往中间坐;四是散点型,整个教室各个区域都有学生坐,各排都有空位。

  “在所有的座位布局中,老师和学生都舒服的是散点型。”程艳林告诉记者,“对学生来说,座位不挤,好友凑堆儿讨论有伴儿;对老师来说,教室不空,没有距离感和隔膜感,上课有激情。最糟糕的课堂座位布局是前半空型和马蹄型,学生明显有意拉开与老师的距离,宁肯塞在角落里也不愿意坐到前面去,这说明课堂的氛围出了问题。”

  坐前排与教风和学风的好坏

  没有必然联系

  程艳林认为,出现学生不愿坐前排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生方面的问题。部分同学喜欢坐靠后或靠边位置,跟个人性格特质有关,跟喜不喜欢任课老师,或是否认真学习没有关系,坐哪里都能认真学习。还有部分同学主要是为了混学分,坐边上或后排可以玩手机、听音乐,老师难发现。

  二是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会越听越没兴趣,从而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部分同学开学初对所上课程和任课老师有兴趣也有期待,但随着课程深入可能觉得没那么有趣,就会越来越往后退。讲课飞沫则是学生座位后移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照不宣”的原因。

  三是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教室的安排应遵循“二八法则”,即学生数占教室总座位数的80%,留出20%的空座余量,方便督导听课和其他教学活动。学生人数太少教室太大就会很空旷,座位数刚够学生一人一座教室就会显得非常拥挤,每个人都很难受。

  程艳林认为,学生是否坐前排与教风和学风的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学生坐后排并不能说明就没有认真学习。良好的学风建设应当是师生双方的努力。学生无论坐前排还是后排,都要努力去学习。老师也要努力把每堂课讲好,多主动走近学生。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高校要求“前排率”?宁波的大学生更爱这样选座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12-12 18:21: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李臻 见习记者 石寅笑

  近期,全国多地高校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部分高校着重强调了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现象的检查。长沙理工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都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对前排就座、到课率、上课状态等情况进行摸排。其中,长春大学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务必前排就坐”。不少学校尝试以行政干预来督促大学生上课坐前排,此消息一出,引发社会热议。

  那么,在甬高校的“前排率”如何?对于“坐哪儿”这件事,在甬大学生又是怎样的看法?高校应该硬性规定大学生上课坐哪儿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不同课程的“前排率”各有不同

  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选择

  针对在甬高校课堂的“前排率”,记者进行了调查。在采访了近200位在甬大学生后,记者发现,“前排率”会因为课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在上公共课时,47%的受访大学生习惯坐教室中排,仅34%的受访大学生习惯坐前排。而在上专业必修课时,习惯坐前排的受访大学生比例上升到了48%,习惯坐中排的比例则降到了41%。记者注意到,受访学生口中的“中排”也分为“中前排”和“中后排”,但总的来看,似乎愿意坐前排的学生也不少

  就此次调查的数据——公共课和专业课分别34%和48%前排率而言,似乎宁波的大学生们并非“对前排避之不及”。

  张婧是宁波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一般都是坐前排的。“我的专业课比较多,坐前面看PPT比较清楚,也更方便和老师沟通交流。如果是选修课的话,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课,所以也会想认真听。”她还告诉记者,身边的同学很少坐后排,“比如我昨天下午的一节选修课,大家都是往前面坐的,去晚了还经常‘抢’不到前排的好位置。”

  她认为,自己身边这种高“前排率”的现象也和身边的学风有关系,因为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很认真,这种氛围下,大家都会自发地往前排坐。

宁波大学,学生课前与老师互动。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选择坐中排的同学,更希望有一点“喘息”的空间。张周来就读于浙江万里学院,他和舍友都喜欢坐中排。“我们一般都是坐第三、四排,就是中间靠前的位置。因为中排既可以认真听课,不会那么大压力。不过,中排的位置很紧俏,一般都要提早去抢位置的。”他告诉记者,专业课的话,还是会坐前排,但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课,坐前排会感觉不太舒服。

