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又到了下海游泳、吃海鲜的季节 有人被蟹螯扎了一下进了ICU
2025-07-15 21:30:18 稿源: 潮新闻  

70岁的沈伯(化名)没想到,自己在清洗花蟹时不慎被扎伤,病菌顺着伤口“攻城略地”,不仅差点没了右手,还在ICU里躺了快一个月时间,只因感染了一种“食人肉菌”。

他被送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抢救时,已休克昏迷,经过多次清创和综合治疗才涉险过关。

又到了下海游泳和吃海鲜的季节,专家提醒:与海鲜接触时,千万要注意这些“水产刺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类似情况每年都有发生。

洗蟹时被刺伤,手肿起一串大水疱

沈伯家住杭州萧山,身体一直不算太好,却也闲不住,每天买菜烧饭,精心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

前段时间,沈伯从菜场里买了几只花蟹,准备回家做花蟹炒年糕。上午,他在厨房清理花蟹时,右手手掌突然传来一阵刺痛。沈伯一看是被蟹螯扎了一下,当时伤口不深、出血很少,也不是很疼,沈伯和家人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刚到中午,沈伯就开始不舒服了——他不仅手掌疼得要命,还开始发烧、打寒战和犯恶心。一量体温,高烧到39.3℃。随着时间进展,沈伯全身肌肉酸痛,手掌肿得像馒头,皮肤绷得像鼓面,手背上竟然出现了三个比荔枝还大的红紫色水疱,并且手腕部分还冒出一连串的小水疱,还渗出脓液。

沈伯老伴赶紧给儿子打电话,一起送沈伯去医院。就在快抵达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时,老人已经呼吸衰竭、陷入昏迷。

推入抢救室前,沈伯的右手前臂皮肤发黑,遍布的黑紫色大水疱令人触目惊心。“患者呼吸困难、血压骤降、陷入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急诊科专家团队通过气管插管、加强抗感染、抗休克等急救措施稳住沈伯生命体征的同时,第一时间请骨科主任医师卢荟等专家团队前来会诊。

结合病史和症状,卢荟主任医师高度怀疑沈伯出现了创伤弧菌感染、创伤弧菌性败血症, 病情进展快得超出想象:右手前臂出现坏死性筋膜炎、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必须马上手术清创、去除创伤弧菌产生的毒力和毒素,否则极有可能面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术前出现感染性休克

两次清创手术,转危为安

只有手术清创,才有一线生机,家属决定接受急诊手术。卢荟主任医师在手术中发现,沈伯的右手、右腕高度肿胀伴巨大张力性水疱,切开后从肌肉深处、腕关节处都渗出源源不断的脓液,筋膜大量坏死。

在清除这些坏死肌肉筋膜组织和渗液后,专家团队多次反复消毒杀菌冲洗,并进行负压引流创伤弧菌在人体产生的毒素,减轻毒素等在手腕部的堆积,避免毒素等经人体吸收而进一步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首次手术后,沈伯被送入重症医学科综合监护室。期间,专家团队继续换药观察,后续又做了第二次清创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包含毒素的渗液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体内的创伤弧菌才被清除干净。沈伯终于转危为安,顺利转出了重症监护室,右手也保住了!目前,沈伯已经闯过“生死关”,转入外院进行康复治疗。

专家介绍,创伤弧菌又被称为“食人肉菌”,是“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如果被这种细菌感染,细菌会在人体内快速扩散,50%~70%的患者可能会在一到两天内出现皮肤肌肉坏死、脓毒血症,进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很多病人会因此截肢,休克病人死亡率高达50%~75%。如果超过72小时都未能接受有效治疗,死亡率接近100%。

此次成功救治,离不开浙大一院第一时间用沈伯的分泌物做涂片革兰染色,半小时内就找到了稍弯曲的阴性杆菌,高度怀疑是创伤弧菌,加上快速精确清创,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先机。后续经过细菌培养及分子检测在第二天得到了证实。

据悉,去年以来,浙大一院骨科接诊感染创伤弧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近10例,存活率达90%以上。

如何预防创伤弧菌感染

创伤弧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在20~30℃之间,当水温低于13℃时,它就会进入不可繁殖的休眠期。所以,每年夏秋季节(5月~10月)是创伤弧菌感染的高发季节。它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加工熟透的鱼、虾、贝甲等海产品;第二种是肢体上有伤口的部位接触海水,或被海产品刺伤皮肤。

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解释,抵抗力正常的人群,发生严重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对于抵抗力差或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危险系数就大大增加。如若存在慢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免疫功能低下或有酗酒习惯的人群,感染风险将大大增加,一旦被感染,病情进展飞速。

生活中,大家处理海鲜请戴厚橡胶手套,不要徒手操作,多借助尖刀、钳子等工具,防止被刺伤;如果不小心被海鲜刺伤或划伤,一定要及时清创,涂抹碘伏或双氧水消毒伤口,刺伤较深请立即就医,拖延时间越长,引起局部感染的概率越高;50℃以上高温能将创伤弧菌彻底杀灭,所以吃海鲜要彻底煮熟(沸水>5分钟),并避免用伤口接触腌渍生海鲜汁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在使用创可贴前,伤口要清洗消毒、保持干燥,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清创,就将伤口密闭,无疑是制造了良好的厌氧环境,反而更有利于细菌生长。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又到了下海游泳、吃海鲜的季节 有人被蟹螯扎了一下进了ICU

