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安全行|毒雾减少八分之一!实验告诉你新老国标电动自行车啥区别
2025-07-04 19:4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马涛 通讯员 黄晶晶

  电动自行车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但使用不当也往往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6月25日凌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小区因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口起火,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雾以及有毒气体充斥了唯一的疏散楼道,导致一家四口一死两伤的悲剧。

  这起案例再次引发了市民对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关注。今年9月1日,新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即将实施,亮点之一就是车身外壳使用了高阻燃材料。究竟有多“耐热”?近日,象山县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了对比实验。

实验画面

  旧国标:毒烟弥漫,3分钟封锁楼道

  实验在象山县丹东街道后洋村两栋待拆迁居民楼内进行。该实验楼为老式五层半居民楼:楼内为一部疏散楼梯间,一楼为车棚储藏室,二楼至五楼为住宅。

  为直观展现楼道间起火极易导致的“烟囱效应”,消防员封闭了两栋实验楼的车棚储藏室及二楼住宅大门。新旧两辆电动自行车被分别置于楼道口内,通过相同触发装置点燃起火。实验楼内布设监控探头、“蓝焰视卫”AI火情预警、烟雾探测器、温度及一氧化碳探测器,记录起火现场每一秒的剧变。

  当天13时47分,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实验开始。视频画面显示,13时47分27秒,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开始冒烟。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就被浓烟包围,现场浓烟如黑色巨浪翻滚;13时47分59秒(燃烧约32秒后),一楼监控画面被浓烟完全覆盖;13时49分16秒(燃烧约109秒后),二楼监控画面被浓烟覆盖。

  通过温度、一氧化碳以及烟雾探测器的实时数据探测,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在起火的16秒后,一氧化碳浓度飙升至1205.1ppm;在燃烧的第49秒,烟雾探测器检测显示浓度高达7019ppm。在充分燃烧3分钟后,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的高温区域已覆盖实验楼的一楼至四楼窗口。通过温度探测器显示,一楼火灾核心区顶部温度高达335.1℃,三楼温度升至60.3℃。

实验画面:楼道里浓烟弥漫

  新国标:仍有风险,但赢得关键缓冲

  14时25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实验开始。通过监控画面可以看到,14时25分14秒,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开始冒烟。与旧国标电动自行车不同的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烟雾较少,火焰较为明显;14时26分34秒(燃烧约80秒后)一楼监控被烟雾覆盖,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慢约48秒;14时27分14秒(燃烧约120秒后)二楼监控被烟雾覆盖,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慢约1分钟。

  通过探测器的实时数据看到,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在起火16秒后,一氧化碳浓度升至151.1ppm,约为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的1/8;燃烧第52秒,烟雾探测器检测显示浓度为2519ppm,显著低于旧国标电动自行车。

  在同样充分燃烧3分钟后,无人机热成像显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的高温区域覆盖了实验楼的一楼至三楼窗口,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少一层。通过温度探测器显示,一楼火灾核心区顶部温度高达320.5℃,三楼温度升至58.5℃。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安全警示:阻燃材质更防火,但也有风险

  “数据的悬殊,源于新旧国标防火设计的本质差异。”象山县消防救援大队防火干部王晓涵介绍:旧国标车塑料外壳、坐垫等材料阻燃性极差,遇火猛烈燃烧并释放剧毒氰化物、甲醛,且电池仓缺乏防火隔离,火势迅猛蔓延。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强制使用V-0级离火即灭的高阻燃材料,并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王晓涵解释:通过减少塑料件使用,以及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能够起到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效果。

  结合实验过程,吉利汽车研发工程师刘文佳分析:“一氧化碳浓度超过800ppm,数分钟内可致人昏迷死亡。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在燃烧瞬间突破一氧化碳浓度就飙升至1200ppm,人员通过楼道逃生的机会渺茫。相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后在一氧化碳和烟雾的释放上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他认为,整体对比来看,新国标的阻燃速率远远要超过老国标,为人员逃生赢得了宝贵时间。

  实验显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在起火后,一氧化碳的释放速度和烟雾浓度的扩散速度均得到显著抑制。不过,消防部门还是提醒: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都会释放致命毒气和高温!因此,防火升级不代表可违规充电!广大市民仍应合规停放、充电,安全红线不容触碰!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安全行|毒雾减少八分之一!实验告诉你新老国标电动自行车啥区别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04 19:42: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马涛 通讯员 黄晶晶

