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聚焦2024考研 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2023-12-25 13:29:12 稿源: 潮新闻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前学生准备走进考场。新华社照片

一场从春天开始播种的梦想,终于在冬天绽放,25日,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平稳顺利结束。不少考生表示,考完将做好“两手准备”。

“考研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变化有点多。2024年报考人数出现首次负增长;随后,教育部出台重磅意见,研究生教育新设学科专业以专业学位类别为主,专硕、专博扩招已成定局。今年考研人数缘何减少?不考研的人都去哪了?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连增八年后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

对于备受关注的考研报名人数,教育部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公布数据:438万,比上年度减少36万,下降约7.6%。再往前看,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趋势,直到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峰值474万人。

考研人数下降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浙江。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共有15.5万名考生报考2024年研考,比2023年减少1.9万人,下降约11%。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实际上,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就已经增长乏力。2023年仅比上年增长17万人,增长率为3.7%,和2022年增长80万人、增长率21%相比,已经明显下滑。”

近几年,中国教育在线对考研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2020年研究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但大家逐渐发现,读完硕士可能同样面临就业难。考生们因此开始计算考研的性价比。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大家不再盲目‘随大流’,是好事。”陈志文说。

同时,毕业难度加大也是导致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比如,不少专业硕士从原来的2.5年延长到3年,其中有些专业要求要有1年的企业实践经历。这样一来,有些学生认为和直接就业相比,在企业中积累3年的实践经验和3年读研也相差不多。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认为,考研人数下降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之前因为疫情的原因,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难,有一大波毕业生“一战”“二战”考研,到今年这些“复读”考研者大多各有去向,已被“消化”得差不多了,这部分考研大军的数量急剧下降;其次,有大量本科毕业生把考公务员放在第一选择上,而能考上公务员的这部分同学大多条件较为优秀,他们又分流了一批读研的生源。

樊秀娣补充分析,经过这些年研究生大扩招,很多综合型、研究型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已超过硕士毕业生,大量博士毕业生涌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原本吸纳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饱和的趋向。如此一来,读博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下降,这也影响到一批原本为读博而考研的学生。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考生在考试作答。新华社照片

不考研的学生,都去哪了?

某高校大四学生郦昆(化名)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去向没有太多规划,准备“随大流”考研。前段时间,郦昆听说有个朋友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已经复习几个月的他中途弃考,也去找工作了。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雷生坦言,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较为多元,但客观上体现了“考研大军”正逐步回归理性,不再迷信学历提升带来的直接就业红利,被动或盲目考研的人数开始逐渐减少。

“此次报考人数减少36万,波动比例不到1/10,属正常范围。”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传毅认为,今年出国留学人数相较于过去几年会有显著增长,这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打算在国内考研的学生。

与此同时,考公考编却持续升温。11月26日,202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个岗位。

“当前形势下,更多学生对就业的价值追求要高于考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考研人数下降,背后原因有部分考生把就业放到更优先级、出国留学通道疫情之后重新变得便捷等。”浙江省内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负责人说,尽管今年考研人数的减少有多重原因,但研究生教育拐点初现已是业内共识。

大学图书馆内,学生在复习备考。新华社照片

今年考研“上岸”会更容易吗?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学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王传毅认为,“一方面,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和创新力基石的研究生教育,将会持续稳步扩大规模,吸纳更多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硕士学位也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新兴科技和专门职业领域,成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学位。”他预测:“未来几年,考研人数仍然会维持高位。”

12月1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上岸”未必更容易,竞争仍然激烈。专家分析认为,对于考生个体来说,肯定要考虑竞争激烈程度,考研目前25%的录取率,还是比较低的。部分院校较高的保研率,使不少考生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机会变小。

众所周知,2024年清华大学的保研率达到了70%左右,北京大学的保研率有60%左右,北京大学医学院保研率接近70%,浙江大学保研率达到了4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保研率,也在50%左右,要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虽然高校在扩招,但读研“严进严出”早已成常态。2021年,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累计清退研究生超700名。2022年5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发布公告,拟退学处理研究生37人,其中包括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此外,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研究生学业预警和分流退出机制,根据学生培养实际定期进行学业预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所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及时分流退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聚焦2024考研 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稿源: 潮新闻 2023-12-25 13:29:12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前学生准备走进考场。新华社照片

一场从春天开始播种的梦想,终于在冬天绽放,25日,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平稳顺利结束。不少考生表示,考完将做好“两手准备”。

“考研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变化有点多。2024年报考人数出现首次负增长;随后,教育部出台重磅意见,研究生教育新设学科专业以专业学位类别为主,专硕、专博扩招已成定局。今年考研人数缘何减少?不考研的人都去哪了?今年“上岸”会更容易吗?

