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化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在春天被夏日的典型疾病——热射病击倒了。所幸,经过镇海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的联合救治,老张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还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老张今年56岁,长期在建筑工地上做水泥工。3月26日的户外气温达到了30℃多,老张午后连续在建筑工地露天工作几个小时后,突然眼前一黑,头晕昏迷,倒地不起,身上也有猝然倒地后的擦伤。工友们赶忙上前查看,发现老张面色苍白,体温异常升高,呼之不应,几乎失去了意识。下午3点30分左右,老张被工友紧急送到了该院急诊科。
“体温高达41.4℃,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是典型的热射病的症状!”该院急诊科医生立即开展抢救,进行了查体、降温等初步处理后,老张马上被转入该院ICU(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抢救治疗。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亚低温治疗、补液抗休克……一系列抢救措施轮番开展,数小时后,老张的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逐步趋于平稳,身体的抽搐和抵抗动作也慢慢地减弱,目前正在进一步治疗中。
镇海区中医医院ICU副主任医师王锐介绍,3月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单日气温骤升容易使人因未及时减衣而导致散热障碍。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受传统“春寒”观念影响,可能穿着厚重衣物,叠加长时间体力劳动,产热与散热失衡风险骤增。大多数人误以为“春天不会中暑”,忽略了头晕、乏力等预警信号,导致病情恶化。老人儿童、慢病体弱患者尤其要注意。
王锐强调,热射病不分季节,即使春季气温看似温和,如果忽视防护,高温高湿环境仍可能致命。市民要注意户外作业时间,适当补充水分,定时休息,防止发生中暑及更为严重的情况。一旦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等症状,必须立即降温并送医。
宁波晚报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孙妃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