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五一”假期 畅游甬城博物馆“攻略”来了
2025-04-29 19:3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节假日的天一阁博物院,游人如织。图片由天一阁博物院提供

  甬派客户端记者 张芯蕊

  全天开放、精品展览、特色活动……“五一”假期临近,宁波多家博物馆纷纷进入“待客”模式,以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一个“文化黄金周”。

  精彩展览不容错过

  在宁波博物馆,近期上新的“双展”正适合节假日参观。

“源同流异——清代外销艺术品展”展览。图片由宁波博物馆提供

  “源同流异——清代外销艺术品展”,聚焦18世纪至19世纪清代海外贸易,展出瓷器、珐琅器、银器、牙雕、漆器、通草画等外销艺术品172套共300余件,折射出通过海外贸易,文化相互影响、互通与创新的宝贵历史片段。

“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图片由宁波博物馆提供

  另一边,在一楼西特展馆的“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则通过72件(组)相关文物以及内容翔实的图文展板,集中展示徽州古建筑的历史、营建布局、艺术元素和文房陈设特色,重点展出的徽州木雕、砖雕、石雕等文物,更是让人深刻感受到徽州古建筑的精湛工艺。

  此外,还有“百年薪火永相传——刘鸿生与民族火柴工业”“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圈近代爱国实业家展”两个临展可打卡、游览,近距离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发展脉络。

“致广大 极精微——华人德、赵华新师徒治砚作品展”展览现场。图源 天一阁博物院

  在天一阁博物院,“致广大 极精微——华人德、赵华新师徒治砚作品展”正在天一阁云在楼展出,50余方精美的砚台和相关书法作品,展现了文人赏玩、收藏之韵。注意,天一阁云在楼位于状元厅内,观众无需购买门票,从南大门进入参观即可。

  此外,中国港口博物馆的“灵光独耀——蓟州多宝佛塔文物展”,宁波美术馆的“光影悦动——宁波美术馆藏经典油画陈列”“江水沛兮——武汉美术馆藏徐本一书法作品展”等展览也正在展出,感兴趣的市民观众,可前往参观。

  值得注意的是,为满足公众假期的参观需求,“五一”假期,宁波博物院(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包玉刚故居)、天一阁博物院(天一阁博物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弥勒博物馆、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宁波塘河文化陈列馆、周尧昆虫博物馆、宁波服装博物馆均照常开放。

“且上书楼——从典籍中走来的他们”特别活动地图。图源 天一阁博物院

  创意活动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五一”假期,天一阁博物院推出“且上书楼——从典籍中走来的他们”特别活动,将从古籍出发,邀请古人们从典籍中“走出来”,呈现古人的风雅日常、发掘古人的造物智慧,开启一场颇具传统意趣的雅集盛会。

  市民游客们可在天一阁西大门领取“典籍寻踪”游园地图,按图索骥,体验雅集游园会。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还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天一阁东园、南园以及秦氏支祠等各处,市民游客只要以古籍为引,都能在游园的过程中“偶遇”这些历史名人,了解名人、名家与天一阁典藏之间的深厚渊源。

香包制作。图源 天一阁博物院

  此外,“五一”假期,深度逛展加手工体验成为宁波各大博物馆的热门活动,不仅让博物馆从“静态陈列”转向“动态互动”,更以鲜活方式拉近公众与文化展陈的距离,赋予假期独特的文化获得感。

  “五一”假期,宁波博物馆将举办多场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深度结合徽州古建筑文化展和清代外销艺术品展,带领小朋友了解中国不同时代的非遗技艺、工艺品,洞悉古代社会审美与人文思想,以重点文物为创意元素,进行各式各样的手工体验。

“童心探百工,巧手编花篮”活动。图源 中国港口博物馆

  此外,将在中国港口博物馆举办的“五一劳动节”特别活动“童心探百工,巧手编花篮”等活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举办的“春野趣寻·纸鸢挂件DIY”等活动;宁波弥勒博物馆举办的古法手工制香、名香品鉴活动;宁波美术馆举办的“蛋彩流光 漆映立夏——非遗手作蛋壳漆画体验”活动等,均能让市民游客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注意,以上部分活动需要提前预约,请感兴趣的市民观众及时关注各大博物馆官方公众号,以免跑空。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球劳动者共享的节日,也是弘扬工匠精神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刻。无论是对历史的探索,还是对艺术的欣赏,抑或是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在各大博物馆,都有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等待着大家。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五一”假期 畅游甬城博物馆“攻略”来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4-29 19:38:00

