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从小山城到"毕设之城" 全国96所大学的宁海"选择"
2024-06-23 06:5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前童古镇老街。

设计比赛现场。

  栀子花开的季节,也正值凤凰花开的高校的毕业季。各个校园里满是穿学位服拍照的学子,希望能留下学生生涯的最后纪念。而在宁海县来in南青年互联社区,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的毕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6月18日至6月20日,2024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宁海毕业设计周,全国96所高校的优秀学子汇集宁海,交出189件优秀毕业设计进行评比。这是一场毕业设计大奖的争夺赛,也是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在地答辩会的缩影。

  从2022年开始迈出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的第一步,三年来,从长三角联合毕业设计发展壮大到全国联合毕业设计,从12所院校60名青年学子到第二季67所院校200余名青年大学生…… “做毕设,来宁海”,成为国内各所高校的共识。三年来,全国170多所高校、1000余名师生累计为宁海贡献456套毕业设计方案及390本毕业论文成果,推动优秀设计方案陆续落地宁海。“毕设之城”实至名归。

  1

  从长三角到全国 用“毕设”打开人才引留对话框

  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脱胎于宁海县探索5年的艺术振兴乡村,首试于2022年2月,在宁海县岔路镇开始的“乡聚毕设·长三角艺术振兴乡村高校毕业设计联合行动”。当时,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12所高校设计院系师生团队深入宁海县岔路镇湖头村、下畈村,将毕业设计“写”在乡村田间地头。 4个月后,60件毕设作品分别在湖头村、下畈村通过了村民导师、产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的联合答辩。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大学生以具体行动参与乡村振兴,联合毕设的首次尝试,打通了乡村设计需求与青年人才资源、青年人才资源与乡村实践平台的双对接。2023年,长三角联合毕设“朋友圈”扩大,发展为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而宁海也适时提出建设“宁海毕设之城”的目标,即借力高校本科、硕士、博士写毕业论文、做毕业设计的契机,紧扣宁海产业链提供设计“土壤”,将高校毕业论文与当地产业进行充分嫁接,以具体行动参与区域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乡村是最好的课堂、村民是最好的老师。”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发起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庆军说,在从图纸设计到作品落地的过程中,学生和村民互相碰撞想法,对设计细节不断打磨推敲的过程,也正是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笔迹。陈庆军说,将高校学子的艺术设计落地变为现实,不仅能为村庄带来新景观,更重要的是借此构建产业链,提升村庄产业发展的“造血”能力,激发村民内生动能,继而带动整村创富。

  村民抛出选题,大学生设计师接招;毕业设计走出校园,落地乡村;电脑里的效果图,变成货架上的真实产品……三年来,全国联合毕业设计立足于毕业设计选题“从哪里来”和毕业设计成果“到哪里去”这两端问题,探索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的"双融合"模式创新,打造了一项架构丰富、内容多元的乡村振兴参考案例。他们创新利用高校课题研究、暑期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特有时机,将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期”“高校毕业设计季”持续转化为“乡村设计潮”满足高校与地方两端人才培养和创意设计双向需求,将高校科研和设计实践转化为赋能乡村的设计力量,吸引各地高校艺术人才赋能文化共富。

  2

  从纸面到投产 一场校、地、企三方互惠共赢的行动

  走在前童古镇老街上,一条条布幔的天幕和一个个发光字的氛围成为游客夜间打卡游玩的好去处。这创意来自南京传媒学院徐婷和姚倚红的毕设作品,她们将宁海名人方孝孺的名言和前童古镇非遗文化融合进他们毕设作品中,得到高校和在地导师的一致认可并顺利落地。

  2024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自去年在上海启动以来,历时10个月,来自全国96所高校学子来到宁海,围绕艺术乡建、文旅开发、城镇更新、产业升级四大命题,在调研、创意、转化、研究等环节中,发现、解决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紧扣四大赛道的毕业设计更讲究在地性和落地性。”陈庆军说。

