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我国38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明年将整体“搬”到宁波
2024-09-03 20:2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

  记者从海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我市正在建设以中国灌溉遗产工程为主要传播对象的灌溉专题性博物馆,待到明年建成开馆后,这38项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将整体“搬”到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集中展示。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怎么产生的?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简称为ICID,是全球灌排科技和应用领域最重要的国际非政府间学术组织,致力于在灌溉、排水和洪水管理领域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农业水管理。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成立,中国于1983年成为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会员国,其成员网络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灌溉面积。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2014年起设立的世界遗产名录,旨在更好地发掘和收集古代灌溉工程的相关资料、了解灌溉发展历史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学习借鉴古代灌溉工程的人水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智慧、传承和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每年由各国家委员会组织申报,经由国际专家组评审提出推荐名单,国际执行理事会投票通过后正式列入遗产名录。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是负责向国际委员会推荐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候选工程的唯一机构。

时任鄞州区水利局局长谢赛定出席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并领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奖牌 (左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5年10月13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宁波的它山堰入选第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时任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局局长谢赛定作为代表接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

  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评选专家给予它山堰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它山堰延续使用1100多年,发挥灌溉、排涝、城市防洪和城市环境用水等作用,是中国传统灌溉工程管理的典型代表、水利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典范。

  那次会议与它山堰一起被公布为第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国还有两项,分别是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和安徽寿县芍陂。加上2014年入选的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当时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共7项。而名闻天下的四川成都都江堰评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它山堰。

  宁波兴建全国首家以“灌溉”为主题的专题性水利博物馆

  转眼,距离它山堰“入遗”已近十年,期间,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从7项增至38项。

  据了解,这38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上涵盖引水、蓄水、圩垸等丰富的类型,地域上从东南沿海到西部高原,遍布整个中国版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然而,目前我国以“灌溉”为主题覆盖全国的专题性水利博物馆尚处于空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水利类博物馆共有约200家,基本上是以综合类博物馆和单体工程类博物馆为主。

“回沙闸”是它山堰的配套工程,始建于宋淳祐二年(1242年),大约在明代废弃,现原址尚存四根闸柱。(黄银凤 摄)

  “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的建设,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策划以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展示主体,打造中国首座灌溉工程遗产的专题博物馆。”海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筹)馆长裘燕萍告诉记者。

  它山堰是建馆的起点和底气

  它山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工程坝址优越,坝体结构独特,是中国古代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不仅如此,它山堰作为东南沿海地区典型的拒咸蓄淡工程,为宁波城带来生命之水。

  宁波因河而生,因港而兴,自古兼得江河湖海之利。水孕育了宁波城市的诞生、发展和繁荣,是生命之根,文化之根,商脉之根。

  公元821年,明州在三江口建立子城。这段漫长建城史的背后,并列的是宁波平原由滩涂、沼泽向灌溉式农田开拓的历史。千年港城生生不息,除了“运河之城”“海丝古港”的地利,也离不开唐时修建的它山堰的水利治理之功。

  唐代建的它山堰拦截咸潮,将淡水经回沙闸、汇入樟溪河、流入南塘河、经乌金、积渎、行春三碶,蓄日月两湖,养育了宁波古城的百姓,成为千年港城灌溉至今的关键水源。

西塘河文化公园:明清古河墈。(资料图)

  小溪水汇入鄞西平原,灌溉良田。宁波三江平原(以原鄞县为主)的核心水系,被今人形象地归纳为“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它们是明州港城与腹地之间货物集散与商旅往来的重要水利航运系统。

  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选址在海曙区鄞江镇,占地面积1.2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鄞江镇为千年古镇,依四明山东麓,通三江口,有着“四明首镇”之称。

  “鄞江镇内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是我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有着近1200年的历史,至今仍发挥着阻咸蓄淡、防洪灌溉的功用。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立足鄞江它山堰世界灌溉遗产‘阻咸蓄淡’的独特性,建设全国首家以灌溉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涵盖展示国内38处世界灌溉遗产地丰富的遗产类型和见证物,溯源中华水利和农耕文化。我们的目标,是将之建设成为以世界灌溉遗产为主题、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题性博物馆。”裘燕萍说。

它山堰。黄银凤 摄

  据介绍,博物馆展陈将以它山堰为起点,以小见大,联动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宣传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灌溉工程遗产,挖掘灌溉文明中蕴含的中国智慧,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水文化。

  “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纵览世界遗产,传播华夏文明,彰显中国智慧,搭建文旅样板。建成开放后它将具备展示、教育、研究、游览、休憩等功能,也将成为中国水利精神的实证空间和精神家园。”裘燕萍表示。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我国38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明年将整体“搬”到宁波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9-03 20:24: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

