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阮氏宗祠,文物普查员冒着酷暑工作。
中国宁波网记者黄银凤 通讯员张雅雯 扈智超
作为“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眼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工作进入实地调查阶段,这是摸清文物家底的重要一环。我市文物家底怎么样?有什么新发现?普查员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8月9日,记者随同宁波市文物局调研组赴镇海区调研文物保护相关工作并展开实地调查。
调研组先后来到镇海的阮氏宗祠、邵逸夫故居等“四普”文物点,调研文物点数据复核、保护利用等相关情况。
“我们正在对照确认‘三普’文物名录与各级文保单位名单,认真勘察这里的近代历史建筑群的保存现状。”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阮氏宗祠,来自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文物普查员付亚瑞正在对文物遗址进行“卡边”。正值酷暑,她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脸晒得黝黑。
付亚瑞说,文物普查是个“细致活”,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卡边”。所谓“卡边”就是对不可移动文物的面积进行测量。“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付亚瑞说,在“卡边”过程中,光东南西北几个点的确定,就需要普查员走路完成,而为了确定这几点,她沿着阮氏宗祠周边走了很多遍。
此外,付亚瑞还承担着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具体涉及实地勘察、测量、“卡边”以及采集文物标本等。一天下来,她的微信步数经常都有3万多步。
宁波市文物局调研组慰问一线文物普查员。
“现在正值暑期,天气炎热,你们开展‘四普’野外调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工作,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宁波市文物局副局长陈彩凤对一线工作的付亚瑞等普查员们表达了亲切的关怀与慰问,并送上消暑用品。
陈彩凤说,宁波“四普”已经进展到摸清文物家底的重要环节,要确保采集到的文物信息准确无误,为进一步开展文物工作奠定基础,以便进一步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目前,全市共组建24支普查队伍,像付亚瑞这样活跃在田野海岛的普查员有278位。为了让普查员更好地开展田野调查,我市各地加强普查设备保障,各地分别采取征调、采购、第三方合作等方式,配备RTK测绘设备21余台、无人机5架,整合办公电脑、手机、相机、卷尺、测距仪等现有设备资源,基本满足普查需求。
实地普查成效明显。至7月中旬,全市共复核文物2162处,新发现文物点15处。在调查过程中,实行调查、测绘、照相、建档一体化推进,坚持当天调查、当天编写日志,确保普查全过程可溯源检查。
宁波市文物局调研组在澥浦都神殿戏台修缮工程现场。
当天,调研组还考察了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澥浦都神殿戏台,并走访了一批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包括镇海中学内的泮池、俞大猷生祠碑记、吴公纪功碑亭、朱枫故居、梓荫山摩崖石刻等多个文物保护点,了解工程推进情况。
“高质高效推进省级、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特别是都神殿的修缮,是我市19个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要加紧推进工程实施,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完工。”陈彩凤说。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