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多少钞票都换不来的"七旬理发师以扎实的"顶上功夫"平价服务村民
2024-09-04 07:27:4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老店虽然简陋,但很有烟火气。记者胡龙召摄

  鄞州区云龙镇前徐村地处镇的东北面,与东钱湖接壤。前徐村历史悠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水乡村落。

  前徐村的横河边,有家60多年历史的理发店。这家河边老店是原宁波东华理发店技师林德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设的。今年73岁的徐列年老人,23岁时拜林德为师,在店里做学徒。在同师父一起开店的十余年时间里,他虚心好学,细细琢磨,“偷”学了师父不少“秘而不宣”的技法。

  后来,因师父年事渐高,徐列年就凭着自己扎实的“顶上功夫”独自撑起这家店。想不到一直开到了现在,与剃头刀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

  “顶上功夫”远近闻名

  理发店是间低矮破旧的小屋,是老底子桥头凉亭改造而成。理发店在河边并不起眼,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更没有闪烁的霓虹灯。店内仍保持着老式理发店的模样,旧座椅、老款电吹风机、手动剃刀、刮刀布……无不传递出浓郁的老时光味道。

  虽然,街头的新潮理发店随处可见,但许多村民对这家理发店有很深的情结。来这里理发的大多是村里的老人。除了本村的,邻村不少老人也是徐师傅的老顾客,都来找徐师傅剃个舒心的头,刮个洁净的面。

  数十年的时光里,横河的水泛着清波,理发店门口人来人往。徐列年和老伴相依相伴,用自己的手艺与老派的腔调,在这间破旧而又温馨的小屋中,见证着村里的旧时光和新面貌。

  徐列年性格爽朗,颇有几分江湖豪气,“顶上功夫”远近闻名。

  剃头手艺看似简单,其实颇有讲究,梳发、剃头、刮面、烫发,每道程序都要一丝不苟。尤其是刮面这一绝技,在现在的发廊里多已失传。因而,徐师傅的老手法赢得许多老顾客的青睐。

  上世纪80年代

  是理发店的高光时刻

  上世纪80年代是徐师傅理发店的高光时刻。那个年代流行烫头发,他把握住商机,专门到市区学技术,为村里的女子烫大波浪。由于他烫的发型有城里人时尚的样子,经顾客口口相传,理发店门庭若市。尤其在过年过节时,他和老伴从早晨到日暮,忙得不可开交。

  徐列年说:“随着新潮发廊的兴起和村里年轻人搬到城镇生活,现在店里的生意日渐清淡,顾客寥寥无几。上门来剃头的以老年人为多,偶尔也有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来刮胡须。现在回想起来,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本村和邻村小孩的满月头都会找我剃。”

  长久以来,徐师傅深知和气生财的道理,对新老顾客总是笑脸相迎。他的理发店以手艺扬名,也坚持平价服务。洗头、剪发、吹风、修面、掏耳全套下来,只收15元钱。

  徐列年说:“现在我年纪大了,每天风雨无阻开门迎客,也并不是全为了钱。因为来到店里,能和服务了几十年的老熟人见面,边剃头边聊天,心里感觉很踏实。顾客开开心心进店来,理完发欢欢喜喜离开,这是多少钞票都换不来的。”

  记者胡龙召通讯员徐佳莹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多少钞票都换不来的"七旬理发师以扎实的"顶上功夫"平价服务村民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09-04 07:27:48

老店虽然简陋,但很有烟火气。记者胡龙召摄

  鄞州区云龙镇前徐村地处镇的东北面,与东钱湖接壤。前徐村历史悠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水乡村落。

  前徐村的横河边,有家60多年历史的理发店。这家河边老店是原宁波东华理发店技师林德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设的。今年73岁的徐列年老人,23岁时拜林德为师,在店里做学徒。在同师父一起开店的十余年时间里,他虚心好学,细细琢磨,“偷”学了师父不少“秘而不宣”的技法。

  后来,因师父年事渐高,徐列年就凭着自己扎实的“顶上功夫”独自撑起这家店。想不到一直开到了现在,与剃头刀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

  “顶上功夫”远近闻名

  理发店是间低矮破旧的小屋,是老底子桥头凉亭改造而成。理发店在河边并不起眼,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更没有闪烁的霓虹灯。店内仍保持着老式理发店的模样,旧座椅、老款电吹风机、手动剃刀、刮刀布……无不传递出浓郁的老时光味道。

  虽然,街头的新潮理发店随处可见,但许多村民对这家理发店有很深的情结。来这里理发的大多是村里的老人。除了本村的,邻村不少老人也是徐师傅的老顾客,都来找徐师傅剃个舒心的头,刮个洁净的面。

  数十年的时光里,横河的水泛着清波,理发店门口人来人往。徐列年和老伴相依相伴,用自己的手艺与老派的腔调,在这间破旧而又温馨的小屋中,见证着村里的旧时光和新面貌。

  徐列年性格爽朗,颇有几分江湖豪气,“顶上功夫”远近闻名。

  剃头手艺看似简单,其实颇有讲究,梳发、剃头、刮面、烫发,每道程序都要一丝不苟。尤其是刮面这一绝技,在现在的发廊里多已失传。因而,徐师傅的老手法赢得许多老顾客的青睐。

  上世纪80年代

  是理发店的高光时刻

  上世纪80年代是徐师傅理发店的高光时刻。那个年代流行烫头发,他把握住商机,专门到市区学技术,为村里的女子烫大波浪。由于他烫的发型有城里人时尚的样子,经顾客口口相传,理发店门庭若市。尤其在过年过节时,他和老伴从早晨到日暮,忙得不可开交。

  徐列年说:“随着新潮发廊的兴起和村里年轻人搬到城镇生活,现在店里的生意日渐清淡,顾客寥寥无几。上门来剃头的以老年人为多,偶尔也有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来刮胡须。现在回想起来,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本村和邻村小孩的满月头都会找我剃。”

  长久以来,徐师傅深知和气生财的道理,对新老顾客总是笑脸相迎。他的理发店以手艺扬名,也坚持平价服务。洗头、剪发、吹风、修面、掏耳全套下来,只收15元钱。

  徐列年说:“现在我年纪大了,每天风雨无阻开门迎客,也并不是全为了钱。因为来到店里,能和服务了几十年的老熟人见面,边剃头边聊天,心里感觉很踏实。顾客开开心心进店来,理完发欢欢喜喜离开,这是多少钞票都换不来的。”

  记者胡龙召通讯员徐佳莹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