  记者从海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我市正在建设以中国灌溉遗产工程为主要传播对象的灌溉专题性博物馆,待到明年建成开馆后,这38项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将整体“搬”到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集中展示。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怎么产生的?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简称为ICID,是全球灌排科技和应用领域最重要的国际非政府间学术组织,致力于在灌溉、排水和洪水管理领域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农业水管理。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成立,中国于1983年成为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会员国,其成员网络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灌溉面积。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2014年起设立的世界遗产名录,旨在更好地发掘和收集古代灌溉工程的相关资料、了解灌溉发展历史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学习借鉴古代灌溉工程的人水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智慧、传承和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每年由各国家委员会组织申报,经由国际专家组评审提出推荐名单,国际执行理事会投票通过后正式列入遗产名录。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是负责向国际委员会推荐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候选工程的唯一机构。

时任鄞州区水利局局长谢赛定出席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并领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奖牌 (左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5年10月13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宁波的它山堰入选第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时任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局局长谢赛定作为代表接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

  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评选专家给予它山堰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它山堰延续使用1100多年,发挥灌溉、排涝、城市防洪和城市环境用水等作用,是中国传统灌溉工程管理的典型代表、水利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典范。

  那次会议与它山堰一起被公布为第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国还有两项,分别是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和安徽寿县芍陂。加上2014年入选的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当时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共7项。而名闻天下的四川成都都江堰评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它山堰。

  宁波兴建全国首家以“灌溉”为主题的专题性水利博物馆

  转眼,距离它山堰“入遗”已近十年,期间,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从7项增至38项。

  据了解,这38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上涵盖引水、蓄水、圩垸等丰富的类型,地域上从东南沿海到西部高原,遍布整个中国版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然而,目前我国以“灌溉”为主题覆盖全国的专题性水利博物馆尚处于空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水利类博物馆共有约200家,基本上是以综合类博物馆和单体工程类博物馆为主。

“回沙闸”是它山堰的配套工程,始建于宋淳祐二年(1242年),大约在明代废弃,现原址尚存四根闸柱。(黄银凤 摄)

  “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的建设,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策划以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展示主体,打造中国首座灌溉工程遗产的专题博物馆。”海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筹)馆长裘燕萍告诉记者。

  它山堰是建馆的起点和底气

  它山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工程坝址优越,坝体结构独特,是中国古代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不仅如此,它山堰作为东南沿海地区典型的拒咸蓄淡工程,为宁波城带来生命之水。

  宁波因河而生,因港而兴,自古兼得江河湖海之利。水孕育了宁波城市的诞生、发展和繁荣,是生命之根,文化之根,商脉之根。

  公元821年,明州在三江口建立子城。这段漫长建城史的背后,并列的是宁波平原由滩涂、沼泽向灌溉式农田开拓的历史。千年港城生生不息,除了“运河之城”“海丝古港”的地利,也离不开唐时修建的它山堰的水利治理之功。

  唐代建的它山堰拦截咸潮,将淡水经回沙闸、汇入樟溪河、流入南塘河、经乌金、积渎、行春三碶,蓄日月两湖,养育了宁波古城的百姓,成为千年港城灌溉至今的关键水源。

西塘河文化公园:明清古河墈。(资料图)

  小溪水汇入鄞西平原,灌溉良田。宁波三江平原(以原鄞县为主)的核心水系,被今人形象地归纳为“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它们是明州港城与腹地之间货物集散与商旅往来的重要水利航运系统。

  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选址在海曙区鄞江镇,占地面积1.2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鄞江镇为千年古镇,依四明山东麓,通三江口,有着“四明首镇”之称。

  “鄞江镇内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是我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有着近1200年的历史,至今仍发挥着阻咸蓄淡、防洪灌溉的功用。宁波灌溉遗产博物馆立足鄞江它山堰世界灌溉遗产‘阻咸蓄淡’的独特性,建设全国首家以灌溉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涵盖展示国内38处世界灌溉遗产地丰富的遗产类型和见证物,溯源中华水利和农耕文化。我们的目标,是将之建设成为以世界灌溉遗产为主题、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题性博物馆。”裘燕萍说。

它山堰。黄银凤 摄

  据介绍,博物馆展陈将以它山堰为起点,以小见大,联动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宣传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灌溉工程遗产,挖掘灌溉文明中蕴含的中国智慧,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水文化。

  “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纵览世界遗产,传播华夏文明,彰显中国智慧,搭建文旅样板。建成开放后它将具备展示、教育、研究、游览、休憩等功能,也将成为中国水利精神的实证空间和精神家园。”裘燕萍表示。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