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1_f2cc1992.jpg)
宁海公安寻亲工作室爱心墙上挂着的“团圆照”。王晓峰/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周国亮 娄臻
“我也曾是寻亲路上的行者,深知其中的苦涩与艰难。幸运的是,彷徨时有人为我撑伞。如今,妹妹已归,家圆人聚,但这并非终点。我愿化作他人的伞,为仍在路上跋涉的人遮风挡雨,正如当年他人为我所做。”
看着宁海公安寻亲工作室爱心墙上挂着的团圆照片,“宁海寻亲团”志愿者小雅说。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2_16d17220.jpg)
宁海寻亲志愿者小雅。王晓峰/摄
元宵之夜,一碗汤圆盛满思念,万家灯火照亮归途。
宁海县公安局寻亲工作室内,爱心墙上贴满照片,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是甜蜜的“团圆”。
近期,志愿者小雅与民警赵建平帮助河河(化名)与失散41年的家人重逢,献上了最美的团圆礼。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3_fe4f06bd.jpg)
正在工作的民警赵建平。王晓峰/摄
“寻亲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只是搭桥者。”小雅说。
尽管忙碌,但每当见证亲人相拥而泣的瞬间,她的心中便涌动着满足与喜悦。三月,又一场“团圆”已预约。
而她,将与赵建平在这条路上,继续点亮更多归家的灯火。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4_15630d52.jpg)
2019年9月,寻亲会现场,来自山东的寻亲者们合影。除标注图片外,其他由宁海公安、受访者提供
从寻亲者到“撑伞者”,“缘”来如此
小雅今年40岁,名为林秋霞。她的寻亲经历,只能用“缘”妙不可言来形容。
小雅的妹妹从小被寄养在外,后来因种种意外成为“山东户口”。多年来,她们一家一直在寻找妹妹。
2018年11月,她们找到了当年的寄养家庭,得知妹妹的大致去向,却因缺乏寻亲经验处处碰壁。
机缘巧合下,小雅认识了她的“撑伞人”杨静——一位同样走在寻亲路上的山东女子。
杨静教会了她很多,引导其加入了“夏津武城寻亲·浙江宁波宁海”互助群。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5_a7a761ea.jpg)
小雅如今是这个互助群的群主。王晓峰/摄
在群里,小雅看到了众多寻亲者的无奈与无助。尤其是那些身处异乡的人,寻亲时为了省钱,住几十块钱的旅馆,仅靠馒头、面包充饥,满怀希望而来,又失望而归……
“我希望帮外地寻亲者跑跑腿,省去他们舟车劳顿之苦,最重要的是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小雅说。
抱着帮人一把的心态,2018年11月,她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成立“宁海寻亲团”,并与山东各地、台州和杭州等地的寻亲组织建立联系,希望通过团队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6_b6f7c92f.jpg)
2月10日,小雅等人帮助一名寻亲者找到亲人并成功认亲。
好人有好报!
2019年8月,宁海县公安局联合寻亲志愿者在潘天寿广场组织了一次寻亲采样活动。
会后,一位山东寻亲者“迟秀”拍下了小雅的视频并发布在朋友圈。
巧合的是,小雅妹妹的同学刷到这条视频,觉得两人容貌相似,便将此事告诉了她妹妹。
经过确认,小雅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
“我很感谢当年为我撑伞的人。”小雅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珍藏的照片,2019年国庆节假期,失散三十余载的妹妹被全家簇拥着,她的养父与亲生父母的手紧紧相握。
这场跨越两省的相认,“缘”来如此。
找到亲人,本该自动退群。但这番“奇幻”经历,让小雅的人生再次转向——“如今轮到我为她们撑伞了。”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7_88424fef.jpg)
小雅展示照片的背后,也是一个“团圆”故事。王晓峰/摄
从寻亲者到“撑伞者”,小雅的经历诠释了“缘”的奇妙与善意的传递。
她说,越是做这份“工作”,越坚信“好人有好报”。
前些年,一位安徽男子通过抖音联系她,希望帮助73岁的奶奶“寻根”,而线索只是“宁海以南5公里左右”“桥过桥”“家里有保姆”等模糊信息。
小雅和团队从族谱入手,多次查询无果。他们在南门屠村张贴了寻亲海报,一位村民的妻子看到后主动帮忙,因为她家中也有族谱。
最终,经确认,老太太的父亲正是她已故的长辈。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8_c7de1489.jpg)
志愿者与宁海公安赵建平警官讨论寻亲事项。
寻亲“双子星”,四年助60多个家庭团圆
志愿者胡丹绒轻抚着寻亲工作室的爱心墙,看着照片中泪痕交织的笑脸,她不禁陷入回忆之中。
六年来,她与小雅等志愿者曾自费组织采血活动,举办了宁海寻亲会,不少家庭因为他们而破镜重圆。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19_f962d059.jpg)
寻亲志愿者走街串巷张贴寻亲海报。
“我们是民间寻亲团,仅十多名成员。利用休息时间做资料登记、回访与宣传。让我坚持下去的,是亲人们团圆后的那一张张笑脸。”胡丹绒说,她也曾是寻亲者,找到亲人后,她做了和小雅同样的选择。
她说,以往寻亲艰难,关键阻碍是基因比对。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0_09257fa6.jpg)
宁海公安的寻亲工作室。王晓峰 摄
“此前,血样鉴定只能寄给民间第三方机构,价格高、数据库有局限,比对成功率低。”胡丹绒告诉记者。
她说,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21年公安部发起“团圆行动”之后。从那时起,“宁海寻亲团”进行血样鉴定时,可直接前往宁海县公安局,借助其DNA实验室免费鉴定。因其数据库全国联网,故而成功率更高。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1_0b4b5ce6.jpg)