  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关注经济产业,畅通了校企合作对接的渠道。

  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觉风格,融入宁海一市镇箬岙村“笔架山”地标景点,绘制现代富庶海边山乡的田园场景作为核心视觉元素……东华大学毕业生李佳恬为“一市白”枇杷做的包装不久前惊艳亮相直播间,一小时为农户销售枇杷600多斤;由铜陵学院马络设计的十里红妆“欢礼”系列,将宁海古戏台的传统纹饰运用在了拎包、靠垫、杯垫等文创产品上;武昌首义学院陈瑾做的“宁缘和鸣“伴手礼系列将古代婚姻”六礼“与特有的宁海十里红妆婚俗相结合;来自江苏大学的杨心怡更是带着她的毕设作品“复兴城南”手账,现场展示“能看能动”的创意设计,在翻阅手账中呈现宁海的城市魅力。陈庆军告诉记者,今年近百所高校共收到189件优秀毕业设计,其中24项设计方案获得在地认可并顺利落地。

  3

  从小山城到“毕设之城” 未来将继续创新人才培养

  2024年初,宁海从曾经的小山城跻身为浙江省的“千亿县”,对“毕设之城“的打造,宁海也从未松懈。

  宁海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挺表示,联合毕业设计对于宁海带来的不仅是实际的效应,更是对青年人才引育模式的一种探索,“打个比方,比如艺术振兴乡村,最早是在我们大佳何镇的葛家村开始,后来再到我们岔路、西店、前童各个乡镇。他们把一些乡村的美学和他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我们乡村里面,让我们很多乡村在这一两年里面就迅速地成了一些网红村。如今,毕设已经从艺术相建拓展到工业设计、城镇更新、文化创意等更多赛道。把宁海打造成大学生‘毕设目的地’,通过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这个载体让更多的大学生到宁海来参与社会实践,让宁海和广大青年更贴近、更亲近,相互熟悉、共同成长。”

  据了解,近年来,宁海县围绕“智汇宁海”战略和文化强县目标战略,持续探索人才培育和引进模式,强化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今年,宁海县深入贯彻省市委“三支队伍”建设,将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列为县委“五大革新”的关键性抓手,开启了“宁海毕设之城”与“上海设计之都”的双向联动,校地共同探索集结全国高校设计人才赴城市、乡村等真实问题场景,落实知识创新成果的校地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做毕设,来宁海”。如今,宁海已成为高校师生们挥洒热情、汗水和智慧的“主阵地”,汇聚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助推宁海县域的蓬勃发展。记者 张海玉 通讯员 蒋攀 吴帅 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从小山城到"毕设之城" 全国96所大学的宁海"选择"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06-23 06:51:00

前童古镇老街。

设计比赛现场。

  栀子花开的季节,也正值凤凰花开的高校的毕业季。各个校园里满是穿学位服拍照的学子,希望能留下学生生涯的最后纪念。而在宁海县来in南青年互联社区,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的毕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6月18日至6月20日,2024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宁海毕业设计周,全国96所高校的优秀学子汇集宁海,交出189件优秀毕业设计进行评比。这是一场毕业设计大奖的争夺赛,也是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在地答辩会的缩影。

  从2022年开始迈出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的第一步,三年来,从长三角联合毕业设计发展壮大到全国联合毕业设计,从12所院校60名青年学子到第二季67所院校200余名青年大学生…… “做毕设,来宁海”,成为国内各所高校的共识。三年来,全国170多所高校、1000余名师生累计为宁海贡献456套毕业设计方案及390本毕业论文成果,推动优秀设计方案陆续落地宁海。“毕设之城”实至名归。

  1

  从长三角到全国 用“毕设”打开人才引留对话框

  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脱胎于宁海县探索5年的艺术振兴乡村,首试于2022年2月,在宁海县岔路镇开始的“乡聚毕设·长三角艺术振兴乡村高校毕业设计联合行动”。当时,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12所高校设计院系师生团队深入宁海县岔路镇湖头村、下畈村,将毕业设计“写”在乡村田间地头。 4个月后,60件毕设作品分别在湖头村、下畈村通过了村民导师、产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的联合答辩。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大学生以具体行动参与乡村振兴,联合毕设的首次尝试,打通了乡村设计需求与青年人才资源、青年人才资源与乡村实践平台的双对接。2023年,长三角联合毕设“朋友圈”扩大,发展为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而宁海也适时提出建设“宁海毕设之城”的目标,即借力高校本科、硕士、博士写毕业论文、做毕业设计的契机,紧扣宁海产业链提供设计“土壤”,将高校毕业论文与当地产业进行充分嫁接,以具体行动参与区域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乡村是最好的课堂、村民是最好的老师。”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发起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庆军说,在从图纸设计到作品落地的过程中,学生和村民互相碰撞想法,对设计细节不断打磨推敲的过程,也正是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笔迹。陈庆军说,将高校学子的艺术设计落地变为现实,不仅能为村庄带来新景观,更重要的是借此构建产业链,提升村庄产业发展的“造血”能力,激发村民内生动能,继而带动整村创富。