节假日的天一阁博物院,游人如织。图片由天一阁博物院提供

  甬派客户端记者 张芯蕊

  全天开放、精品展览、特色活动……“五一”假期临近,宁波多家博物馆纷纷进入“待客”模式,以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一个“文化黄金周”。

  精彩展览不容错过

  在宁波博物馆,近期上新的“双展”正适合节假日参观。

“源同流异——清代外销艺术品展”展览。图片由宁波博物馆提供

  “源同流异——清代外销艺术品展”,聚焦18世纪至19世纪清代海外贸易,展出瓷器、珐琅器、银器、牙雕、漆器、通草画等外销艺术品172套共300余件,折射出通过海外贸易,文化相互影响、互通与创新的宝贵历史片段。

“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图片由宁波博物馆提供

  另一边,在一楼西特展馆的“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则通过72件(组)相关文物以及内容翔实的图文展板,集中展示徽州古建筑的历史、营建布局、艺术元素和文房陈设特色,重点展出的徽州木雕、砖雕、石雕等文物,更是让人深刻感受到徽州古建筑的精湛工艺。

  此外,还有“百年薪火永相传——刘鸿生与民族火柴工业”“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圈近代爱国实业家展”两个临展可打卡、游览,近距离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发展脉络。

“致广大 极精微——华人德、赵华新师徒治砚作品展”展览现场。图源 天一阁博物院

  在天一阁博物院,“致广大 极精微——华人德、赵华新师徒治砚作品展”正在天一阁云在楼展出,50余方精美的砚台和相关书法作品,展现了文人赏玩、收藏之韵。注意,天一阁云在楼位于状元厅内,观众无需购买门票,从南大门进入参观即可。

  此外,中国港口博物馆的“灵光独耀——蓟州多宝佛塔文物展”,宁波美术馆的“光影悦动——宁波美术馆藏经典油画陈列”“江水沛兮——武汉美术馆藏徐本一书法作品展”等展览也正在展出,感兴趣的市民观众,可前往参观。

  值得注意的是,为满足公众假期的参观需求,“五一”假期,宁波博物院(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包玉刚故居)、天一阁博物院(天一阁博物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弥勒博物馆、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宁波塘河文化陈列馆、周尧昆虫博物馆、宁波服装博物馆均照常开放。

“且上书楼——从典籍中走来的他们”特别活动地图。图源 天一阁博物院

  创意活动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五一”假期,天一阁博物院推出“且上书楼——从典籍中走来的他们”特别活动,将从古籍出发,邀请古人们从典籍中“走出来”,呈现古人的风雅日常、发掘古人的造物智慧,开启一场颇具传统意趣的雅集盛会。

  市民游客们可在天一阁西大门领取“典籍寻踪”游园地图,按图索骥,体验雅集游园会。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还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天一阁东园、南园以及秦氏支祠等各处,市民游客只要以古籍为引,都能在游园的过程中“偶遇”这些历史名人,了解名人、名家与天一阁典藏之间的深厚渊源。

香包制作。图源 天一阁博物院

  此外,“五一”假期,深度逛展加手工体验成为宁波各大博物馆的热门活动,不仅让博物馆从“静态陈列”转向“动态互动”,更以鲜活方式拉近公众与文化展陈的距离,赋予假期独特的文化获得感。

  “五一”假期,宁波博物馆将举办多场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深度结合徽州古建筑文化展和清代外销艺术品展,带领小朋友了解中国不同时代的非遗技艺、工艺品,洞悉古代社会审美与人文思想,以重点文物为创意元素,进行各式各样的手工体验。

“童心探百工,巧手编花篮”活动。图源 中国港口博物馆

  此外,将在中国港口博物馆举办的“五一劳动节”特别活动“童心探百工,巧手编花篮”等活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举办的“春野趣寻·纸鸢挂件DIY”等活动;宁波弥勒博物馆举办的古法手工制香、名香品鉴活动;宁波美术馆举办的“蛋彩流光 漆映立夏——非遗手作蛋壳漆画体验”活动等,均能让市民游客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注意,以上部分活动需要提前预约,请感兴趣的市民观众及时关注各大博物馆官方公众号,以免跑空。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球劳动者共享的节日,也是弘扬工匠精神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刻。无论是对历史的探索,还是对艺术的欣赏,抑或是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在各大博物馆,都有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等待着大家。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