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二十六年坚持古法制作 他为文物安“新家”
2024-11-30 19:2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见习记者 顾佳诚 通讯员 鲁雨濛

  “买椟还珠”的故事广为人知,其中的“椟”便是“囊匣”,俗称锦盒,是为文物制作的外包装容器,用于存放、运输文物。

  在成语故事中,买椟还珠的行为被视为取舍不当,但在“囊匣师”顾坚的眼中,“椟”与“珠”同等重要。

  昨天,记者在余姚灯具市场二楼的“光明草堂”见到了顾坚。勾画轮廓、裁切板料、榫卯拼装、裱糊布料……工作室各成员紧密协作,正在赶制玉成窑非遗馆定制的一批囊匣。

顾坚正在制作囊匣。顾佳诚摄

  我国囊匣制作技艺已有近2000年历史,在各大博物馆里,几乎每件文物都有专属囊匣。

  “囊匣是文物的‘金钟罩’。”说罢,顾坚拿起一只装有瓷碗的囊匣,打开盖子并倒置于空中,瓷碗竟没有掉出。

  “囊匣既要牢牢固定住文物,又要留有空间,防止文物在运输中因为偏移造成挤压。”这“一紧一松”之间,藏着顾坚二十六年的“功力”。

  顾坚成为“囊匣师”其实是偶然。他年轻时对古玩情有独钟,加之心灵手巧,常为自己的古玩制作盒子。“久而久之,古玩圈的朋友们竟纷纷找我定制盒子。”于是,顾坚有了干囊匣制作这一行的念头。

顾坚制作的囊匣。受访者供图

  “囊匣不只是‘保护壳’,还是文物的‘名片’。它要结合文物的形状与各类纹饰,做到‘椟’与‘珠’相得益彰。”顾坚提到。

  为此,顾坚不断尝试将自己代入文物的历史背景,思考文物在彼时的意义。他遍访各地博物馆、收藏家,观摩文物囊匣的精妙设计。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他不仅掌握了囊匣的古法制作工艺,还尝试在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囊匣大师,顾坚将爱好变成了事业,先后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余姚博物馆、北仑博物馆等制作囊匣。去年,“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324件(组)文物运输所用的囊匣全部出自顾坚之手。

顾坚正在制作锦盒。受访者供图

  一边为博物馆设计文物囊匣,一边为古玩爱好者提供定制化产品,顾坚原以为事业将一直稳步持续下去,却未曾想,“冲击”即将到来。

  随着机械化设备的普及,规格统一的快消式囊匣已经能批量生产,人们将其买走,用于存放珠宝、印章等物品。坚持定制化、纯手工制作囊匣的顾坚,发现自己渐渐被“围困”。

  “500个囊匣,工作室需要花费数个月时间制作,而一台机器仅需一天就能制作完成。”面对市场的变化,顾坚感受到了压力。

  但他没有放弃,在“光明草堂”二楼,架有一根拍摄杆。闲暇时,顾坚会来到这里,架好手机,开始录制解说视频——

  “机器制作和手工制作在工艺结构上存在区别,如果仅是存放物品,两者或许都能‘胜任’,但用于文物保护的囊匣,依然需要传统的手工技艺来制作,以适应不同尺寸、材质、形态的文物。”

囊匣。受访者供图

  顾坚想从“科普”入手,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技艺,他也坦言:“除了介绍囊匣,彼时拍摄视频,更多是为了缓解焦虑。”

  未曾想,一个双层囊匣视频的“爆火”,让顾坚看到了机遇。“因为一个视频,账号3天涨了1000个粉丝,私信询问囊匣价格的客商络绎不绝。”

  “依托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之后,不少家中藏有古玩的客商特地赶来余姚与我见面。我们一同讨论制作囊匣的细节,辩论何种纹饰能够更有效地展现古玩的特点。”顾坚不再迷茫,“‘古法制作’延续了囊匣的文化价值,也让‘囊匣师’这一职业被更多人认可。在坚守‘古法老料’的过程中,我得以结交朋友、精进技艺、拓展思路,这都是机器没法做到的。”

顾坚制作的囊匣。受访者供图

  囊匣之于文物,既是保护,也是文物艺术性的二次展现,而“囊匣师”之于顾坚,既是谋生手段,也是生命意义的彰显。在坚守之中,顾坚与这项技艺,越走越近……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二十六年坚持古法制作 他为文物安“新家”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11-30 19:27:00