  而坐后排的同学也不全都是想偷懒的。陈祖豪是一名大三学生,他和记者说:“课程内容我基本是掌握的,坐后排既不影响课堂,课堂也不会影响我。”而被问到不被课堂影响的时间会用来做什么时,他回答说:“我是日语系的,所以之前会备考各个等级考试。现在的重心是做未来工作方面的准备。”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考过了日语N1,目前还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机构兼职当日语老师。“如果真想和老师互动的话,几排座位的距离不会有影响的。”他说。

  不过,也有许多受访学生表示,自己主要和同寝室的人一起坐,因此坐哪里取决于同寝室第一个到教室的人。

浙江万里学院的课堂。

  高“前排率”是一种双向奔赴

  老师要做的是努力把每堂课讲好

  宁波大学法学院社会学教师董立群从教28年,学生都亲切地称她为“董妈”。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法学院学风比较好,学生都比较认真,大多数同学都会坐前排。“前排的位置是要抢的,来得晚的都没法坐前排。”她说,自己这学期的三门课里,“前排率”的情况都比较好,“其实,学生自己也会有个取舍。比如有个学生他今天突然坐到后排去了,他也会跟我说,哎呀老师,我有个很重要的比赛,PPT今天一定要赶出来。”

  董立群认为,高“前排率”其实是一种师生间的双向奔赴。教师讲的课如果学生爱听,学生自然会想往前排坐。学生如果有自主学习、努力学习的意识,也会愿意往前排坐。因此,要提升“前排率”,就应当注重于提升教师的讲课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学习的意识。靠强制规定来提高“前排率”,治标不治本。

  浙江万里学院程艳林博士是一名有着19年教龄的老教师,他告诉记者,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是最后一排空出来即可。“最后一排空出来主要是方便学校领导、督导随时可以进来听课,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他说,“也方便个别确有事情晚到的学生赶紧进入学习状态,不至于影响其他人。”

  根据程艳林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他告诉记者,教室里学生就座情况布局主要有几种形态:一是半空型,所有学生从前往后坐的后半空,所有学生从后往前坐的前半空。二是马蹄形,学生把靠前中间核心位置空出来,座位往教室边缘填满,呈现马蹄状座位布局。三是两头空型,即教室前排有一两排空,后排也有空,学生往中间坐;四是散点型,整个教室各个区域都有学生坐,各排都有空位。

  “在所有的座位布局中,老师和学生都舒服的是散点型。”程艳林告诉记者,“对学生来说,座位不挤,好友凑堆儿讨论有伴儿;对老师来说,教室不空,没有距离感和隔膜感,上课有激情。最糟糕的课堂座位布局是前半空型和马蹄型,学生明显有意拉开与老师的距离,宁肯塞在角落里也不愿意坐到前面去,这说明课堂的氛围出了问题。”

  坐前排与教风和学风的好坏

  没有必然联系

  程艳林认为,出现学生不愿坐前排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生方面的问题。部分同学喜欢坐靠后或靠边位置,跟个人性格特质有关,跟喜不喜欢任课老师,或是否认真学习没有关系,坐哪里都能认真学习。还有部分同学主要是为了混学分,坐边上或后排可以玩手机、听音乐,老师难发现。

  二是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会越听越没兴趣,从而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部分同学开学初对所上课程和任课老师有兴趣也有期待,但随着课程深入可能觉得没那么有趣,就会越来越往后退。讲课飞沫则是学生座位后移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照不宣”的原因。

  三是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教室的安排应遵循“二八法则”,即学生数占教室总座位数的80%,留出20%的空座余量,方便督导听课和其他教学活动。学生人数太少教室太大就会很空旷,座位数刚够学生一人一座教室就会显得非常拥挤,每个人都很难受。

  程艳林认为,学生是否坐前排与教风和学风的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学生坐后排并不能说明就没有认真学习。良好的学风建设应当是师生双方的努力。学生无论坐前排还是后排,都要努力去学习。老师也要努力把每堂课讲好,多主动走近学生。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