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付费,就能验证查询个人信息?两人搭建信息验证查询网站,共计查询、缓存公民个人信息15万余条,获利85万余元。
8月22日,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山区检察院”)获悉,近日,该院依法对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付费就能查询公民个人信息
“通过一个网站就能买到公民个人信息,这是侵犯了我们的个人隐私!”2023年12月,小吴来到派出所报案。
涉案网站页面 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 供图
数日前,小吴偶然发现一个能验证查询信息的网站,网站页面显示身份证实名制查询、手机号实名制查询、个人信息画像等数项模块,并标注有不同的收费价格。
登录网站后,小吴发现用户无需注册也无需认证,只要付费就能使用相应的业务。为了验证真伪,小吴点开个人信息画像查询模块,尝试着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发现网站在验证上述信息之外还提供了户籍地址、手机号使用时长等其他个人信息,且与自己的真实信息一模一样。
“只要付费充值就能查询信息,那不是别人也可以查到我的信息……”意识到该网站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小吴遂报警。
科技公司为获利“业务转型”
2014年,李某和王某合作开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后期由于经营不善,两人便开始寻求转型。2022年5月,两人在网上看到有提供身份信息验证类业务的软件,而这也让两人窥视到其中暗藏的“钱景”。
其后,两人便开设了网站,由李某负责网站运营,王某负责技术维护。为了通过备案,两人将网站门户页面改为“二手物品发布信息平台”,备案成功后才修改回信息查询界面,而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有关手机号实名制、身份证二要素等服务接口后,网站就实现了个人信息查询验证功能。
在查验过程中,网站并不会核实确认客户身份,也就是说,只要付费购买服务就可以查验任何人的个人信息。同时,客户在查询时输入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则会被存储在网站的服务器内。
网站内还开设有“个人信息画像”模块,客户付费购买后可通过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在验证之外附带获取户籍地址、手机号使用时长、名下电话卡信息等其他个人信息。
“我们只是提供信息验证查询服务,客户用来查询验证谁的信息和我们无关。”抱着这样的想法,两人不断扩展着业务范围,直至案发,共计查询、缓存公民个人信息15万余条,并从中获利85万余元。
刑事+民事双重追责
2024年1月,警方将李某、王某抓获归案,两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并退缴违法所得85万元。2024年4月,金山区检察院依法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李某、王某提起公诉。
同时,检察机关发现李某、王某非法获取、出售、存储不特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其行为不仅触犯了刑法,还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遂于同年5月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李某、王某就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承担公开赔礼道歉、永久删除存储的个人信息等民事侵权责任。
2024年8月,经金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李某、王某相应刑罚。目前,李某、王某已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永久删除存储的个人信息并将网站彻底关闭。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