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刘新民:打响“航天中药”品牌
中国宁波网    2025年01月20日 09:59

  人物名片

  刘新民,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

  核心观点

  ——中医药与航天医学相结合,具有重大科学、医疗价值和巨大市场潜力。

  ——中医药等传统医药和现代医学相结合,是解决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医疗卫生健康难题的有效模式。

  ——宁波的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实力强,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大有可为。

  ——希望能够在宁波大学建设航天中药研究中心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打响“航天中药”品牌。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皆由宁波大学提供

  气质儒雅,态度谦和,一身白色实验服上,“宁波大学”的校徽熠熠发光。

  初见刘新民,他正在实验室里给团队成员进行实验指导,其中,3名博士研究生从巴基斯坦慕名而来,将在刘新民的指导下,开展为期3年的脑健康航天中药研究。

  “中医药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其有效性和科学性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规划编制的核心专家,刘新民见证和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发展历程。

  凭借着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24年8月刘新民被巴基斯坦总统授予教育科技领域杰出贡献勋章,同年12月获第三届阿联酋扎伊德总统传统医学和替代医学奖-中医药研究杰出科学家奖。

  缘起,兴趣是做事业的最强动力

  记者: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据我了解,您的大半辈子经历都和中医药紧密相关。可以简单跟我们分享下这段经历吗?

  刘新民:

  择一事,终一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一直跟学生说,做一件事,首先要有兴趣,要有理想,将自己的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将事情做好。如果只是为了谋生,是很难长期坚持、真正做好的。

  20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农村。那个时候,国家的整体医疗健康条件比较差。当时我的父母,包括村里的亲友们,生病了主要采用中药,效果都不错。这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79年我考入湘雅医学院(时称湖南医学院),对中药学产生了很大兴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要求到专门从事中药研究的药用植物研究所工作。即便后面考取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论文做的也是中药药效研究。

  刚工作时,中医药科研经费少,先进仪器设备不多,这方面科研远不像现在受重视,科研人员“坐冷板凳”的时候多。兴趣使然,支持着我一直坚持、不断钻研。

  1997年我作为执行主编完成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年参与编制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后,获得欧盟科研总署的积极响应。欧盟最大的科研计划-FP7框架中设立了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英国剑桥、美国耶鲁等国际一流名校也建立了中药研究室。

  作为亲历者,我很高兴看到,国家层面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科研投入大幅增长,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航天中药”,新场景新领域新研究

  记者:据了解,您是我国甚至国际上最早将中药用于航天应激损伤防护的专家之一。不知是什么样的机缘,促成您将航天事业和中医药发展联系起来?

  刘新民:

  说来也是缘分。那个时候我工作的地方,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现中国航天员中心)相邻,因此结识了在该所工作、来自湖南的陈善广副总师。他提议可以将计算机引入中药研究,提高中药研究的自动化程度,同时探索中药用于航天飞行保障的可行性。在我的两位导师于澍仁教授、肖培根院士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另一位副总师宿双宁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将计算机用于中药防治航天应激损伤的药效研究。

  1995年,我们以“中药在航天飞行中的应用前景”为题,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航天中药文章。之后的30多年里,我们两个团队密切合作,致力于推动航天医学和中医药相结合,构建高自动化和智能化、体系完整、功能完善,基于小动物行为实验的航天脑功能研究和航天脑健康中药研发技术体系,并从30多种中药中发现了多个对航天应激神经功能损伤有良好保护作用的中药有效组分。

  现在回头来看,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想到,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如此快速,属于中国人的空间站能够这么快建成!那个时候只是觉得,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先做些研究。

  记者:在您正式加入宁大后,在航天中药这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项目探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吗?

  刘新民: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赵玉芬院士。赵院士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有情怀、有国际战略视野格局的专家。3年多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赵院士得知我一直从事航天中药研究,就力邀我全职加入研究院。

  到宁大后,我在赵院士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组织了神舟十二号到十六号的黄精、黄花菜、浙贝母、浙麦冬、微藻和土壤微生物的“上天搭载”和航天育种。其中,由宁波大学选送的浙贝母种子,先后两次完成了航天搭载,目前正在海曙章水育种栽培。

  去年12月,我和陈善广教授牵头,由宁波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航天员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等国内著名机构联合完成的“面向航天应激认知损伤防护中药药效评价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部分团队成员。

  中药“出海”,机遇挑战并存

  记者:您在很多场合强调,中药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方面,您是否可以结合实际经历跟我们分享下体会和感受?

