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安全行 | 防溺水实地走访余姚陆埠站:设立专门的戏水区域
2025-07-15 20:4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史杰柯 罗校校

天气炎热,戏水降温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设立戏水区,既满足了群众的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安全——不仅让“童年的快乐”得以回归,还有效减少野泳等行为,从而降低溺水事故发生概率。

今天(7月15日)下午2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余姚市陆埠镇了解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陆埠镇地处余姚东面,拥有大大小小的河道溪流超百条、山塘水库近90座。丰富的水域资源,给防溺水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墙上的防溺水知识科普板。本文图片由王晓峰、罗校校摄

“暑假前,我们就开展过一轮防溺水行动,重点检查救生装备的完好情况。最近一段时间,大量‘小候鸟’来甬,镇政府、公安、村社联合加强对孩子及其家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陆埠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他们调整了勤务,协同各方力量加强对水域周边的巡查,及时劝阻野泳人员。

他还向记者透露,得益于辖区内设有专门的戏水区域——撞钟山“龙鳞坝”,有效“分流”了众多压力。“以往,野泳现象较为普遍,巡查劝阻人员很忙也很累,但因巡查范围过于广阔,效率总上不去。自从戏水区建成后,公众皆知此处可戏水,且安全有保障,于是,来这玩的人多了,野泳现象随之减少。”

当地的戏水区——撞钟山“龙鳞坝”。

随后,记者随同巡查劝阻人员来到了位于钟山红色主题公园附近的撞钟山“龙鳞坝”。记者看到,这里救生装备基本齐全,甚至配备了一艘小船以备不时之需。同样,来此戏水的群众络绎不绝,“亲子同游”尤为普遍。尽管尚未到下班时间,此处已呈现出人流爆满的趋势。

辅警喊话劝说“越线”的市民,让其回到安全水域。

有三名辅警巡逻至此,看到有人游过“安全线”,进入野外水域,立即掏出大喇叭,站到石阶上不断喊话:“那两个套游泳圈的,你们出线了,赶紧回来……”“越线者”听到提醒后,赶紧往回游。

戏水区的安全设施。

“小时候我们游泳无人监管,这边水域较深,确实存在危险。”现场有市民向记者表示,他们自幼在这片水域“长大”,深刻感受到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说着说着,这位市民就情不自禁地为如今的戏水区竖起了大拇指,称自己“童年的快乐”回来了。他说,几年前政府对这片水域进行改造,“龙鳞坝”应运而生:配备了各种安全设施,并有专业的安保人员驻守,同时设有深浅两个水区,可以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现在,我也不去其他地方游泳了。带着孩子时,我们会选择在浅水区嬉戏;我独自一人时,就会前往深水区畅游一番。”

民警检查防溺水救生装备。

采访中,巡查劝阻人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记者转达给相关部门:防溺水巡逻,带有机巢且能自动规划路线的自动巡航式无人机很有用,能高效发现野泳现象,帮助一线人员织密安全网。

“我们这边简单说就是‘地广警稀’,有无人机帮忙,巡查频率及精准性能大幅提升。有些山林中的水潭,车辆难以抵达,‘人巡’真得很难,‘空巡’就能解决这个难题。”他还建议,在危险水域周边投放一批竹竿,用来替代总是“丢件”的救援伸缩杆。

记者已将这些建议告知当地平安法治办相关工作人员。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安全行 | 防溺水实地走访余姚陆埠站:设立专门的戏水区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15 20:42:00

甬派客户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史杰柯 罗校校

天气炎热,戏水降温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设立戏水区,既满足了群众的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安全——不仅让“童年的快乐”得以回归,还有效减少野泳等行为,从而降低溺水事故发生概率。

今天(7月15日)下午2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余姚市陆埠镇了解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陆埠镇地处余姚东面,拥有大大小小的河道溪流超百条、山塘水库近90座。丰富的水域资源,给防溺水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墙上的防溺水知识科普板。本文图片由王晓峰、罗校校摄

“暑假前,我们就开展过一轮防溺水行动,重点检查救生装备的完好情况。最近一段时间,大量‘小候鸟’来甬,镇政府、公安、村社联合加强对孩子及其家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陆埠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他们调整了勤务,协同各方力量加强对水域周边的巡查,及时劝阻野泳人员。

他还向记者透露,得益于辖区内设有专门的戏水区域——撞钟山“龙鳞坝”,有效“分流”了众多压力。“以往,野泳现象较为普遍,巡查劝阻人员很忙也很累,但因巡查范围过于广阔,效率总上不去。自从戏水区建成后,公众皆知此处可戏水,且安全有保障,于是,来这玩的人多了,野泳现象随之减少。”

当地的戏水区——撞钟山“龙鳞坝”。

随后,记者随同巡查劝阻人员来到了位于钟山红色主题公园附近的撞钟山“龙鳞坝”。记者看到,这里救生装备基本齐全,甚至配备了一艘小船以备不时之需。同样,来此戏水的群众络绎不绝,“亲子同游”尤为普遍。尽管尚未到下班时间,此处已呈现出人流爆满的趋势。

辅警喊话劝说“越线”的市民,让其回到安全水域。

有三名辅警巡逻至此,看到有人游过“安全线”,进入野外水域,立即掏出大喇叭,站到石阶上不断喊话:“那两个套游泳圈的,你们出线了,赶紧回来……”“越线者”听到提醒后,赶紧往回游。

戏水区的安全设施。

“小时候我们游泳无人监管,这边水域较深,确实存在危险。”现场有市民向记者表示,他们自幼在这片水域“长大”,深刻感受到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说着说着,这位市民就情不自禁地为如今的戏水区竖起了大拇指,称自己“童年的快乐”回来了。他说,几年前政府对这片水域进行改造,“龙鳞坝”应运而生:配备了各种安全设施,并有专业的安保人员驻守,同时设有深浅两个水区,可以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现在,我也不去其他地方游泳了。带着孩子时,我们会选择在浅水区嬉戏;我独自一人时,就会前往深水区畅游一番。”

民警检查防溺水救生装备。

采访中,巡查劝阻人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记者转达给相关部门:防溺水巡逻,带有机巢且能自动规划路线的自动巡航式无人机很有用,能高效发现野泳现象,帮助一线人员织密安全网。

“我们这边简单说就是‘地广警稀’,有无人机帮忙,巡查频率及精准性能大幅提升。有些山林中的水潭,车辆难以抵达,‘人巡’真得很难,‘空巡’就能解决这个难题。”他还建议,在危险水域周边投放一批竹竿,用来替代总是“丢件”的救援伸缩杆。

记者已将这些建议告知当地平安法治办相关工作人员。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