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台风中 四明山一小山村紧急整村转移
2025-07-29 16:0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顾佳诚 应秀一 通讯员 方田

“阿婆,雨越来越大了,住在这里太危险,我们接您走。”今天12时许,在余姚四明山镇溪山自然村,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徐科挺搀着87岁村民潘金花,顾不上打伞,将老人送上转移车。

此时,“竹节草”带来的风雨愈发猛烈,徐科挺松了一口气:“全村100余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徐科挺将老人送上转移车。

时间倒回两个小时前。

“雨势渐大,山上的房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四明山镇紧急召开会议,研判险情。

溪山自然村地处山中,“竹节草” 带来的连续强降雨可能对当地安全造成影响。四明山镇当机立断:两小时内完成全村转移!

联村领导王振名带队的转移工作小组随即成立。但是转移工作对溪山自然村而言难度不小,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民普遍在55岁以上。

“就算一个个背,也要把老人们全部转移出来!”他坚定地说。

老人们陆续坐上转移车。

冒着风雨,联村组长徐科挺和小组成员敲开了90岁老人傅金凤的家门。“傅阿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我当时心里挺忐忑的。”徐科挺坦言,阿婆比较“恋家”,加上双腿不便,他担心老人不愿转移,已做好了细致沟通的准备。

然而,当一行人上门时,傅阿婆看了看他们,开口说道:“我腿脚不利落,本不想动,但你们记挂我的安全,我得配合你们。”

志愿者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傅阿婆的邻居夏化品见志愿者任务繁重,主动背起傅阿婆。一旁的村干部帮他撑着伞,伞面几乎罩在傅阿婆身上,自己淋湿了大半。

夏化品将老人背在身上。

两人护送傅阿婆上了一辆私家车。为提高转运效率,除镇里统一安排的转运大巴外,不少镇村干部主动将私家车当作转运车。接下来的两小时里,多辆私家车在山路上来回奔波,冒雨把村民往邻近的安置点送。

从上午10点逐户沟通转移,到12点整村完成转移,仅用了两小时。

转移的村民一批批到了安置点,守在这儿的镇村干部和志愿者马上就忙开了:核对名单、铺好床铺、陪大家说说话……徐科挺和队员们连饭都没顾上吃。这些天,他们一直忙着排查隐患、监测雨情,早就累得不行,但瞅着村民们放松的样子,他念叨着:“再累也值得!”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台风中 四明山一小山村紧急整村转移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29 16:09: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顾佳诚 应秀一 通讯员 方田

“阿婆,雨越来越大了,住在这里太危险,我们接您走。”今天12时许,在余姚四明山镇溪山自然村,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徐科挺搀着87岁村民潘金花,顾不上打伞,将老人送上转移车。

此时,“竹节草”带来的风雨愈发猛烈,徐科挺松了一口气:“全村100余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徐科挺将老人送上转移车。

时间倒回两个小时前。

“雨势渐大,山上的房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四明山镇紧急召开会议,研判险情。

溪山自然村地处山中,“竹节草” 带来的连续强降雨可能对当地安全造成影响。四明山镇当机立断:两小时内完成全村转移!

联村领导王振名带队的转移工作小组随即成立。但是转移工作对溪山自然村而言难度不小,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民普遍在55岁以上。

“就算一个个背,也要把老人们全部转移出来!”他坚定地说。

老人们陆续坐上转移车。

冒着风雨,联村组长徐科挺和小组成员敲开了90岁老人傅金凤的家门。“傅阿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我当时心里挺忐忑的。”徐科挺坦言,阿婆比较“恋家”,加上双腿不便,他担心老人不愿转移,已做好了细致沟通的准备。

然而,当一行人上门时,傅阿婆看了看他们,开口说道:“我腿脚不利落,本不想动,但你们记挂我的安全,我得配合你们。”

志愿者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傅阿婆的邻居夏化品见志愿者任务繁重,主动背起傅阿婆。一旁的村干部帮他撑着伞,伞面几乎罩在傅阿婆身上,自己淋湿了大半。

夏化品将老人背在身上。

两人护送傅阿婆上了一辆私家车。为提高转运效率,除镇里统一安排的转运大巴外,不少镇村干部主动将私家车当作转运车。接下来的两小时里,多辆私家车在山路上来回奔波,冒雨把村民往邻近的安置点送。

从上午10点逐户沟通转移,到12点整村完成转移,仅用了两小时。

转移的村民一批批到了安置点,守在这儿的镇村干部和志愿者马上就忙开了:核对名单、铺好床铺、陪大家说说话……徐科挺和队员们连饭都没顾上吃。这些天,他们一直忙着排查隐患、监测雨情,早就累得不行,但瞅着村民们放松的样子,他念叨着:“再累也值得!”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