  刘新民:

  我第一次和外国专家打交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谈及中医药,很多外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针灸。

  1998年至2003年,我应阿联酋卫生部邀请,帮助他们建立了阿联酋卫生部国家草药研究中心,促成3个中药在阿联酋成功注册。之后,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我牵头组织在卢森堡、葡萄牙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3个国家级中医药合作中心,推动葡萄牙教育部在葡萄牙Minho大学设立食药资源博士学位点。

  2008年以来,我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协调组织完成了《世界卫生组织草药-药物相互作用技术文件》的起草、讨论和修改工作,参与建立了世界卫生组织草药注册联盟秘书处,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常设部长级科技合作委员会(COMESTECH)就中药科研合作进行沟通。

刘新民获第三届阿联酋扎伊德总统传统医学和替代医学奖-中医药研究杰出科学家奖。

  结合我的个人经历,可以明显感觉到,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在政策、法律法规上支持中医药在本国的应用。

  不过客观来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原因,再加上中医药本身质量控制难度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不统一等原因,中药在很多国家没有法律地位。这也成为中药国际化的主要难点。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科技合作,让外方科学家亲身体验中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国际社会理解、接受和应用中医药。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所在的团队近年来和巴基斯坦开展了很深入的合作,成果也得到了两国政府层面、学术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刘新民:

  确实如此。我和巴基斯坦有着超过20年的传统药物合作历史。在中巴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巴基斯坦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Atta-ur-Rahman教授,伊斯兰组织常设部长级科技委员会秘书长、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M. Iqbal Choudhary院士一起,联合推动了中巴双方30家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和企业在中医药-尤纳尼传统药物领域的密切合作。

  2020年我牵头,依托湖南医药学院和卡拉奇大学成立了巴基斯坦第一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巴基斯坦中药合作中心。同一年,我和赵院士联合Atta院士、Iqbal院士联名提出《基于中国空间站的巴基斯坦药用植物研发合作》提案,获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巴双方大使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巴航天传统药物国际合作”项目获得科技部外国专家专项资助。

  2023年2月,睡茄、蒺藜、辣木、树棉、刺果苏木、胡卢巴、指甲花7种巴基斯坦重要的药用植物种子与浙贝母一同从中国空间站成功返回,被誉为“中巴两国科技合作新高度、国际合作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开创了基于我国空间站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新领域。

巴基斯坦植物种子自中国空间站科学试验成功返回庆祝仪式。

  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宁波大有可为

  记者:从唐代药学大家陈藏器、元代针灸大师滑寿,到现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药铺林立的药行街、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到代代相传的中医世家……宁波的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您认为,宁波在当下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以作出怎样的贡献?

  刘新民:

  宁波是沿海改革开放城市,经济实力强,有强大的产业制造基础、活跃的民营市场氛围。来宁波后,我切身感受到各级政府对科研的服务意识、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意识非常强。这些要素,对于宁波市发展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中医药产业具有关键的作用。

  这些年,我接触过宁波一些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老师们也交流过。我感觉宁波的中药研发和中药产业现状,与宁波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宁波没有体系完整的中药临床前和临床研发平台、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和竞争力的中药产品和企业。

被“送上天”的药材种子。

  目前,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拥有航天中药研发技术力量,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我希望借助自己在航天中药研发领域积累的工作基础和国际合作资源,在宁大建立航天中药研发中心,开展航天应激损伤中药防护研究、航天中药育种和品质评价。希望航天中药成为提高宁波中药研发水平的特色方向,打响“航天中药”品牌,带动宁波中药研发能力的提升、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宁波建立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宁波特色传统中药及海洋药物为重点,联合开展中药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中药国际注册,大幅提高宁波中医药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宁波本土中药产品在巴基斯坦等国的国际注册和市场推广,为宁波乃至全国中药企业和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集研发、注册和销售于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将宁波打造成“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贸易的核心枢纽,为中医药走向国际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黄合/文 吴冠夏/摄 通讯员郑俊朋 陈俊铭

