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不让一人掉队!老师们3年直播3000多节课助患病少年圆梦宁大
2025-07-22 08:0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视频拍摄:记者 张培坚

  甬派客户端记者 马亭亭/文 张培坚/摄 通讯员 俞峰

  7月21日,当查到被宁波大学录取的信息时,慈溪市杨贤江中学学生小胡和家人难掩喜悦之情。

  这份喜悦的背后,凝聚着小胡三年如一日的自律与汗水,更承载着学校一场持续三年的爱心教育接力——老师们用3000多节直播网课,为因病无法踏进教室的小胡铺就大学路。

老师上课时,教室里架起手机全程直播。记者 张培坚 摄

  2022年,升入高一的小胡因病无法到校学习,面临着求学困境。

  “如果我们不想办法,仅靠孩子在家自学,他的学业肯定会被耽搁。”得知情况后,学校校长室研究决定,特事特办:该生所有课程均开通直播通道,教师上课全程直播。

  要实现传统课堂同步直播,前期需要充分的准备,手机、支架、充电宝等都是必需物品。学校专门组建了直播保障群,班级老师们理解配合,同学们热心辅助,灵活运用钉钉、腾讯会议、微信等多平台,定期检查设备及网络情况,保障直播顺利进行。

  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这样成为照亮少年求学路的窗口。

  针对居家学习特点,老师们持续优化帮扶策略,为小胡量身打造动态调适的成长方案。课堂直播开启录屏回放功能,支持他按自身节奏进行学习;针对学习中的疑难点,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录制讲解视频,或在线私信答疑解惑;班主任陈建波不定期电话沟通,每学期家访,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每隔一段时间,老师们都会提前整理好纸质资料或电子资料,便于家长提前领取或打印。

  三年来,老师们用手机直播授课超3000节,日均6~7节,3个充电宝循环使用无数次,甚至用坏了1个。

  在老师们的关心帮助和父母的全方位保障下,直播间成了小胡的“云端课堂”。小胡也非常自律:每天雷打不动七点半起床学习,午休1小时后,继续学习到下午五点半,晚饭后进入晚自习。晨背单词夜预习成为常态,仅在寒暑假中休息数日。

  让陈建波欣慰的是,小胡的心态很好:“考差时他从不气馁,而是逐题分析错误,认真复习,积极备战下次考试。”

  3年来,小胡居家学习,只有期中、期末以及模拟考等大考时才来学校,但他始终是这个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今年6月,当小胡和妈妈一起出现在毕业典礼现场,同学们为他献上了热烈的掌声,纷纷和他合影留念。

小胡居家学习。记者 张培坚 摄

  这种家校紧密合作的方式结出硕果:小胡的历次考试成绩均在学校排名前列,还曾获得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高三首考后,经与老师们多次探讨,他及时调整备考策略,最终高考取得总分618分的理想成绩。

  来自学校的关心、老师们的点滴付出,家长童女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高考分数出来后,7月3日,她提笔写了一封信,将感激之情寄于字里行间:“是你们用爱与责任,托起了小胡的求学之路。618分的背后,是老师们用粉笔灰染白的鬓角,是钉钉群里永不熄灭的‘正在直播’提示灯。”

小胡曾获得的奖状。受访者供图

  慈溪市杨贤江中学党总支书记林盈颖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信仰,这场历时三年的教育接力,是孩子的胜利,也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小胡的故事将激励更多师生在面对逆境时保持奋进姿态,这种精神价值远超过考试分数本身。”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不让一人掉队!老师们3年直播3000多节课助患病少年圆梦宁大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22 08:07:00

视频拍摄:记者 张培坚

  甬派客户端记者 马亭亭/文 张培坚/摄 通讯员 俞峰

  7月21日,当查到被宁波大学录取的信息时,慈溪市杨贤江中学学生小胡和家人难掩喜悦之情。

  这份喜悦的背后,凝聚着小胡三年如一日的自律与汗水,更承载着学校一场持续三年的爱心教育接力——老师们用3000多节直播网课,为因病无法踏进教室的小胡铺就大学路。

老师上课时,教室里架起手机全程直播。记者 张培坚 摄

  2022年,升入高一的小胡因病无法到校学习,面临着求学困境。

  “如果我们不想办法,仅靠孩子在家自学,他的学业肯定会被耽搁。”得知情况后,学校校长室研究决定,特事特办:该生所有课程均开通直播通道,教师上课全程直播。

  要实现传统课堂同步直播,前期需要充分的准备,手机、支架、充电宝等都是必需物品。学校专门组建了直播保障群,班级老师们理解配合,同学们热心辅助,灵活运用钉钉、腾讯会议、微信等多平台,定期检查设备及网络情况,保障直播顺利进行。

  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这样成为照亮少年求学路的窗口。

  针对居家学习特点,老师们持续优化帮扶策略,为小胡量身打造动态调适的成长方案。课堂直播开启录屏回放功能,支持他按自身节奏进行学习;针对学习中的疑难点,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录制讲解视频,或在线私信答疑解惑;班主任陈建波不定期电话沟通,每学期家访,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每隔一段时间,老师们都会提前整理好纸质资料或电子资料,便于家长提前领取或打印。

  三年来,老师们用手机直播授课超3000节,日均6~7节,3个充电宝循环使用无数次,甚至用坏了1个。

  在老师们的关心帮助和父母的全方位保障下,直播间成了小胡的“云端课堂”。小胡也非常自律:每天雷打不动七点半起床学习,午休1小时后,继续学习到下午五点半,晚饭后进入晚自习。晨背单词夜预习成为常态,仅在寒暑假中休息数日。

  让陈建波欣慰的是,小胡的心态很好:“考差时他从不气馁,而是逐题分析错误,认真复习,积极备战下次考试。”

  3年来,小胡居家学习,只有期中、期末以及模拟考等大考时才来学校,但他始终是这个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今年6月,当小胡和妈妈一起出现在毕业典礼现场,同学们为他献上了热烈的掌声,纷纷和他合影留念。

小胡居家学习。记者 张培坚 摄

  这种家校紧密合作的方式结出硕果:小胡的历次考试成绩均在学校排名前列,还曾获得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高三首考后,经与老师们多次探讨,他及时调整备考策略,最终高考取得总分618分的理想成绩。

  来自学校的关心、老师们的点滴付出,家长童女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高考分数出来后,7月3日,她提笔写了一封信,将感激之情寄于字里行间:“是你们用爱与责任,托起了小胡的求学之路。618分的背后,是老师们用粉笔灰染白的鬓角,是钉钉群里永不熄灭的‘正在直播’提示灯。”

小胡曾获得的奖状。受访者供图

  慈溪市杨贤江中学党总支书记林盈颖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信仰,这场历时三年的教育接力,是孩子的胜利,也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小胡的故事将激励更多师生在面对逆境时保持奋进姿态,这种精神价值远超过考试分数本身。”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