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两场“雨”托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2025-06-21 07:30:36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曹红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救助方案。

“一场是小区邻居们充满爱心的‘红包雨’,另一场是政府、社区共同帮助下的‘及时雨’,让我在最无助的时候看到了希望。”康复医院病床前,黄大姐一边照顾着务工时意外摔伤的丈夫唐师傅,一边讲述着改变她命运的两场“雨”。

业主群的“红包雨”

第一场“雨”是在今年4月底。荣安花园小区的业主群被一条求助信息打破了平静。信息显示,小区住户唐师傅在工地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被送入李惠利医院ICU病房。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他原本就肩负妻子与几个年幼子女的生活重担。当用工单位以其是“非正式员工”为由拒绝工伤理赔和医药费资助时,妻子黄大姐几近崩溃。

“我是业委会老田,已证实她家情况属实!恳请邻居们伸出援手!”得知该情况后,小区业委会主任、功能型党支部书记田金虎迅速核实黄大姐身份,并在群内发起倡议。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爱心如潮水般涌来——来自6幢304室的转账、来自2幢303的红包……一个个微信红包如雨点般汇聚聊天群。6小时内,300多个红包捐赠汇聚成10000余元救命款,第一时间缴纳到了医院。

这场自发的“红包雨”,是横杨社区“企居混杂”环境下的温度。作为容纳近万名融入人口的社区,这份共情力催生了“指尖互助”的暖心力量。

黄大姐(左)给社区送来感谢锦旗。

多方联动送来“及时雨”

邻里的爱心捐款仅是应急之策,面对后续手术费、家庭的生活开销,黄大姐仍手足无措。“走!我们去社区寻求帮助……”4月29日,田金虎特地请了假,陪同黄大姐来到横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求助。社区党委书记曹红艳的一句“不要怕!我们帮你一起想办法”,让黄大姐重拾信心。

在居民说事工作室内,曹红艳与包片社工安抚着不知所措的黄大姐,从她口中了解到事情始末和家庭情况。“吕哥,你对接一下上级矛盾调解部门,看看是否能给唐大哥提供法律援助。”曹红艳说。

社区“和风细雨”矛调工作室负责人吕伟潮马上打起了电话。随后曹红艳携包片社工、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开了一个紧急小会,商讨如何帮助黄大姐一家。

“书记,荣安花园物业公司主动表示对黄姐一家的物业费进行部分减免。”

“我们小区业委会和融合性社会组织志愿者商量好了,可以帮她照顾老人、小孩,让她腾出时间去照顾丈夫和处理理赔事宜。”

“她家近期的采买和卫生工作,我们老年协会几个理事包了。”

……

短短数天,社区、物业、业委会、老年协会以及社区党员志愿者纷纷站了出来,使得困境中的黄大姐一家的日常生活得到托底。

6月19日,得知相应救助款已获批,黄大姐马上将这一好消息分享给了身边的亲人。据她所说,除了书记曹红艳三天两头关心她家情况,社工小王是最操心的一个。黄大姐因文化有限,屡次填错申请表格,崩溃痛哭,对此,小王一直很有耐心,日常以语音和图示分段指导,有两次还上门手把手协助整理申报材料。“那段时间我只知道哭,小王从不嫌我麻烦!”黄大姐说。

这场精准的“及时雨”,依托于大碶街道成熟的网格化服务体系,以横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动司法、民政、公益组织等多方资源,将碎片化求助转化为了系统性救援。

用“细雨”化解更多难题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横杨社区,唐师傅家庭的遭遇并非个例。横杨社区是一个融入人口与本地居民比例高达4:1、“村、居、企”混合的多元化社区,新居民融入难、老旧小区服务弱、职工家庭附带问题复杂以及其他邻里矛盾长期存在。而社区给出的应对之策,恰似一场润物无声的“细雨”。

“我们推出的‘新居+’计划,通过党建引领强化社区“过渡仓”功能,提供专业化服务力量和资源配置服务,引导新居民产生归属感,融入到未来社区的发展建设中来。”曹红艳介绍,社区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共建单位,推出“暖心八条”,服务新融入人口和回迁安置村民;糅合“居物业”力量,建立“仲·好”帮邻社,从“单人奔走”发展到22名专业人才团队,为50多户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维修、结对照护;通过“小青葵”假日学校,丰富“小候鸟”的暑期生活。

“唐师傅事件后,社区已将他们一家纳入重点跟踪档案。”曹红艳告诉记者,这场帮扶将是持续性的,未来,社区将通过“爱心岗位推介”“子女助学计划”,帮助这个家庭慢慢走出困境。

宁波晚报记者 陈烨 通讯员 胡洲华 王琳瑛 文/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两场“雨”托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6-21 07:30:36