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刘新民:打响“航天中药”品牌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1-20 09:59:00

  人物名片

  刘新民,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

  核心观点

  ——中医药与航天医学相结合,具有重大科学、医疗价值和巨大市场潜力。

  ——中医药等传统医药和现代医学相结合,是解决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医疗卫生健康难题的有效模式。

  ——宁波的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实力强,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大有可为。

  ——希望能够在宁波大学建设航天中药研究中心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打响“航天中药”品牌。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皆由宁波大学提供

  气质儒雅,态度谦和,一身白色实验服上,“宁波大学”的校徽熠熠发光。

  初见刘新民,他正在实验室里给团队成员进行实验指导,其中,3名博士研究生从巴基斯坦慕名而来,将在刘新民的指导下,开展为期3年的脑健康航天中药研究。

  “中医药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其有效性和科学性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规划编制的核心专家,刘新民见证和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发展历程。

  凭借着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24年8月刘新民被巴基斯坦总统授予教育科技领域杰出贡献勋章,同年12月获第三届阿联酋扎伊德总统传统医学和替代医学奖-中医药研究杰出科学家奖。

  缘起,兴趣是做事业的最强动力

  记者: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据我了解,您的大半辈子经历都和中医药紧密相关。可以简单跟我们分享下这段经历吗?

  刘新民:

  择一事,终一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一直跟学生说,做一件事,首先要有兴趣,要有理想,将自己的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将事情做好。如果只是为了谋生,是很难长期坚持、真正做好的。

  20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农村。那个时候,国家的整体医疗健康条件比较差。当时我的父母,包括村里的亲友们,生病了主要采用中药,效果都不错。这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79年我考入湘雅医学院(时称湖南医学院),对中药学产生了很大兴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要求到专门从事中药研究的药用植物研究所工作。即便后面考取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论文做的也是中药药效研究。

  刚工作时,中医药科研经费少,先进仪器设备不多,这方面科研远不像现在受重视,科研人员“坐冷板凳”的时候多。兴趣使然,支持着我一直坚持、不断钻研。

  1997年我作为执行主编完成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年参与编制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后,获得欧盟科研总署的积极响应。欧盟最大的科研计划-FP7框架中设立了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英国剑桥、美国耶鲁等国际一流名校也建立了中药研究室。

  作为亲历者,我很高兴看到,国家层面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科研投入大幅增长,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航天中药”,新场景新领域新研究

  记者:据了解,您是我国甚至国际上最早将中药用于航天应激损伤防护的专家之一。不知是什么样的机缘,促成您将航天事业和中医药发展联系起来?

  刘新民:

  说来也是缘分。那个时候我工作的地方,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现中国航天员中心)相邻,因此结识了在该所工作、来自湖南的陈善广副总师。他提议可以将计算机引入中药研究,提高中药研究的自动化程度,同时探索中药用于航天飞行保障的可行性。在我的两位导师于澍仁教授、肖培根院士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另一位副总师宿双宁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将计算机用于中药防治航天应激损伤的药效研究。

  1995年,我们以“中药在航天飞行中的应用前景”为题,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航天中药文章。之后的30多年里,我们两个团队密切合作,致力于推动航天医学和中医药相结合,构建高自动化和智能化、体系完整、功能完善,基于小动物行为实验的航天脑功能研究和航天脑健康中药研发技术体系,并从30多种中药中发现了多个对航天应激神经功能损伤有良好保护作用的中药有效组分。

  现在回头来看,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想到,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如此快速,属于中国人的空间站能够这么快建成!那个时候只是觉得,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先做些研究。

  记者:在您正式加入宁大后,在航天中药这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项目探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吗?

  刘新民: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赵玉芬院士。赵院士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有情怀、有国际战略视野格局的专家。3年多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赵院士得知我一直从事航天中药研究,就力邀我全职加入研究院。

  到宁大后,我在赵院士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组织了神舟十二号到十六号的黄精、黄花菜、浙贝母、浙麦冬、微藻和土壤微生物的“上天搭载”和航天育种。其中,由宁波大学选送的浙贝母种子,先后两次完成了航天搭载,目前正在海曙章水育种栽培。

  去年12月,我和陈善广教授牵头,由宁波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航天员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等国内著名机构联合完成的“面向航天应激认知损伤防护中药药效评价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部分团队成员。

  中药“出海”,机遇挑战并存

  记者:您在很多场合强调,中药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方面,您是否可以结合实际经历跟我们分享下体会和感受?