稿源: 潮新闻 2025-07-15 21:30:18

70岁的沈伯(化名)没想到,自己在清洗花蟹时不慎被扎伤,病菌顺着伤口“攻城略地”,不仅差点没了右手,还在ICU里躺了快一个月时间,只因感染了一种“食人肉菌”。

他被送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抢救时,已休克昏迷,经过多次清创和综合治疗才涉险过关。

又到了下海游泳和吃海鲜的季节,专家提醒:与海鲜接触时,千万要注意这些“水产刺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类似情况每年都有发生。

洗蟹时被刺伤,手肿起一串大水疱

沈伯家住杭州萧山,身体一直不算太好,却也闲不住,每天买菜烧饭,精心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

前段时间,沈伯从菜场里买了几只花蟹,准备回家做花蟹炒年糕。上午,他在厨房清理花蟹时,右手手掌突然传来一阵刺痛。沈伯一看是被蟹螯扎了一下,当时伤口不深、出血很少,也不是很疼,沈伯和家人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刚到中午,沈伯就开始不舒服了——他不仅手掌疼得要命,还开始发烧、打寒战和犯恶心。一量体温,高烧到39.3℃。随着时间进展,沈伯全身肌肉酸痛,手掌肿得像馒头,皮肤绷得像鼓面,手背上竟然出现了三个比荔枝还大的红紫色水疱,并且手腕部分还冒出一连串的小水疱,还渗出脓液。

沈伯老伴赶紧给儿子打电话,一起送沈伯去医院。就在快抵达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时,老人已经呼吸衰竭、陷入昏迷。

推入抢救室前,沈伯的右手前臂皮肤发黑,遍布的黑紫色大水疱令人触目惊心。“患者呼吸困难、血压骤降、陷入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急诊科专家团队通过气管插管、加强抗感染、抗休克等急救措施稳住沈伯生命体征的同时,第一时间请骨科主任医师卢荟等专家团队前来会诊。

结合病史和症状,卢荟主任医师高度怀疑沈伯出现了创伤弧菌感染、创伤弧菌性败血症, 病情进展快得超出想象:右手前臂出现坏死性筋膜炎、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必须马上手术清创、去除创伤弧菌产生的毒力和毒素,否则极有可能面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术前出现感染性休克

两次清创手术,转危为安

只有手术清创,才有一线生机,家属决定接受急诊手术。卢荟主任医师在手术中发现,沈伯的右手、右腕高度肿胀伴巨大张力性水疱,切开后从肌肉深处、腕关节处都渗出源源不断的脓液,筋膜大量坏死。

在清除这些坏死肌肉筋膜组织和渗液后,专家团队多次反复消毒杀菌冲洗,并进行负压引流创伤弧菌在人体产生的毒素,减轻毒素等在手腕部的堆积,避免毒素等经人体吸收而进一步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首次手术后,沈伯被送入重症医学科综合监护室。期间,专家团队继续换药观察,后续又做了第二次清创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包含毒素的渗液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体内的创伤弧菌才被清除干净。沈伯终于转危为安,顺利转出了重症监护室,右手也保住了!目前,沈伯已经闯过“生死关”,转入外院进行康复治疗。

专家介绍,创伤弧菌又被称为“食人肉菌”,是“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如果被这种细菌感染,细菌会在人体内快速扩散,50%~70%的患者可能会在一到两天内出现皮肤肌肉坏死、脓毒血症,进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很多病人会因此截肢,休克病人死亡率高达50%~75%。如果超过72小时都未能接受有效治疗,死亡率接近100%。

此次成功救治,离不开浙大一院第一时间用沈伯的分泌物做涂片革兰染色,半小时内就找到了稍弯曲的阴性杆菌,高度怀疑是创伤弧菌,加上快速精确清创,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先机。后续经过细菌培养及分子检测在第二天得到了证实。

据悉,去年以来,浙大一院骨科接诊感染创伤弧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近10例,存活率达90%以上。

如何预防创伤弧菌感染

创伤弧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在20~30℃之间,当水温低于13℃时,它就会进入不可繁殖的休眠期。所以,每年夏秋季节(5月~10月)是创伤弧菌感染的高发季节。它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加工熟透的鱼、虾、贝甲等海产品;第二种是肢体上有伤口的部位接触海水,或被海产品刺伤皮肤。

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解释,抵抗力正常的人群,发生严重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对于抵抗力差或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危险系数就大大增加。如若存在慢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免疫功能低下或有酗酒习惯的人群,感染风险将大大增加,一旦被感染,病情进展飞速。

生活中,大家处理海鲜请戴厚橡胶手套,不要徒手操作,多借助尖刀、钳子等工具,防止被刺伤;如果不小心被海鲜刺伤或划伤,一定要及时清创,涂抹碘伏或双氧水消毒伤口,刺伤较深请立即就医,拖延时间越长,引起局部感染的概率越高;50℃以上高温能将创伤弧菌彻底杀灭,所以吃海鲜要彻底煮熟(沸水>5分钟),并避免用伤口接触腌渍生海鲜汁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在使用创可贴前,伤口要清洗消毒、保持干燥,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清创,就将伤口密闭,无疑是制造了良好的厌氧环境,反而更有利于细菌生长。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