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鹭湾中心湖。
昨日,住建部公布第三批完整社区案例名单,全国共10个社区上榜,江北云鹭湾是宁波市唯一上榜的社区。这个藏在江北慈城新城的社区,凭什么能从全国社区里“杀出重围”?记者进行了详细了解。
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 服务精准到家
云鹭湾社区面积38公顷,由江枫雪月、林霞溪雨等8个小区组成,总居民户数3114户,常住人口约8129人。
据了解,云鹭湾社区“出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把“居民需求”放在C位!社区干部们下足功夫收集居民意见,线上问卷、线下畅聊,开了21场座谈会、收了1731份问卷,把居民的吐槽和心愿都装进“百宝箱”。
发现问题就改!小区老人们反映活动场地少,社区二话不说把闲置幼儿园改造成邻里中心,24小时健康e站、托育中心、社区食堂、城市书房、室外灯光球场、室内百姓健身房,统统配齐。
孩子没地方玩耍?中心湖广场5000多平方米的绿地,直接升级成全龄乐园,老人晒太阳、儿童嬉戏、年轻人夜跑,各玩各的不耽误。
社区直接画了一个“15分钟生活圈”——也就是从家步行出发,在15分钟内,就能满足托育、就餐、就医、健身等需求。依托社区用房的改造,在2500平方米的空间内,打造了社区邻里中心,集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社区食堂等于一体。
生态+智能双开挂 “住在景区里”是什么体验?
云鹭湾社区背靠慈城古县城,面朝中心湖,本就是天然的“氧吧”。为了让居民获得居住的幸福感,结合中心湖的地理优势,社区将其改造成“会呼吸的健身房”——打造环湖健身跑道、灯光球场,为居民的夜间健身提供便利。
对于社区安全这块,社区装了120多个“天眼”,高空抛物、电瓶车进楼、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都“智”管起来。
老漂族当“主角” 社区治理“玩出花”
云鹭湾社区,本地人与新宁波人的比例约为6:4,其中,在新宁波人中,随子女一起迁来的“老漂族”,占比高达40%。
如何让这些随子女迁居而来的老人们,尽快融入社区大家庭?云鹭湾社区开启了一系列对“老漂族”的花式宠爱——社区专门孵化“银发志愿者队”,通过200场志愿活动,服务了1.5万余名居民,让“老漂族”在志愿活动中频频亮相;成立29个邻里社群,让“老漂族”站上了舞台中央,成为了社区耀眼的“明星”——组织跳广场舞、教用智能手机、帮年轻人带娃,350余场活动下来,让“老漂族”在宁波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此外,为了方便居民家中的日常维修、购物等问题,社区党委推动“先锋之鹭”党建联建,把物业、志愿者、商家全拉进群,8个小区统一物业管家,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居民报事报修、社区团购,动动手指就能解决。
“从陌生人”到“一家人”,这样的宝藏社区,谁能不爱?云鹭湾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宁波给全国社区递出的“优秀答卷”。
宁波晚报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徐彤 茅文韬 文/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