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尚玉娇 张媛 熊敏
今天,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获悉,市生态环境科学院调查人员林峤涵近日在海曙区龙观乡五龙潭景区内发现一只通体翠绿、尾巴细长的蜥蜴,经专家确认,该蜥蜴为崇安草蜥。
经与《宁波市生物多样性清单——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名录(2024)》对比,确认这是该物种在宁波市的首次记录。

崇安草蜥。林峤涵/摄
崇安草蜥原名崇安地蜥,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蜥蜴科动物,是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为中国特有物种,得名于它的发现地福建崇安,最早于1926年由外国学者发现。2002年,中国学者首次在安徽黄山发现崇安草蜥;2012年10月,温州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崇安草蜥,为浙江省首次发现。此次宁波发现的崇安草蜥为省内第5次记录。

崇安草蜥。林峤涵/摄
崇安草蜥背面呈暗绿色,腹面颜色较浅;体侧有一条白色纵纹,从眼前下角经肩部向后生长,止于后肢前方胯部。四肢短小纤细,指趾侧扁,末节基部尤其细窄。尾细长,长度可达体长的三倍,遇到危险时会断尾求生,随后新尾可快速再生。夏季为崇安草蜥的繁殖期,因此各地崇安草蜥的发现记录多集中于夏季。
依托宁波(海曙)四明山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联合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五龙潭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
“本次在五龙潭发现崇安草蜥,反映出生态保护工作持续朝着更好的方向推进。”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在野外遇到野生动物时请勿惊扰,为小动物留下一片自由空间,也保护自己免受病菌、寄生虫的侵扰。”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