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防部门在慈溪市古塘街道一处拆迁民房开展了一场家用及工业清洁剂危险性火灾实验。实验显示,若操作不当,常见的清洁剂也能成为“炸弹”。
首先进行的是家用清洁剂的对比实验。消防员走进实验厨房,模拟日常清理灶台油污,在油烟机及灶台上喷洒足量清洁剂A。启动安装在灶台边上的点火装置,等待数秒后,灶台上没有任何动静。随后,消防员清理灶台,喷洒了清洁剂B。等待其挥发10秒后,测得室内温度为24℃,可燃气体浓度维持在3°%LEL上下变动。
“点火!”随着现场指挥员启动装置,清洁剂B被瞬间引燃,明火蹿起,在灶台上四处蔓延……慈溪市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王新平介绍,家用洗洁精的成分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少量添加剂等。以上两种清洁剂中,A是水基型清洁剂,安全性相对更高;B的成分中含有酒精,遇明火容易燃烧,火危险性高。
随后进行的是工业清洁剂的明火实验。消防员将约3L的清洁剂C倒入一个塑料桶中,模拟工人在车间对机器油污进行清洁。50秒后,室内可燃气体浓度为13°%LEL,温度为25.8℃。至第180秒时,消防员触发点火装置,“砰”一声巨响,落地窗瞬间炸裂,碎渣溅出5米多远,房门被气浪震得飞起变形。
消防部门提醒,夏季高温天气,清洁剂挥发更快,在使用时一定要避免太阳暴晒、远离明火。尽管工业清洗剂除污能力更强,但切勿拿回家中作为家用清洁剂使用。使用过程中若闻到异味,赶紧打开门窗通风,杜绝明火、静电。
宁波晚报记者马涛 通讯员马文文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