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中宣部主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宁波创新打造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文化品牌在大会城市阅读论坛上作专题分享,“小阅读”撬动“大文明”的理念和做法,赢得了与会嘉宾和专家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繁荣港城文化”的殷切嘱托,站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将全民阅读工作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出台《“书香宁波”建设计划》,并率先在全省通过立法形式施行《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去年,宁波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两级少儿图书馆全覆盖。去年以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创新推出了“我陪孩子读经典”全民阅读品牌。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家校参与”的工作格局,横向聚力教育、文旅、工青妇等市级部门资源,纵向联动各区(县、市)、新华书店、图书馆、社会阅读组织等力量,形成“一部门一特色、一地区一主题”的全城阅读联动矩阵,推动阅读推广与城市文化IP建设的双向赋能。市教育局发起“甬上教育讲堂”等20项活动,200多万名师生参与其中;奉化区推出“我陪孩子读经典之阅读越棒”系列活动,举办活动1200余场。
编织全民参与的书香网络,以“陪孩子”带动全社会,从“小我”到“大我”,使阅读成为新时代的文明风尚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去年以来,全市开展名家分享、走读研学、公益陪读等活动1.5万余场次,“百万学生走读宁波”“百场经典导读进校园”“百企千匠万家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受益人群逾2200万人次,宁波图书馆15岁以下少儿阅读群体办读者证数量同比增长3倍。通过“星光伴读”“听·书声”等活动,用阅读传递城市温度,为残障和孤独症儿童提供阅读服务。聚焦全市36万名集卡司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推出“我陪‘小候鸟’读经典”等活动,引导全社会以阅读启智、用阅读润心。
解锁跨越时空的文化密码,从“有限”到“无限”,使阅读载体不仅局限于书籍,而是形成了更加多维的文化场景。创新“陪”的形式,发动家长陪读、老师引读、社会伴读、名家领读,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远程共读。拓展“经典”的范围,不仅涵盖传统国学、本土文化的经典,还扩展到海外经典,推出200种经典书单,免费赠阅图书50余万册,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群众手中。延伸“读”的地点,与凉山、库车等对口支援城市组织“山海共读经典”,联合“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发起“共读海丝经典”活动,开辟“书香出海”文化传播新航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焕发光彩。
构筑触手可及的文化地标,从“无形”到“有形”,使阅读不仅停留在纸面,更让各类城市空间都成为鲜活生动的书卷。全域建设“15分钟阅读圈”,在各类书店、文博场馆、地铁书吧、商圈驿站打造4500多处“阅读空间”,编制沉浸式的“宁波走读地图”,让“诗和远方”转角可遇、阅读之美处处可寻。市民可以在天一阁体验非遗技艺,亲手让“沉睡”的古籍重焕生机;可以在百年藏书楼“抱珠楼”畅享数字阅读,感受历史与现代的奇妙融合;可以在网红书店“四明书局”打卡沉浸阅读,品味生活的静谧与美好。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探索“阅读+科技”“阅读+民生”“阅读+文旅”融合路径,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建设“书香中国”贡献宁波力量。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崔小明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