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老张在水库工地迎战“丹娜丝”
2025-07-09 07:17:32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张昌伦查看监控。本文图片均为徐能摄

  “丹娜丝”是张昌伦扎根水库工地以来,要迎战的第一场台风。

  “都打起精神!尽量避开溪坑,加强观察!”昨日清晨5点45分,作为象山泗洲头镇白仙山水库新建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张昌伦,早早来到了工地现场。

  眼前这座建设中的水库,设计总库容972万立方米,肩负着改善象山水资源供给的重任。台风“丹娜丝”来临之际,约150名建设者与它共同伫立在风雨欲来的东联溪畔。

  工地上,大家习惯称呼张昌伦为“老张”。在他眼里,眼前这个孕育中的“水缸”,像一个“无盔甲的战士”,不堪一击。

  “水库就建在原本的河流干流上,暴雨就是最大的‘敌人’!”老张眉头微锁,向我们解释道。为了施工安全,原本的河流被导流洞分走了,而这座按十年一遇标准设计的导流洞,就成了施工期抵御洪水、保障排水的“临时盾牌”。

  万一“老天爷”不按常理出牌,遇到几十年一遇的暴雨,这“盾牌”能不能扛得住?老张的心里,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为了这场“初考”,老张和团队在梅汛期开始前就绷紧了弦。防汛方案反复推敲,物资和设施早早到位,4000个沙袋严阵以待,救生衣、雨具、应急水泵一应俱全;在4月汛期前,起关键作用的围堰也已牢牢筑起。

白仙山水库新建工程。

  “别看它现在不起眼,”老张指着围堰说,“要是大水冲下来,它就能兜住一片,给我们争取时间缓冲一下。”“丹娜丝”生成后,项目部里容易松动的物件被缆绳固定;临时工棚也在三天前加固完毕。

  可即使这样,昨天下午两点半,当瓢泼大雨突然倾泻而下时,老张还是坐不住了,他抄起车钥匙夺门而出,开车四处巡视工地。

  在一片雾色雨幕中,浑浊的泥浆水在低洼处迅速汇成一个个小池塘,一辆辆工程车在风雨中颠簸前行。

  突然,他一个急刹,原来他发现在强排水管接口处,水花正汹涌喷溅!“快!引到明渠去!”顾不上飞溅的水花,更顾不上眼镜片上蒙起的水雾,老张跳下车,就手脚麻利地调整水管方向。

导流洞水浑浊。

  “这些石料得抓紧运走!”刚处理完强排设施,老张又盯上了临时堆放的渣土石方。雨水正无情地浸泡着这些“山丘”。

  “它们现在看着没事,等雨水泡久了,脚底一滑就可能冲下去,堵了导流洞的口子,那就坏事了!”老张的话在风雨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张昌伦整理物资。

  巡视一圈之后,雨势未歇。老张顾不上休息,又开始紧盯气象云图。“看样子台风要去南边登陆了,但在我们这儿,雨怕是少不了,大意不得啊……”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何晴 徐能 通讯员张根苗

强排设施。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老张在水库工地迎战“丹娜丝”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7-09 07:17:32

张昌伦查看监控。本文图片均为徐能摄

  “丹娜丝”是张昌伦扎根水库工地以来,要迎战的第一场台风。

  “都打起精神!尽量避开溪坑,加强观察!”昨日清晨5点45分,作为象山泗洲头镇白仙山水库新建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张昌伦,早早来到了工地现场。

  眼前这座建设中的水库,设计总库容972万立方米,肩负着改善象山水资源供给的重任。台风“丹娜丝”来临之际,约150名建设者与它共同伫立在风雨欲来的东联溪畔。

  工地上,大家习惯称呼张昌伦为“老张”。在他眼里,眼前这个孕育中的“水缸”,像一个“无盔甲的战士”,不堪一击。

  “水库就建在原本的河流干流上,暴雨就是最大的‘敌人’!”老张眉头微锁,向我们解释道。为了施工安全,原本的河流被导流洞分走了,而这座按十年一遇标准设计的导流洞,就成了施工期抵御洪水、保障排水的“临时盾牌”。

  万一“老天爷”不按常理出牌,遇到几十年一遇的暴雨,这“盾牌”能不能扛得住?老张的心里,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为了这场“初考”,老张和团队在梅汛期开始前就绷紧了弦。防汛方案反复推敲,物资和设施早早到位,4000个沙袋严阵以待,救生衣、雨具、应急水泵一应俱全;在4月汛期前,起关键作用的围堰也已牢牢筑起。

白仙山水库新建工程。

  “别看它现在不起眼,”老张指着围堰说,“要是大水冲下来,它就能兜住一片,给我们争取时间缓冲一下。”“丹娜丝”生成后,项目部里容易松动的物件被缆绳固定;临时工棚也在三天前加固完毕。

  可即使这样,昨天下午两点半,当瓢泼大雨突然倾泻而下时,老张还是坐不住了,他抄起车钥匙夺门而出,开车四处巡视工地。

  在一片雾色雨幕中,浑浊的泥浆水在低洼处迅速汇成一个个小池塘,一辆辆工程车在风雨中颠簸前行。

  突然,他一个急刹,原来他发现在强排水管接口处,水花正汹涌喷溅!“快!引到明渠去!”顾不上飞溅的水花,更顾不上眼镜片上蒙起的水雾,老张跳下车,就手脚麻利地调整水管方向。

导流洞水浑浊。

  “这些石料得抓紧运走!”刚处理完强排设施,老张又盯上了临时堆放的渣土石方。雨水正无情地浸泡着这些“山丘”。

  “它们现在看着没事,等雨水泡久了,脚底一滑就可能冲下去,堵了导流洞的口子,那就坏事了!”老张的话在风雨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张昌伦整理物资。

  巡视一圈之后,雨势未歇。老张顾不上休息,又开始紧盯气象云图。“看样子台风要去南边登陆了,但在我们这儿,雨怕是少不了,大意不得啊……”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何晴 徐能 通讯员张根苗

强排设施。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