实验室里的赵建平。王晓峰/摄
寻亲团的对接人,便是赵建平,他是宁波唯一的公安寻亲工作室的“掌门人”。
赵建平今年42岁,是宁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DNA检验检测及法医检验鉴定业务能力“爆表”。
实验室内,赵建平借助数据寻人,手中的数据链跨越山河。实验室外,小雅等志愿者将寻亲海报贴到街头巷尾,寻找知情者。
不同的方式,同样的愿景,“DNA解码者”与“民间织网人”相遇,一起“撑伞”,让寻亲者从孤舟独桨,走向同舟共济。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2_6d40bc62.jpg)
民警在采集血样。
四年前,赵建平与小雅因一场寻亲采样活动结缘。从此,警方覆盖全国的DNA库与志愿者深入街巷的“情报网”,如同齿轮般精密咬合。
“以前像在迷雾里摸钥匙,现在有了精准导航。”赵建平轻点鼠标,一组数据跃然屏上——四年间,这对“双子星”合力破译了60多个家庭的“团圆密码”。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3_51c6e38c.jpg)
寻亲者找到亲人,抱着小雅哭泣,万分感谢。
2024年3月,一则DNA比中提示,让赵建平指尖微颤。
晨晨(化名)的基因,竟与海曙古林一对老人的基因完美契合。2018年,这对老人便录入血样,寻找走失的女儿。而晨晨是直到养父去世后,才知晓身世之谜。
小雅连夜走访,确认双方心意。
5天后,小村里鞭炮声阵阵,“欢迎女儿回家”的横幅分外醒目……
这场迟到40年的重逢,仅仅是“双子星”闪耀的微光一隅。
多年来,赵建平所在的公安实验室累计受理615户家庭寻亲申请,采集千余份血样。
小雅带领着志愿者团队,翻山越岭查族谱,凌晨守候在火车站,在泛黄档案中捕捉只言片语,拼凑出亲人们的信息。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4_6555b2e4.jpg)
寻亲者给这对“双子星”送锦旗。
四年间,“宁海寻亲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省外求助者络绎不绝。
仅2024年下半年至今,“宁海寻亲团”便已促成近10次认亲,皆是寻亲者主动找到小雅,而后“双子星”联手,为离散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5_08361918.jpg)
宁海公安获得的寻亲锦旗(部分)。
“团圆”是终点亦是起点,“心灵破冰”有她们
每一次血样比中的背后,是半生离散的终结,更是新篇的序章。
“寻亲是一场双向奔赴,‘团圆’是终点,也是起点,是新生活的起点,也是亲情的起点。”小雅说,寻亲成功后,后续的“感情培养”同样重要。
小雅的笔记本里记满了“团圆后遗症”——有女儿因“遗弃”心结拒加微信,有养父母深夜来电诉说不安,有亲生父母用金钱补偿却适得其反……
对于寻亲双方来说,找到亲人后,“心灵破冰”是一道必考题。
“很多寻亲者心里憋着一口气,想问问当年为什么不要她?这也是人之常情!”民警赵建平说,寻亲者坚强但又敏感,一旦说错话,“团圆”可能成为泡影。
志愿者的工作就是充当“心灵破冰者”,对寻亲双方进行心理开导、调整情绪,让双方以良好的心态接触“新生”。
“这也是我喜欢与小雅等人合作的原因。”赵建平说。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6_982e6847.jpg)
志愿者上门,采集寻亲者血样。
近年来,小雅和志愿者们一起总结出“情感缓释法”——
建议初次见面时,双方避开敏感话题,用老照片、家乡菜徐徐浸润;
组建“两地一家亲”微信群,让亲情在柴米油盐中自然生长;
……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7_e3e57427.jpg)
2023年9月,一位山东寻亲者成功认亲,抱着志愿者感动地哭。
对于此,小雅深有感触。她说,当年她们姐妹相认时,起初能明显感受到双方之间的隔阂。但有一年,全家人瞒着妹妹,自驾来到山东,给了妹妹一个惊喜。
“爸爸帮我扫地,妈妈做饭,几个孩子一起玩。大家热热闹闹的,很有家的感觉。”小雅的妹妹说,当时她虽未说话,但心头突然蹦出这样一句话——“钱用完还能赚,亲情没了就再也不在了。”
去年中秋节,曾剑拔弩张的一家人,给小雅发来视频。视频中,孩子的山东养母与宁海生母共编中国结,红绳在四手间穿梭成同心结。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8_d2b6272a.jpg)
寻亲成功后,后续的“感情培养”同样很重要。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29_78fd7a11.jpg)
老太太“寻根”成功,拉着亲人有说不完的话。
此前,寻亲者小黎(化名)几经周转后找到亲人,但她心中有道坎始终过不去——查询资料时,有人说她是被遗弃的。
因心中有恨,她始终不愿意加亲人的微信。
小雅等人得知后,及时介入沟通,他们跟小黎说“你就抱着‘就当多一个亲戚’的心态去接触,合不合得来,只有试过才知道。”
同时,她们对小黎亲生父母进行“情感培训”,告知他们注意事项,提醒他们要用真情去弥补“错误”。
最终,即将断裂的亲情保住了。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608/00301060831_cad28e4a.jpg)
志愿者下村宣传,帮助寻亲者。
在破碎与弥合的交界线上,“团圆”二字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亲情重量。
小雅和赵建平这对“最佳搭档”,用科技与温情,再续亲情,让离散的亲人重归团圆。
未来,两人将继续携手,同众多爱心人士一起“撑伞”,点亮更多寻亲者归家的灯火。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http://www.cnnb.com.cn/pic/003/010/398/00301039872_39df486a.png)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http://news.cnnb.com.cn/packages/2020/img/wxgzh.gif)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