  电动自行车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但使用不当也往往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6月25日凌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小区因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口起火,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雾以及有毒气体充斥了唯一的疏散楼道,导致一家四口一死两伤的悲剧。

  这起案例再次引发了市民对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关注。今年9月1日,新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即将实施,亮点之一就是车身外壳使用了高阻燃材料。究竟有多“耐热”?近日,象山县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了对比实验。

实验画面

  旧国标:毒烟弥漫,3分钟封锁楼道

  实验在象山县丹东街道后洋村两栋待拆迁居民楼内进行。该实验楼为老式五层半居民楼:楼内为一部疏散楼梯间,一楼为车棚储藏室,二楼至五楼为住宅。

  为直观展现楼道间起火极易导致的“烟囱效应”,消防员封闭了两栋实验楼的车棚储藏室及二楼住宅大门。新旧两辆电动自行车被分别置于楼道口内,通过相同触发装置点燃起火。实验楼内布设监控探头、“蓝焰视卫”AI火情预警、烟雾探测器、温度及一氧化碳探测器,记录起火现场每一秒的剧变。

  当天13时47分,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实验开始。视频画面显示,13时47分27秒,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开始冒烟。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就被浓烟包围,现场浓烟如黑色巨浪翻滚;13时47分59秒(燃烧约32秒后),一楼监控画面被浓烟完全覆盖;13时49分16秒(燃烧约109秒后),二楼监控画面被浓烟覆盖。

  通过温度、一氧化碳以及烟雾探测器的实时数据探测,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在起火的16秒后,一氧化碳浓度飙升至1205.1ppm;在燃烧的第49秒,烟雾探测器检测显示浓度高达7019ppm。在充分燃烧3分钟后,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的高温区域已覆盖实验楼的一楼至四楼窗口。通过温度探测器显示,一楼火灾核心区顶部温度高达335.1℃,三楼温度升至60.3℃。

实验画面:楼道里浓烟弥漫

  新国标:仍有风险,但赢得关键缓冲

  14时25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实验开始。通过监控画面可以看到,14时25分14秒,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开始冒烟。与旧国标电动自行车不同的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烟雾较少,火焰较为明显;14时26分34秒(燃烧约80秒后)一楼监控被烟雾覆盖,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慢约48秒;14时27分14秒(燃烧约120秒后)二楼监控被烟雾覆盖,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慢约1分钟。

  通过探测器的实时数据看到,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在起火16秒后,一氧化碳浓度升至151.1ppm,约为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的1/8;燃烧第52秒,烟雾探测器检测显示浓度为2519ppm,显著低于旧国标电动自行车。

  在同样充分燃烧3分钟后,无人机热成像显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的高温区域覆盖了实验楼的一楼至三楼窗口,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少一层。通过温度探测器显示,一楼火灾核心区顶部温度高达320.5℃,三楼温度升至58.5℃。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安全警示:阻燃材质更防火,但也有风险

  “数据的悬殊,源于新旧国标防火设计的本质差异。”象山县消防救援大队防火干部王晓涵介绍:旧国标车塑料外壳、坐垫等材料阻燃性极差,遇火猛烈燃烧并释放剧毒氰化物、甲醛,且电池仓缺乏防火隔离,火势迅猛蔓延。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强制使用V-0级离火即灭的高阻燃材料,并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王晓涵解释:通过减少塑料件使用,以及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能够起到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效果。

  结合实验过程,吉利汽车研发工程师刘文佳分析:“一氧化碳浓度超过800ppm,数分钟内可致人昏迷死亡。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在燃烧瞬间突破一氧化碳浓度就飙升至1200ppm,人员通过楼道逃生的机会渺茫。相比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燃烧后在一氧化碳和烟雾的释放上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他认为,整体对比来看,新国标的阻燃速率远远要超过老国标,为人员逃生赢得了宝贵时间。

  实验显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在起火后,一氧化碳的释放速度和烟雾浓度的扩散速度均得到显著抑制。不过,消防部门还是提醒: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都会释放致命毒气和高温!因此,防火升级不代表可违规充电!广大市民仍应合规停放、充电,安全红线不容触碰!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