  村民抛出选题,大学生设计师接招;毕业设计走出校园,落地乡村;电脑里的效果图,变成货架上的真实产品……三年来,全国联合毕业设计立足于毕业设计选题“从哪里来”和毕业设计成果“到哪里去”这两端问题,探索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的"双融合"模式创新,打造了一项架构丰富、内容多元的乡村振兴参考案例。他们创新利用高校课题研究、暑期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特有时机,将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期”“高校毕业设计季”持续转化为“乡村设计潮”满足高校与地方两端人才培养和创意设计双向需求,将高校科研和设计实践转化为赋能乡村的设计力量,吸引各地高校艺术人才赋能文化共富。

  2

  从纸面到投产 一场校、地、企三方互惠共赢的行动

  走在前童古镇老街上,一条条布幔的天幕和一个个发光字的氛围成为游客夜间打卡游玩的好去处。这创意来自南京传媒学院徐婷和姚倚红的毕设作品,她们将宁海名人方孝孺的名言和前童古镇非遗文化融合进他们毕设作品中,得到高校和在地导师的一致认可并顺利落地。

  2024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自去年在上海启动以来,历时10个月,来自全国96所高校学子来到宁海,围绕艺术乡建、文旅开发、城镇更新、产业升级四大命题,在调研、创意、转化、研究等环节中,发现、解决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紧扣四大赛道的毕业设计更讲究在地性和落地性。”陈庆军说。

  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关注经济产业,畅通了校企合作对接的渠道。

  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觉风格,融入宁海一市镇箬岙村“笔架山”地标景点,绘制现代富庶海边山乡的田园场景作为核心视觉元素……东华大学毕业生李佳恬为“一市白”枇杷做的包装不久前惊艳亮相直播间,一小时为农户销售枇杷600多斤;由铜陵学院马络设计的十里红妆“欢礼”系列,将宁海古戏台的传统纹饰运用在了拎包、靠垫、杯垫等文创产品上;武昌首义学院陈瑾做的“宁缘和鸣“伴手礼系列将古代婚姻”六礼“与特有的宁海十里红妆婚俗相结合;来自江苏大学的杨心怡更是带着她的毕设作品“复兴城南”手账,现场展示“能看能动”的创意设计,在翻阅手账中呈现宁海的城市魅力。陈庆军告诉记者,今年近百所高校共收到189件优秀毕业设计,其中24项设计方案获得在地认可并顺利落地。

  3

  从小山城到“毕设之城” 未来将继续创新人才培养

  2024年初,宁海从曾经的小山城跻身为浙江省的“千亿县”,对“毕设之城“的打造,宁海也从未松懈。

  宁海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挺表示,联合毕业设计对于宁海带来的不仅是实际的效应,更是对青年人才引育模式的一种探索,“打个比方,比如艺术振兴乡村,最早是在我们大佳何镇的葛家村开始,后来再到我们岔路、西店、前童各个乡镇。他们把一些乡村的美学和他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我们乡村里面,让我们很多乡村在这一两年里面就迅速地成了一些网红村。如今,毕设已经从艺术相建拓展到工业设计、城镇更新、文化创意等更多赛道。把宁海打造成大学生‘毕设目的地’,通过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这个载体让更多的大学生到宁海来参与社会实践,让宁海和广大青年更贴近、更亲近,相互熟悉、共同成长。”

  据了解,近年来,宁海县围绕“智汇宁海”战略和文化强县目标战略,持续探索人才培育和引进模式,强化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今年,宁海县深入贯彻省市委“三支队伍”建设,将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列为县委“五大革新”的关键性抓手,开启了“宁海毕设之城”与“上海设计之都”的双向联动,校地共同探索集结全国高校设计人才赴城市、乡村等真实问题场景,落实知识创新成果的校地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做毕设,来宁海”。如今,宁海已成为高校师生们挥洒热情、汗水和智慧的“主阵地”,汇聚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助推宁海县域的蓬勃发展。记者 张海玉 通讯员 蒋攀 吴帅 文/摄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