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夫-裴多菲组合像在象山殷夫公园落成。
5月23日下午,象山县殷夫公园。红布缓缓落下,在场所有人屏息凝神:铜制裴多菲头像雕塑镶嵌在红色背景墙中,神情坚毅;殷夫全身像雕塑立于红色背景墙前,意气风发。
“迎风飘扬”的红色背景墙上,刻着两位诗人的“结缘之作”——《自由与爱情》一诗全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时隔近一年,两位诗人在殷夫的故乡——宁波象山再次“相聚”。
裴多菲是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殷夫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两人出生相隔近一个世纪,却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都是诗人,都是革命家,都为革命事业在20多岁时牺牲……
因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自由与爱情》,他们俩成为从未见面却彼此心意相通的知音。裴多菲是这首诗的作者,而殷夫是这首诗的中文译者。
他们俩上一次“相聚”是在2024年6月。在位于匈牙利南部城市基什孔费莱吉哈佐的裴多菲译者雕像园,殷夫浮雕像落成。
殷夫浮雕像作为永久纪念像,会一直保留在该雕像园,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当地民众参观。
“当我踏上裴多菲的故乡,内心十分震撼。两位爱国诗人,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作为后代要把这种革命精神延续下去。”人群中,中共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家唯格外激动。
去年6月,他作为殷夫家乡的代表,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殷夫浮雕像落成仪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为加深两地的友谊,基什孔费莱吉哈佐市政府于2024年11月向象山县赠送两尊裴多菲头像雕塑。
其中一尊由象山当地邀请中国美院设计完成殷夫-裴多菲组合像,安放在殷夫公园;另一尊雕塑则放置在殷夫故居。
殷夫的侄孙徐炜这次特地从南京赶来参加殷夫-裴多菲组合像的落成仪式。
“记得是在小学时读到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才知道殷夫。当时还不知道殷夫和自己家的关系,后来听了父亲的介绍,才对殷夫的事迹有更多了解,尤其是他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不怕牺牲的精神。”徐炜说,每次回到家乡象山,总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以后能多回家看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次殷夫-裴多菲组合像在象山落成,也为中匈友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匈牙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与教育领事洋风在发言中提到的,匈牙利民众至今爱戴与纪念裴多菲,而象山也将成为裴多菲的又一“故乡”,来到这里,就有“回家的感觉”。记者石承承崔引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