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生白发,往往给人以“人将迟暮”的感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通过各种办法试图留住黑发,甚至希望能让白发返黑。近年来,一些宣称源于自然、草本萃取、无副作用,能促使头发“白转黑”的发用产品,涌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甚至实体店,销售十分火爆。那么,这些所谓的“白转黑”产品,其真实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又真的如商家宣称的那样安全吗?
“采用多种草本植物配方,无化学铅汞成分,不伤头皮。”
在某视频网站上,一款宣称能让头发自然“白转黑”的产品销售做着上述宣传。

与普通染发剂不同的是,这款名为汉斯人参首乌养发乳的发用产品强调,它的有效成分全都来自草本萃取的多种植物精华,具有自然养黑护发作用,使用起来不仅安全健康,更重要的是还能保持秀发不再返白。


记者发现,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传统电商平台上,搜索“白转黑”,都有大量不同品牌和名称的商铺。这些发用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全都宣称不含化学染发成分,涂抹在头发上不用清洗,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就可把白发“养黑”,达到“白转黑”的效果。


记者在北京、广州等地的化妆品市场调查发现,一些实体店更是将“白转黑”产品作为主要卖点,以“精华乳”“养发乳”“呵护液”等名称对外销售。有的商家甚至在店门口竖起使用产品前后的大幅效果对比图招徕客人。

这位老板宣称,他们销售的产品,使用后会促使毛囊黑色素增加,因而可让白发从根本上转黑。

记者:变黑以后还会再返白吗?
化妆品实体店负责人:这个是养护出来的,属于健康的黑发,所以只要平时你多注意一下作息,就不会轻易反弹。这个不是激素,是真正养出来的。

这位老板介绍,由于功效好,见效快,他们的“白转黑”产品仅加盟店全国就有三千多家,销量非常好。

那么,众多商家一再强调健康安全无副作用的这些“白转黑”发用产品,其有效成分真的来自“草本萃取”的植物精华?并像他们宣称的那样能够促使白发“养黑”不再返白吗?为了解开疑问,记者随机购买了部分样品,送往设立于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的国家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在检测机构记者看到,专业人员挤出样品里面的膏状物放置在专用玻璃片上,进行模拟阳光照射加速试验,6个小时后,这些膏状物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变成了棕黑色。
记者:这说明了什么?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这说明这个产品它本身就含有一些可以变黑的一些物质。

即使不与白发结合,这些膏状物通过光照作用即可自身变黑。那么,样品中促使自身变黑的物质是什么呢?使用“白转黑”产品的消费者,白发变黑的原因,究竟是被产品中所谓的草本萃取植物精华“养黑”,还是被这种能促使自身变黑的神秘物质染黑?

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国最新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发用产品中允许使用的常用化学合成染发剂,也就是染发中间体共计47种,分别是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组分,以及羟苯并吗啉等15种原料。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允许使用的原料)是经过国内外大量的毒理学安全数据,以及经过专家进行评估,认为比较安全的,才列入了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准用染发剂目录当中。

为了确认“白转黑”产品中是否含有这47种染发中间体,专业人员对样品进行了针对性的靶向检测。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发现这一类产品没有上述的一些染发中间体。当时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我们也是非常疑惑,都不用这些染发中间体,它怎么来进行变色。

靶向性检测显示,这些“白转黑”发用产品中,让头发变黑的有效成分,并非《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常用的47种染发中间体。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专业人员的注意,于是决定扩大分析测试范围,对样品进行非靶向性全面筛查。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我们要打破自己的思维方式了,我们要寻求一些可能更高端的方法,或者一些综合性的分析策略,所以我们后续又用了筛查性的设备,对可疑的组分进行非靶向性筛查。

记者在检测机构看到,专业人员采用不同设备,先后进行了两轮筛查,终于在第二轮高分辨质谱筛查出的数千种物质中,敏锐地捕捉到蛛丝马迹。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高级工程师 梁文耀:我们通过软件匹配,最后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化合物,含有银离子化合物,含量比较高,也是比较明显的。

专业人员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样品中银离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银离子的含量达0.4%。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因为银离子发生氧化会变黑,那么结合质谱筛查,再结合银离子的化学特点,然后再加上我们对这种变黑产品的敏感度,我们就推测,大概率这一类产品里面的有效成分可能就是银离子。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非靶向性全面筛查出的数千种物质中,银离子是唯一具有变色效果的物质。因此可以推断,一些“白转黑”产品中导致头发变黑的真正有效成分,并非他们所宣称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产生的“合成天然黑色素”,而是在化学特性上遇氧化就变黑的银离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离子作为一种正离子不能单独存在,需要和某种或多种阴离子一起,以化合物的形式添加到产品中。那么,“白转黑”产品中的银离子到底来源于哪种化合物原料呢?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工程师 陈彦君:我们刚刚采用的是离子色谱法,去测定样品中硝酸根的实验,从里面得出来硝酸根的含量大概在0.1%到0.3%之间,与银离子的含量相匹配。