  中国宁波网见习记者 顾佳诚 通讯员 鲁雨濛

  “买椟还珠”的故事广为人知,其中的“椟”便是“囊匣”,俗称锦盒,是为文物制作的外包装容器,用于存放、运输文物。

  在成语故事中,买椟还珠的行为被视为取舍不当,但在“囊匣师”顾坚的眼中,“椟”与“珠”同等重要。

  昨天,记者在余姚灯具市场二楼的“光明草堂”见到了顾坚。勾画轮廓、裁切板料、榫卯拼装、裱糊布料……工作室各成员紧密协作,正在赶制玉成窑非遗馆定制的一批囊匣。

顾坚正在制作囊匣。顾佳诚摄

  我国囊匣制作技艺已有近2000年历史,在各大博物馆里,几乎每件文物都有专属囊匣。

  “囊匣是文物的‘金钟罩’。”说罢,顾坚拿起一只装有瓷碗的囊匣,打开盖子并倒置于空中,瓷碗竟没有掉出。

  “囊匣既要牢牢固定住文物,又要留有空间,防止文物在运输中因为偏移造成挤压。”这“一紧一松”之间,藏着顾坚二十六年的“功力”。

  顾坚成为“囊匣师”其实是偶然。他年轻时对古玩情有独钟,加之心灵手巧,常为自己的古玩制作盒子。“久而久之,古玩圈的朋友们竟纷纷找我定制盒子。”于是,顾坚有了干囊匣制作这一行的念头。

顾坚制作的囊匣。受访者供图

  “囊匣不只是‘保护壳’,还是文物的‘名片’。它要结合文物的形状与各类纹饰,做到‘椟’与‘珠’相得益彰。”顾坚提到。

  为此,顾坚不断尝试将自己代入文物的历史背景,思考文物在彼时的意义。他遍访各地博物馆、收藏家,观摩文物囊匣的精妙设计。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他不仅掌握了囊匣的古法制作工艺,还尝试在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囊匣大师,顾坚将爱好变成了事业,先后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余姚博物馆、北仑博物馆等制作囊匣。去年,“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324件(组)文物运输所用的囊匣全部出自顾坚之手。

顾坚正在制作锦盒。受访者供图

  一边为博物馆设计文物囊匣,一边为古玩爱好者提供定制化产品,顾坚原以为事业将一直稳步持续下去,却未曾想,“冲击”即将到来。

  随着机械化设备的普及,规格统一的快消式囊匣已经能批量生产,人们将其买走,用于存放珠宝、印章等物品。坚持定制化、纯手工制作囊匣的顾坚,发现自己渐渐被“围困”。

  “500个囊匣,工作室需要花费数个月时间制作,而一台机器仅需一天就能制作完成。”面对市场的变化,顾坚感受到了压力。

  但他没有放弃,在“光明草堂”二楼,架有一根拍摄杆。闲暇时,顾坚会来到这里,架好手机,开始录制解说视频——

  “机器制作和手工制作在工艺结构上存在区别,如果仅是存放物品,两者或许都能‘胜任’,但用于文物保护的囊匣,依然需要传统的手工技艺来制作,以适应不同尺寸、材质、形态的文物。”

囊匣。受访者供图

  顾坚想从“科普”入手,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技艺,他也坦言:“除了介绍囊匣,彼时拍摄视频,更多是为了缓解焦虑。”

  未曾想,一个双层囊匣视频的“爆火”,让顾坚看到了机遇。“因为一个视频,账号3天涨了1000个粉丝,私信询问囊匣价格的客商络绎不绝。”

  “依托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之后,不少家中藏有古玩的客商特地赶来余姚与我见面。我们一同讨论制作囊匣的细节,辩论何种纹饰能够更有效地展现古玩的特点。”顾坚不再迷茫,“‘古法制作’延续了囊匣的文化价值,也让‘囊匣师’这一职业被更多人认可。在坚守‘古法老料’的过程中,我得以结交朋友、精进技艺、拓展思路,这都是机器没法做到的。”

顾坚制作的囊匣。受访者供图

  囊匣之于文物,既是保护,也是文物艺术性的二次展现,而“囊匣师”之于顾坚,既是谋生手段,也是生命意义的彰显。在坚守之中,顾坚与这项技艺,越走越近……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