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重点类”督办建议“三见面”座谈会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围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相关建议,面对面沟通交流,推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
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邬玉芬、戚军洋、王光旭、朱升海分别围绕发展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扶持名优土特产产业、发展竹产业、推进生猪养殖等方面,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出建议,被确定为“重点类”督办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督办,副市长领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协办。
会上,主协办单位汇报了建议办理情况,相关代表对办理工作和建议答复表示满意,并进一步提出建议。近年来,我市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7万亩。2024年全市新增省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品牌12个。2024年全市鲜笋总产量22.75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全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达40亿元。2024年“岔路黑猪”获评省“十大好猪肉”,“甬味猪肉”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落实办理责任,推进相关工作取得新进展。将从生产布局、技术支撑、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切实将林地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主体,强化政策支持,发展精深加工,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品牌创建,推进名优土特产产业发展;提高竹资源高效利用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与竹文化深度融合,强化竹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全市生猪行业降本增效,降低疫病风险,强化设施畜牧项目建设。(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吴向正)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