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瑞申从事货运行业24年。
“五一”前夕,在北仑区霞浦街道物流工业社区,一场特别的“车轮上的生命线”流动应急救护站建设活动引发关注。今年50岁的集卡司机朱瑞申经前期急救资质培训,正式成为一名持证的救护员。
救护员,是他在集卡司机、志愿服务队队长之外的第三重身份。
“有事找老朱”是司机们的共识?
凌晨5点的霞南村河道,曾见证过朱瑞申的“本能一跃”。2020年寒冬清晨,赶着出车的他路遇落水妇女,救人心切的他衣服都来不及脱,纵身跳入2米深的冰河里。被救者事后心有余悸,她说要不是朱师傅,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并非偶然——熟悉朱瑞申的人都觉得,他的方向盘始终朝着“善”的方向。
在物流园区,“有事找老朱”是司机们的共识。2023年2月,集卡司机汪师傅遭遇一家小加油站误扣油费而不退费的郁闷事,是朱瑞申给他出主意,带他到派出所,18小时内就追回了损失。
集卡司机日夜兼程,路上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交通事故或求助,而朱瑞申每次都会伸出援手。而这一次,拥有应急救护资质且车内配备了AED的他,有了更好的信心,他相信日后若再遇突发情况,能采用更专业、更及时的救护,能帮到更多人。
这份古道热肠,早已融入职业血脉。安全行车350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零违章的背后,是朱瑞申“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的让行哲学。“遇到什么事就让一让,安全最重要嘛。”这是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公司里不少司机都是他的徒弟,上岗前得到过他的指点。大家对他的评价朴素又真诚——朱师傅开车稳当,做人也实在!
他带领“红蚂蚁”撬动大文明?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集卡司机在物流园区常驻,人数从最初的几百人增至如今的2000多人。人一多,司机们与社区的接触也慢慢多起来。热心助人的朱瑞申很快成为司机们的代表,他经常收集大家的需求,向社区反馈,并助力解决难题。为更好服务这个群体,物流工业社区党委于2013年牵头建起“司机之家”,并成立“红蚂蚁”志愿服务队,朱瑞申被推选为服务队队长。
作为队长,朱瑞申有一份特殊的“里程表”:2021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服务时长500个小时……2024年参与活动80余次,服务时长230个小时。驿站值守、平安夜巡、守护大运河路、交通文明劝导、安全隐患排查……在各种服务场景下,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他带领下,“红蚂蚁”这支由集卡司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越发壮大,通过持续推进“123先锋志愿工程”——1名优秀司机带动2名同行完成3件公益事,司机们与社区、园区之间的黏合度也越来越高,他们愿意参与基层治理,守护共同的家园,曾经的卫生死角焕然一新,高峰期拥堵的园区干道也逐步实现“快疏快导”。
从渤海湾畔到东海之滨,朱瑞申用车轮丈量着责任与善意。安全驾驶里程可绕地球87圈,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2000小时……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位新业态劳动者对“平凡英雄”的生动诠释。
记者陈烨通讯员史楚钊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