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这是宁波匠人献给世界的礼物”
2025-05-23 22:3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骨木镶嵌《璇花琦韵宝匣》。

甬派客户端记者 黄银凤

5月23日,宁波紫林坊艺术馆内,夏日的天光透过精致的雕花木窗,在两只紫檀木匣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骨木镶嵌传承人陈明伟正俯身检查《锦纹幽韵宝匣》和《璇花琦韵宝匣》的每一处细节,指尖轻抚过螺钿镶嵌的锦钱纹路。“这两件作品入选了2025大阪世博会浙江周‘万年赓续·翠叠江南’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明天就要启程前往杭州,将于7月12日在日本大阪世博园中国馆正式亮相。”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这是宁波匠人献给世界的一份特殊礼物。”

这两件作品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其纹样设计灵感源自日本正仓院珍藏的来自宁波的唐代骨木镶嵌棋盘,却在现代设计语言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精选的大叶紫檀木胎上,螺钿与黄杨木巧妙拼嵌出精致的锦钱纹与璇花纹,留白处暗藏如意纹的现代演绎。

“古人喜用宝相花,我们创新设计了‘璇花’,取美玉之精华,但线条更符合当代审美”,陈明伟解释道,“非遗传承就像织造锦缎,既要守住传统的经纬,又要绣出时代的新纹。”

骨木镶嵌《锦纹幽韵宝匣》。

“这次作品赴日展出,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启迪。”陈明伟说,“两件宝匣虽是当代创作,但纹样设计根植传统:锦钱纹、‘璇花’都脱胎于中国古典意象,与正仓院藏品中的宝相花一脉相承,同时在工艺和构图上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

陈明伟特别指出,采用大叶紫檀、螺钿与黄杨木的材质组合,通过巧妙的材质对比增强了视觉层次感,使传统纹样更贴合当代生活美学。这种“空匣纳万象”的设计理念——看似空无一物的匣体,实则通过表面纹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符号,正是古今对话的生动体现。

这种创新源于对当代审美的深刻理解。“现代人更崇尚简约与空间感,因此我们在纹样布局上特别注重留白与节奏感,让传统技艺焕发出符合时代气质的新魅力。”

陈明伟表示,作品造型借鉴了“聚宝盆”的概念,寓意“海纳百川”——空匣象征着开放包容的胸怀,既能凝聚多元文化,也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结晶。这正是当代非遗传承者的重要使命:将传统工艺升华为艺术,让古典美学在当下产生新的共鸣。

陈明伟的骨木镶嵌作品近年来频频登上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骨木镶嵌《风华流沙》。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他创作的两件骨木镶嵌作品《风华流沙》和《盛世流光》入选“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浓郁的民族风情让策展人赞叹为“流动的东方艺术珍品”。

这位工艺大师还将骨木镶嵌技艺创新性地与皮革产品相结合,设计制作出紫檀嵌黄杨系列箱包,成功打入高端奢侈品市场,向世界证明非遗不仅可以融入现代生活,更能走向国际舞台。该系列作品完美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美学,不仅设计时尚新颖,更饱含艺术家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先后亮相北京中华瑰宝展、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设计大展等重要展会,获得广泛赞誉。

陈明伟手绘的首款骨木镶嵌箱包——书箱包手稿。

“非遗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陈明伟在创新路上从未停步:他将骨木镶嵌与牛皮材质相结合,设计的“包二代”系列被法国艺术机构列入巡展计划,开启了国际之旅。

其实早在2024年,他的紫林坊艺术馆(分馆)就已落户上海,使他成为宁波首位走出去开馆的非遗大师。开馆当天举办的“繁花似锦 乡韵乡味——宁波非遗精品展”,集中展示了6位宁波非遗大师的200多件精品力作,为传统手艺开拓新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

“非遗的活力在于持续流动。就像唐代工匠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技艺传至日本一样,今天的我们更需要主动搭建交流平台。”陈明伟充满信心地说。

骨木镶嵌历经20多年的非遗保护历程,已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到创造性发展的华丽转身。展望未来,陈明伟相信年轻一代传承人将在历史基因中注入新的时代语言。“我始终坚信,真正的传统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奔流不息的江河——它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也必将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奔腾而去。”

从抢滩上海到进军海外市场,宁波骨木镶嵌这门古老手艺正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当传统技艺跳出博物馆的玻璃展柜,成为国际舞台的亮点、现代生活的美学载体,文化自信便在这润物无声中生根发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这是宁波匠人献给世界的礼物”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5-23 22:36:00

