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篮球场上的生死接力!3名球友10分钟救回心梗男子
2025-07-08 20:3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张天红 潘曙霞

“没有你们,就没有我!要不是你们,我早就不在了!”7月7日上午,在慈溪市长河镇垫桥村文化礼堂,被救者杨迪科紧握着三位球友的手,眼含热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杨迪科打球时突发心梗倒地。

事情要从6月21日晚上说起。当晚,杨迪科和往常一样,来到村文化礼堂旁的篮球场打球。约21点40分,正在运球的他毫无征兆一头栽倒在地。“当时,他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下去,脑袋重重磕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最先发现异常的球友李玉红回忆,杨迪科倒地后,情况很不妙,“手指探他的鼻子,已经没有呼吸了。”

退役军人李玉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情况危急,退役军人李玉红凭借在军队时接受的急救培训经验,迅速做出判断:杨迪科很可能是心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他一边大声呼喊旁边的球友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进行急救。

此时,同在球场打球的桑康建和蒋宇岐也迅速来帮忙。“当时他的嘴唇咬住了,我就用手把他的嘴掰开。”蒋宇岐说,他和李玉红、桑康建三人分工合作,轮流为杨迪科实施心肺复苏。

三球友轮流进行按压。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手臂也渐渐酸痛不已,但三人没有丝毫停歇。“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他救回来。”桑康建说。

约10分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一直到救护车赶到现场,将杨迪科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杨迪科为急性心梗,由于急救和送医及时,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左起:蒋宇岐、桑康建、李玉红

“如果不是他们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急救,我早就不在了。”杨迪科说,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目前身体已无大碍,正在家中康复。“他们不仅救了我的命,也拯救了我的整个家庭。”

面对杨迪科一家的感激,李玉红、桑康建和蒋宇岐显得有些腼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换作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出手相助。”他们说,这次经历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希望更多人能掌握急救技能。

【新闻多一点】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六十条:遇到呼吸、心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对于呼吸、心搏骤停的伤病员,最佳抢救时间窗口是4分钟。如能在现场给予及时的徒手心肺复苏配合AED的使用,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心肺复苏包括三个步骤,依次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进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即胸骨下半部),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30次。按压深度成人为5~6厘米,儿童约5厘米(或1/3胸径厚度),婴儿约4厘米(或1/3胸径厚度),按压频率100~120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婴儿口对口鼻)2次,每次约1秒,吹气时应见胸廓隆起。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每5个循环评估一次患者呼吸和脉搏。如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将其翻转为侧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未恢复,继续实施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大型公共场所和高风险家庭都需配备AED。AED使用方法:打开电源开关,按照图示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等待AED分析心律。如需电击除颤,等待AED充电,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颤按钮。除颤后,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AED再次分析心律。遵循AED语音提示操作,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篮球场上的生死接力!3名球友10分钟救回心梗男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08 20:30: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张天红 潘曙霞

“没有你们,就没有我!要不是你们,我早就不在了!”7月7日上午,在慈溪市长河镇垫桥村文化礼堂,被救者杨迪科紧握着三位球友的手,眼含热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杨迪科打球时突发心梗倒地。

事情要从6月21日晚上说起。当晚,杨迪科和往常一样,来到村文化礼堂旁的篮球场打球。约21点40分,正在运球的他毫无征兆一头栽倒在地。“当时,他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下去,脑袋重重磕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最先发现异常的球友李玉红回忆,杨迪科倒地后,情况很不妙,“手指探他的鼻子,已经没有呼吸了。”

退役军人李玉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情况危急,退役军人李玉红凭借在军队时接受的急救培训经验,迅速做出判断:杨迪科很可能是心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他一边大声呼喊旁边的球友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进行急救。

此时,同在球场打球的桑康建和蒋宇岐也迅速来帮忙。“当时他的嘴唇咬住了,我就用手把他的嘴掰开。”蒋宇岐说,他和李玉红、桑康建三人分工合作,轮流为杨迪科实施心肺复苏。

三球友轮流进行按压。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手臂也渐渐酸痛不已,但三人没有丝毫停歇。“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他救回来。”桑康建说。

约10分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一直到救护车赶到现场,将杨迪科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杨迪科为急性心梗,由于急救和送医及时,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左起:蒋宇岐、桑康建、李玉红

“如果不是他们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急救,我早就不在了。”杨迪科说,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目前身体已无大碍,正在家中康复。“他们不仅救了我的命,也拯救了我的整个家庭。”

面对杨迪科一家的感激,李玉红、桑康建和蒋宇岐显得有些腼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换作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出手相助。”他们说,这次经历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希望更多人能掌握急救技能。

【新闻多一点】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六十条:遇到呼吸、心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对于呼吸、心搏骤停的伤病员,最佳抢救时间窗口是4分钟。如能在现场给予及时的徒手心肺复苏配合AED的使用,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心肺复苏包括三个步骤,依次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进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即胸骨下半部),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30次。按压深度成人为5~6厘米,儿童约5厘米(或1/3胸径厚度),婴儿约4厘米(或1/3胸径厚度),按压频率100~120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婴儿口对口鼻)2次,每次约1秒,吹气时应见胸廓隆起。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每5个循环评估一次患者呼吸和脉搏。如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将其翻转为侧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未恢复,继续实施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大型公共场所和高风险家庭都需配备AED。AED使用方法:打开电源开关,按照图示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等待AED分析心律。如需电击除颤,等待AED充电,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颤按钮。除颤后,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AED再次分析心律。遵循AED语音提示操作,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