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助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宁波首发“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
2025-07-15 16:2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上线培训会。

甬派客户端记者殷聪

数据监管,无感评估,及时掌握部门以及县乡真实履职情况;精准画像,推动人员编制管理重心从“管数量”向“管结构”转变;智能研判,构建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编制精准调配机制,推动编制资源科学配置……

当AI应用逐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我市机构编制管理也成功搭上技术发展的“顺风车”,逐步从原先的经验施策向现在的数据驱动转变。经过2年的开发建设,“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于今日(7月15日)正式上线,机构编制AI大模型同步运行。

“之所以取名为‘智管优配’,就是要通过智能化手段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从而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以及人员编制调配。”宁波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说,相比于传统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存在的对部门真实履职情况掌握不够精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缺乏科学依据、机构编制运行质效评估缺乏有效方法等堵点难点,人工智能的介入,能够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依托30个部门、48个系统的数据资源,“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已搭建机构职能配置、人员编制管理、分析研判、监测监管、绩效评估等五大模块,十余个应用场景。

专用大模型界面。

比如,在机构职能配置方面,平台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研判,分析并监管部门真实的履职情况,解决“这个部门管什么”和“该做什么事”的问题,推动部门明职知责、履职尽责,并构建机构编制需求与部门履职情况可量化的对应关系,探索机构编制量化管理。

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平台通过绘制部门人员编制结构全景画像,可分析提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需求等建议,科学合理确定周转编制使用计划,为加强年轻干部储备、优化人员编制结构提供有效支撑。

在分析研判方面,平台可充分发挥智能研判功能,建立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编制需求预测分析模型,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提前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布局,确保人员编制总量始终控制在合理、可持续的范围。

在监测监管方面,平台通过强化机构编制问题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在线督查功能,可构建问题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闭环机制。通过制定预警规则实时开展在线比对、数据校验,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转型。

在绩效评估方面,平台依托AI大模型完善线上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机构编制全流程效能评价体系,实行“无感评估、有感服务”,为部门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改进工作业务流程提供依据。

“机构编制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数字化的支撑,再以数字化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的专业化。”该负责人说,但人工智能的介入并不是要替代人的决策,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放大管理者的能力半径。

下一步,市委编办将按照数字政府2.0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和机构编制AI大模型建设,总结形成机构编制数字化创新实践经验,加快构建与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系和编制治理模式,助力打造政府运行智效体系,推动整体智治现代政府建设。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助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宁波首发“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15 16:22:00

上线培训会。

甬派客户端记者殷聪

数据监管,无感评估,及时掌握部门以及县乡真实履职情况;精准画像,推动人员编制管理重心从“管数量”向“管结构”转变;智能研判,构建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编制精准调配机制,推动编制资源科学配置……

当AI应用逐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我市机构编制管理也成功搭上技术发展的“顺风车”,逐步从原先的经验施策向现在的数据驱动转变。经过2年的开发建设,“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于今日(7月15日)正式上线,机构编制AI大模型同步运行。

“之所以取名为‘智管优配’,就是要通过智能化手段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从而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以及人员编制调配。”宁波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说,相比于传统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存在的对部门真实履职情况掌握不够精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缺乏科学依据、机构编制运行质效评估缺乏有效方法等堵点难点,人工智能的介入,能够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依托30个部门、48个系统的数据资源,“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已搭建机构职能配置、人员编制管理、分析研判、监测监管、绩效评估等五大模块,十余个应用场景。

专用大模型界面。

比如,在机构职能配置方面,平台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研判,分析并监管部门真实的履职情况,解决“这个部门管什么”和“该做什么事”的问题,推动部门明职知责、履职尽责,并构建机构编制需求与部门履职情况可量化的对应关系,探索机构编制量化管理。

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平台通过绘制部门人员编制结构全景画像,可分析提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需求等建议,科学合理确定周转编制使用计划,为加强年轻干部储备、优化人员编制结构提供有效支撑。

在分析研判方面,平台可充分发挥智能研判功能,建立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编制需求预测分析模型,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提前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布局,确保人员编制总量始终控制在合理、可持续的范围。

在监测监管方面,平台通过强化机构编制问题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在线督查功能,可构建问题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闭环机制。通过制定预警规则实时开展在线比对、数据校验,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转型。

在绩效评估方面,平台依托AI大模型完善线上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机构编制全流程效能评价体系,实行“无感评估、有感服务”,为部门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改进工作业务流程提供依据。

“机构编制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数字化的支撑,再以数字化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的专业化。”该负责人说,但人工智能的介入并不是要替代人的决策,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放大管理者的能力半径。

下一步,市委编办将按照数字政府2.0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和机构编制AI大模型建设,总结形成机构编制数字化创新实践经验,加快构建与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系和编制治理模式,助力打造政府运行智效体系,推动整体智治现代政府建设。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