骨木镶嵌《璇花琦韵宝匣》。

甬派客户端记者 黄银凤

5月23日,宁波紫林坊艺术馆内,夏日的天光透过精致的雕花木窗,在两只紫檀木匣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骨木镶嵌传承人陈明伟正俯身检查《锦纹幽韵宝匣》和《璇花琦韵宝匣》的每一处细节,指尖轻抚过螺钿镶嵌的锦钱纹路。“这两件作品入选了2025大阪世博会浙江周‘万年赓续·翠叠江南’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明天就要启程前往杭州,将于7月12日在日本大阪世博园中国馆正式亮相。”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这是宁波匠人献给世界的一份特殊礼物。”

这两件作品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其纹样设计灵感源自日本正仓院珍藏的来自宁波的唐代骨木镶嵌棋盘,却在现代设计语言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精选的大叶紫檀木胎上,螺钿与黄杨木巧妙拼嵌出精致的锦钱纹与璇花纹,留白处暗藏如意纹的现代演绎。

“古人喜用宝相花,我们创新设计了‘璇花’,取美玉之精华,但线条更符合当代审美”,陈明伟解释道,“非遗传承就像织造锦缎,既要守住传统的经纬,又要绣出时代的新纹。”

骨木镶嵌《锦纹幽韵宝匣》。

“这次作品赴日展出,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启迪。”陈明伟说,“两件宝匣虽是当代创作,但纹样设计根植传统:锦钱纹、‘璇花’都脱胎于中国古典意象,与正仓院藏品中的宝相花一脉相承,同时在工艺和构图上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

陈明伟特别指出,采用大叶紫檀、螺钿与黄杨木的材质组合,通过巧妙的材质对比增强了视觉层次感,使传统纹样更贴合当代生活美学。这种“空匣纳万象”的设计理念——看似空无一物的匣体,实则通过表面纹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符号,正是古今对话的生动体现。

这种创新源于对当代审美的深刻理解。“现代人更崇尚简约与空间感,因此我们在纹样布局上特别注重留白与节奏感,让传统技艺焕发出符合时代气质的新魅力。”

陈明伟表示,作品造型借鉴了“聚宝盆”的概念,寓意“海纳百川”——空匣象征着开放包容的胸怀,既能凝聚多元文化,也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结晶。这正是当代非遗传承者的重要使命:将传统工艺升华为艺术,让古典美学在当下产生新的共鸣。

陈明伟的骨木镶嵌作品近年来频频登上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骨木镶嵌《风华流沙》。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他创作的两件骨木镶嵌作品《风华流沙》和《盛世流光》入选“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浓郁的民族风情让策展人赞叹为“流动的东方艺术珍品”。

这位工艺大师还将骨木镶嵌技艺创新性地与皮革产品相结合,设计制作出紫檀嵌黄杨系列箱包,成功打入高端奢侈品市场,向世界证明非遗不仅可以融入现代生活,更能走向国际舞台。该系列作品完美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美学,不仅设计时尚新颖,更饱含艺术家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先后亮相北京中华瑰宝展、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设计大展等重要展会,获得广泛赞誉。

陈明伟手绘的首款骨木镶嵌箱包——书箱包手稿。

“非遗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陈明伟在创新路上从未停步:他将骨木镶嵌与牛皮材质相结合,设计的“包二代”系列被法国艺术机构列入巡展计划,开启了国际之旅。

其实早在2024年,他的紫林坊艺术馆(分馆)就已落户上海,使他成为宁波首位走出去开馆的非遗大师。开馆当天举办的“繁花似锦 乡韵乡味——宁波非遗精品展”,集中展示了6位宁波非遗大师的200多件精品力作,为传统手艺开拓新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

“非遗的活力在于持续流动。就像唐代工匠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技艺传至日本一样,今天的我们更需要主动搭建交流平台。”陈明伟充满信心地说。

骨木镶嵌历经20多年的非遗保护历程,已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到创造性发展的华丽转身。展望未来,陈明伟相信年轻一代传承人将在历史基因中注入新的时代语言。“我始终坚信,真正的传统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奔流不息的江河——它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也必将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奔腾而去。”

从抢滩上海到进军海外市场,宁波骨木镶嵌这门古老手艺正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当传统技艺跳出博物馆的玻璃展柜,成为国际舞台的亮点、现代生活的美学载体,文化自信便在这润物无声中生根发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