连增八年后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

对于备受关注的考研报名人数,教育部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公布数据:438万,比上年度减少36万,下降约7.6%。再往前看,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趋势,直到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峰值474万人。

考研人数下降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浙江。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共有15.5万名考生报考2024年研考,比2023年减少1.9万人,下降约11%。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实际上,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就已经增长乏力。2023年仅比上年增长17万人,增长率为3.7%,和2022年增长80万人、增长率21%相比,已经明显下滑。”

近几年,中国教育在线对考研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2020年研究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但大家逐渐发现,读完硕士可能同样面临就业难。考生们因此开始计算考研的性价比。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大家不再盲目‘随大流’,是好事。”陈志文说。

同时,毕业难度加大也是导致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比如,不少专业硕士从原来的2.5年延长到3年,其中有些专业要求要有1年的企业实践经历。这样一来,有些学生认为和直接就业相比,在企业中积累3年的实践经验和3年读研也相差不多。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认为,考研人数下降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之前因为疫情的原因,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难,有一大波毕业生“一战”“二战”考研,到今年这些“复读”考研者大多各有去向,已被“消化”得差不多了,这部分考研大军的数量急剧下降;其次,有大量本科毕业生把考公务员放在第一选择上,而能考上公务员的这部分同学大多条件较为优秀,他们又分流了一批读研的生源。

樊秀娣补充分析,经过这些年研究生大扩招,很多综合型、研究型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已超过硕士毕业生,大量博士毕业生涌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原本吸纳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饱和的趋向。如此一来,读博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下降,这也影响到一批原本为读博而考研的学生。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考生在考试作答。新华社照片

不考研的学生,都去哪了?

某高校大四学生郦昆(化名)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去向没有太多规划,准备“随大流”考研。前段时间,郦昆听说有个朋友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已经复习几个月的他中途弃考,也去找工作了。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雷生坦言,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较为多元,但客观上体现了“考研大军”正逐步回归理性,不再迷信学历提升带来的直接就业红利,被动或盲目考研的人数开始逐渐减少。

“此次报考人数减少36万,波动比例不到1/10,属正常范围。”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传毅认为,今年出国留学人数相较于过去几年会有显著增长,这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打算在国内考研的学生。

与此同时,考公考编却持续升温。11月26日,202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个岗位。

“当前形势下,更多学生对就业的价值追求要高于考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考研人数下降,背后原因有部分考生把就业放到更优先级、出国留学通道疫情之后重新变得便捷等。”浙江省内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负责人说,尽管今年考研人数的减少有多重原因,但研究生教育拐点初现已是业内共识。

大学图书馆内,学生在复习备考。新华社照片

今年考研“上岸”会更容易吗?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学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王传毅认为,“一方面,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和创新力基石的研究生教育,将会持续稳步扩大规模,吸纳更多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硕士学位也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新兴科技和专门职业领域,成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学位。”他预测:“未来几年,考研人数仍然会维持高位。”

12月1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上岸”未必更容易,竞争仍然激烈。专家分析认为,对于考生个体来说,肯定要考虑竞争激烈程度,考研目前25%的录取率,还是比较低的。部分院校较高的保研率,使不少考生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机会变小。

众所周知,2024年清华大学的保研率达到了70%左右,北京大学的保研率有60%左右,北京大学医学院保研率接近70%,浙江大学保研率达到了4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保研率,也在50%左右,要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虽然高校在扩招,但读研“严进严出”早已成常态。2021年,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累计清退研究生超700名。2022年5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发布公告,拟退学处理研究生37人,其中包括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此外,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研究生学业预警和分流退出机制,根据学生培养实际定期进行学业预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所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及时分流退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