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话改革|李斌:争当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 争创乡村集成改革市域样板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4-08-27 06:38: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
新形势新常态下,如何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实际,贯彻好全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村改革任务?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
核心观点
■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谋深抓实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农”新篇章
■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中,坚持“稳、先、融”的原则,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推动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锚定“争当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争创乡村集成改革市域样板”的总目标,对标“全国一流”定位、突出“强村富民”导向、坚持“系统集成”方法,实施“五大”硬任务,纵深推进农村改革攻坚突破
北仑柴桥街道大溟村航拍图。
学深悟透全会精神 锚定新时代“三农”事业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农村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您如何理解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的部署?
李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总动员、总部署,农村改革在全会《决定》中分量很重,专章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为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谋深抓实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农”新篇章。
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中,抓好一个“稳”字,巩固完善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为农民长远利益着想;抓好一个“先”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抓好一个“融”字,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以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新成效,谱写农业强市的新篇章。
鄞州区姜山镇美丽田园。
聚焦聚力城乡融合,打造农村改革标志性成果
记者:“三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请问宁波在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斌:一是蹚出了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先行示范之路。扎实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两项改革”试点,顺利通过国家试点验收;稳步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地6万亩;稳慎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让农民吃下“定心丸”,激发种地积极性,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
二是开创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现代发展之路。逐步构建起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推陈出新。如江北区集体资产监管“智管家”全面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海曙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村易通”营造高效公平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环境,相关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广。
三是拓宽了强村富民改革的共同富裕之路。深入推进集体经济“消薄”攻坚,完善共富机制,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民收入、低收入农户“三大”收入再上新台阶;创设全省首个市级共富慈善基金,首批募集款物共计965万元,低收入农户住房微改造入选浙江省共富典型案例,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实现全覆盖。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50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46万元,同比增长12.6%,绝对值增量位居全省第一。
四是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蝶变升级之路。以县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做法入选“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聚焦“一老一少”,深入实施“七优享”行动,村级医疗机构规范化率89%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350元,标准全省最高;全市特困供养机构相关做法入选浙江省“一地创新、全省推广”优秀案例。
五是创新了农村数字化改革的科技赋能之路。加快推进宁波市数字乡村“大脑+应用”集成平台建设,创新构建“五维四度”乡村振兴热力指数评价体系,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共享冷库”“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等应用入选浙江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清单;象山“村民说事”应用荣获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甬牧惠”“农省心”等一大批特色应用入选省农业农村系统重大改革场景。
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麦收割。
画好改革蓝图,全面展现“三农”担当
记者:对照“争当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争创乡村集成改革市域样板”的目标,请您谈谈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下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思路举措。
李斌: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对标“全国一流”定位、突出“强村富民”导向、坚持“系统集成”方法,聚力推进“五大”硬任务,推动我市农村改革工作继续走在前列。
一是加快城乡发展全要素融合。坚持把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持续深化县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做深“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会同相关部门一体推进城镇和村庄规划,科学布局乡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乡村风貌,加快健全县、乡、村统筹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保障农民“带权进城”,深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同城同标同质供给机制。构建“大三农”要素整合保障体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整体性跃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研究制定全市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行动方案,大力发展余慈设施蔬果、市六区周边高效精品设施蔬菜、宁象工厂化水产养殖等产业集群。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加强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重点打造“一特一链”,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实现农产品加工对农业生产的托底和全产业链增效。建立完善地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田头冷藏保鲜设施涉农乡镇全覆盖。加快农业“腾笼换鸟”,优化农业产业生产结构,完善联农带富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是加快农村土地制度联动式变革。实施“多田套合”改革,统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布局优化调整,统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加快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以农业标准地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净地建设标准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稳妥有序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强化组织化、多元化、集成化、品牌化、数字化改革导向,推进整村、整镇、区域化盘活,打造特色样板村。加快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探路,探索建立兼顾集体和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四是加快现代“新农人”队伍多元化培育。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健全乡村人才“育引用留”全链条机制,聚焦乡村振兴“十路”人才,构建“千名头雁、万名农创客、十万新农人”人才矩阵。重塑人才培育体系,构建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等乡村人才培训资源,梯次构建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田间学校“三位一体”现代化培训体系。重建乡村双创集聚平台,健全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建设农创客数据库,实施“一县一园”农创孵化体系建设,加快布局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产业强镇、大学生创业园、青创农场等为主体的农村创业孵化平台。
五是加快农村产权要素最优化配置。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深化片区组团、联营抱团、飞地抱团等模式,规范发展强村公司,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确保集体成员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社员监督、社监会监督、行政监督、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相结合的立体式监管体系。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孙吉晶 通讯员严舒玮 本文照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