曹红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救助方案。

“一场是小区邻居们充满爱心的‘红包雨’,另一场是政府、社区共同帮助下的‘及时雨’,让我在最无助的时候看到了希望。”康复医院病床前,黄大姐一边照顾着务工时意外摔伤的丈夫唐师傅,一边讲述着改变她命运的两场“雨”。

业主群的“红包雨”

第一场“雨”是在今年4月底。荣安花园小区的业主群被一条求助信息打破了平静。信息显示,小区住户唐师傅在工地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被送入李惠利医院ICU病房。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他原本就肩负妻子与几个年幼子女的生活重担。当用工单位以其是“非正式员工”为由拒绝工伤理赔和医药费资助时,妻子黄大姐几近崩溃。

“我是业委会老田,已证实她家情况属实!恳请邻居们伸出援手!”得知该情况后,小区业委会主任、功能型党支部书记田金虎迅速核实黄大姐身份,并在群内发起倡议。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爱心如潮水般涌来——来自6幢304室的转账、来自2幢303的红包……一个个微信红包如雨点般汇聚聊天群。6小时内,300多个红包捐赠汇聚成10000余元救命款,第一时间缴纳到了医院。

这场自发的“红包雨”,是横杨社区“企居混杂”环境下的温度。作为容纳近万名融入人口的社区,这份共情力催生了“指尖互助”的暖心力量。

黄大姐(左)给社区送来感谢锦旗。

多方联动送来“及时雨”

邻里的爱心捐款仅是应急之策,面对后续手术费、家庭的生活开销,黄大姐仍手足无措。“走!我们去社区寻求帮助……”4月29日,田金虎特地请了假,陪同黄大姐来到横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求助。社区党委书记曹红艳的一句“不要怕!我们帮你一起想办法”,让黄大姐重拾信心。

在居民说事工作室内,曹红艳与包片社工安抚着不知所措的黄大姐,从她口中了解到事情始末和家庭情况。“吕哥,你对接一下上级矛盾调解部门,看看是否能给唐大哥提供法律援助。”曹红艳说。

社区“和风细雨”矛调工作室负责人吕伟潮马上打起了电话。随后曹红艳携包片社工、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开了一个紧急小会,商讨如何帮助黄大姐一家。

“书记,荣安花园物业公司主动表示对黄姐一家的物业费进行部分减免。”

“我们小区业委会和融合性社会组织志愿者商量好了,可以帮她照顾老人、小孩,让她腾出时间去照顾丈夫和处理理赔事宜。”

“她家近期的采买和卫生工作,我们老年协会几个理事包了。”

……

短短数天,社区、物业、业委会、老年协会以及社区党员志愿者纷纷站了出来,使得困境中的黄大姐一家的日常生活得到托底。

6月19日,得知相应救助款已获批,黄大姐马上将这一好消息分享给了身边的亲人。据她所说,除了书记曹红艳三天两头关心她家情况,社工小王是最操心的一个。黄大姐因文化有限,屡次填错申请表格,崩溃痛哭,对此,小王一直很有耐心,日常以语音和图示分段指导,有两次还上门手把手协助整理申报材料。“那段时间我只知道哭,小王从不嫌我麻烦!”黄大姐说。

这场精准的“及时雨”,依托于大碶街道成熟的网格化服务体系,以横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动司法、民政、公益组织等多方资源,将碎片化求助转化为了系统性救援。

用“细雨”化解更多难题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横杨社区,唐师傅家庭的遭遇并非个例。横杨社区是一个融入人口与本地居民比例高达4:1、“村、居、企”混合的多元化社区,新居民融入难、老旧小区服务弱、职工家庭附带问题复杂以及其他邻里矛盾长期存在。而社区给出的应对之策,恰似一场润物无声的“细雨”。

“我们推出的‘新居+’计划,通过党建引领强化社区“过渡仓”功能,提供专业化服务力量和资源配置服务,引导新居民产生归属感,融入到未来社区的发展建设中来。”曹红艳介绍,社区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共建单位,推出“暖心八条”,服务新融入人口和回迁安置村民;糅合“居物业”力量,建立“仲·好”帮邻社,从“单人奔走”发展到22名专业人才团队,为50多户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维修、结对照护;通过“小青葵”假日学校,丰富“小候鸟”的暑期生活。

“唐师傅事件后,社区已将他们一家纳入重点跟踪档案。”曹红艳告诉记者,这场帮扶将是持续性的,未来,社区将通过“爱心岗位推介”“子女助学计划”,帮助这个家庭慢慢走出困境。

宁波晚报记者 陈烨 通讯员 胡洲华 王琳瑛 文/摄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