  刘新民:

  我第一次和外国专家打交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谈及中医药,很多外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针灸。

  1998年至2003年,我应阿联酋卫生部邀请,帮助他们建立了阿联酋卫生部国家草药研究中心,促成3个中药在阿联酋成功注册。之后,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我牵头组织在卢森堡、葡萄牙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3个国家级中医药合作中心,推动葡萄牙教育部在葡萄牙Minho大学设立食药资源博士学位点。

  2008年以来,我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协调组织完成了《世界卫生组织草药-药物相互作用技术文件》的起草、讨论和修改工作,参与建立了世界卫生组织草药注册联盟秘书处,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常设部长级科技合作委员会(COMESTECH)就中药科研合作进行沟通。

刘新民获第三届阿联酋扎伊德总统传统医学和替代医学奖-中医药研究杰出科学家奖。

  结合我的个人经历,可以明显感觉到,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在政策、法律法规上支持中医药在本国的应用。

  不过客观来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原因,再加上中医药本身质量控制难度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不统一等原因,中药在很多国家没有法律地位。这也成为中药国际化的主要难点。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科技合作,让外方科学家亲身体验中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国际社会理解、接受和应用中医药。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所在的团队近年来和巴基斯坦开展了很深入的合作,成果也得到了两国政府层面、学术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刘新民:

  确实如此。我和巴基斯坦有着超过20年的传统药物合作历史。在中巴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巴基斯坦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Atta-ur-Rahman教授,伊斯兰组织常设部长级科技委员会秘书长、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M. Iqbal Choudhary院士一起,联合推动了中巴双方30家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和企业在中医药-尤纳尼传统药物领域的密切合作。

  2020年我牵头,依托湖南医药学院和卡拉奇大学成立了巴基斯坦第一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巴基斯坦中药合作中心。同一年,我和赵院士联合Atta院士、Iqbal院士联名提出《基于中国空间站的巴基斯坦药用植物研发合作》提案,获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巴双方大使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巴航天传统药物国际合作”项目获得科技部外国专家专项资助。

  2023年2月,睡茄、蒺藜、辣木、树棉、刺果苏木、胡卢巴、指甲花7种巴基斯坦重要的药用植物种子与浙贝母一同从中国空间站成功返回,被誉为“中巴两国科技合作新高度、国际合作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开创了基于我国空间站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新领域。

巴基斯坦植物种子自中国空间站科学试验成功返回庆祝仪式。

  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宁波大有可为

  记者:从唐代药学大家陈藏器、元代针灸大师滑寿,到现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药铺林立的药行街、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到代代相传的中医世家……宁波的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您认为,宁波在当下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以作出怎样的贡献?

  刘新民:

  宁波是沿海改革开放城市,经济实力强,有强大的产业制造基础、活跃的民营市场氛围。来宁波后,我切身感受到各级政府对科研的服务意识、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意识非常强。这些要素,对于宁波市发展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中医药产业具有关键的作用。

  这些年,我接触过宁波一些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老师们也交流过。我感觉宁波的中药研发和中药产业现状,与宁波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宁波没有体系完整的中药临床前和临床研发平台、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和竞争力的中药产品和企业。

被“送上天”的药材种子。

  目前,宁大新药技术研究院拥有航天中药研发技术力量,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我希望借助自己在航天中药研发领域积累的工作基础和国际合作资源,在宁大建立航天中药研发中心,开展航天应激损伤中药防护研究、航天中药育种和品质评价。希望航天中药成为提高宁波中药研发水平的特色方向,打响“航天中药”品牌,带动宁波中药研发能力的提升、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宁波建立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宁波特色传统中药及海洋药物为重点,联合开展中药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中药国际注册,大幅提高宁波中医药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宁波本土中药产品在巴基斯坦等国的国际注册和市场推广,为宁波乃至全国中药企业和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集研发、注册和销售于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将宁波打造成“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贸易的核心枢纽,为中医药走向国际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黄合/文 吴冠夏/摄 通讯员郑俊朋 陈俊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