至此,“白转黑”发用产品中的有效成分真相大白: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化学成分,而是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把白发自然“养黑”。但严谨的科学检测表明,这些产品中实现“白转黑”的有效成分,恰恰是众多消费者希望避免使用的化学物质硝酸银。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这类白转黑发用产品添加银离子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银离子的感光特性将头发染色变黑。而且这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不允许去清洗的,那么经过长时间才能达到这种染发变黑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作为国家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州)的依托单位,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也对“白转黑”产品进行过专门的立项研究。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副院长 何国山:在前期针对化妆品风险监测预警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发用化妆品,宣称成分中不含有化学染色剂成分。而是通过光照天然合成发用黑色素,或者通过使用促使毛囊内的酪氨酸酶生长,从而实现头发由白转黑,针对这些机理,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走访企业进行了充分调研,我们初步判断他们涉嫌虚假宣传。
商家涉嫌虚假宣传
硝酸银对人体存在危害
这些“白转黑”产品的有效成分明明是化合物硝酸银,商家却天花乱坠编故事,把它描绘成草本萃取的多种植物精华,已经涉嫌虚假宣传。那么,硝酸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化合物?把它添加在发用产品中,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专业人士介绍,硝酸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易溶于水,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关毒理数据表明,硝酸银对人体具有造成严重眼损伤、引起呼吸道刺激等风险。因此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在危险性类别上,把硝酸银列为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也就是危害性最大的类别,以及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王玉记:硝酸银的问题就是它对于黏膜的刺激性非常强。比如说接触到角膜,接触到我们的呼吸道,吸入到肺里面,进入到人体,对于我们的整个细胞体系、黏膜都是有很大危害的,原因就在于银离子是重金属,所以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是要避免接触硝酸银这种物质的。

专业人士介绍,硝酸银对人体有多重危害,因此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禁止在染发剂产品中使用硝酸银。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发用产品生产企业,不使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里已经明确规定的染发剂,而去使用违规的硝酸银呢?

记者了解到,我国2020年实施的《化妆品管理条例》按照风险程度,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根据这一条例,染发剂产品均为特殊化妆品,必须实行注册管理。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使用安全技术规范允许使用的染发剂来达到染发功效的产品,属于染发剂产品,在我国要按照特殊化妆品进行管理。那么这一类产品,在上市之前的人力成本和费用成本,是远远高于按照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的产品。

专业人士认为,这些宣称自然养黑的产品极力回避使用“染发”字眼,打出所谓“白转黑”的模糊概念,就是为了逃避我国对染发剂实行特殊化妆品注册管理的严格制度,从而达到以普通化妆品备案上市销售的目的。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在目前的监管体系下,使用这种硝酸银为有效成分的产品,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目前没有标准的方法进行测试,所以能够很容易达到逃避监管的目的。

专业人士认为,不法商家将实际有效成分为硝酸银的“白转黑”产品,描绘成所谓的“促黑”草本萃取植物精华,不仅规避了更为严格的特殊化妆品注册管理,以掩盖其违规使用添加剂的不法行为,还有效地逃避了监管。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虚假宣传,却恰恰迎合了许多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心理,从而可以让产品卖上更高的价钱。以这款实体店销售的“白转黑”为例,一瓶售价就要近300元,远远高于同规格的普通染发剂。

打着自然“白转黑”的幌子,卖高价误导消费者,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行业内,短时间内促进白发自然转黑的化妆品根本不存在。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化妆品部主任 刘洋:改变头发颜色的产品,在化妆品分类中属于染发类的产品。根据协会对目前法规的理解和行业掌握的情况,目前尚没有能够短时间内促进白发自然转黑的化妆品。

专业人士介绍,头发由黑变白是人类生长的自然规律,因此普通消费者遇到这种现象时无需紧张,更不要焦虑,对于改变发色,可遵循“非必要不染发”的原则。如果确需染发,一定要到正规销售渠道,购买合格产品。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化妆品部主任 刘洋:
1.要关注产品是不是已经取得注册批件。
2.消费者在使用染发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3.如果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确实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就医。
4.大概三到六个月染一次发,这个频次是比较合适的,也建议消费者不要过于频繁染发。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