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陈烨 通讯员 徐丹丹 史楚钊
“要是发生什么事情,急救设备放在车上,感觉也多了一份保障。”
“有了这个救命神器,路上要是遇到交通事故,也能帮一把了。”
4月28日,“车轮上的生命线”流动应急救护站建设活动在北仑区霞浦街道物流工业社区举行,该活动由北仑港航政协委员会客厅、北仑区医卫组、北仑区红十字会、霞浦街道政协联络委、物流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霞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发起。
现场,经培训获心肺复苏(CPR+AED)急救资质的21名集卡司机正式组成应急救护小队,并获赠应急救护包,其中朱瑞申、张用的集卡车上同步配备了由北仑区第十届医卫组捐赠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内置AED,公益救助”——记者注意到,两台车的车门外侧已贴上了蓝底黄字的醒目标识。

应急救护小队成立

AED设备已放置集卡车内
“AED放在我车上,我会妥善保管,并在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集卡司机朱瑞申来自山东,在货运路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他热心公益,曾摘得2022年浙江省“美丽货车司机”荣誉。活动当天,他与张用一起签订了AED保管及志愿服务承诺书。
据悉,朱瑞申和张用常年行驶于甬金线、杭甬线,两台AED的配备,不仅护航集卡司机自身平安驾驶,还在这两条线路上建起“车轮上”的应急救护站。
为更好帮助集卡司机应对后续可能遇到的急救场景,受邀而来的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现场进行了规范指导和模拟演练。


现场进行应急救护规范操作演练
活动中,《精技赋能 “救”在身边——车“仑”上的急救站》项目发布,该项目将延伸至集卡司机家庭,提供急救实践课、心理健康支持及困难家庭关爱服务,并结合AI技术优化培训流程。后期,还将开展霞浦片区及全区层面的AED百人模拟比赛。

协商议事
集卡司机长时间驾驶,久坐不起,心脑血管疾病可谓是他们的职业病,如何守护这个群体的健康?据了解,此次活动的开展正是排摸了该群体的实际需求。
前期,北仑港航政协委员会客厅委员们通过“委员有约”接待日收集议题,排摸需求,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开展“聚仑同行 协力共富”为主题的“漫商量”协商议事,由司机代表、委员代表提出建议,会客厅及红十字会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回应,最终完善并逐步落地“车轮上”的应急救护站建设方案。
在保障自身行车安全的同时,也可在突发情况下施予援手。根据集卡司机的流动轨迹,“车轮上”的应急救护站后续还将覆盖甬温线、杭甬线、沪甬线等更多线路,而这一行动,也获得及时的、温暖的回应。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爱心企业家、政协委员以及宁波天翔货柜有限公司表示,将出资捐赠8台AED,配备到更多的集卡车辆,用于紧急救护所需。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