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有关工作
2025-07-29 18:4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汤飞帆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甬江人才工程等有关工作

甬派客户端记者 成良田 殷聪 文/摄

7月28日上午,市长汤飞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13次常务会议,听取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作专业解读,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研究甬江人才工程有关入选名单。

会议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和实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和以法治力量保障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深远考虑,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要提升站位,准确把握要义,深刻学习理解法律出台的时代价值、现实意义、法理逻辑,把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各级工作要求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民营经济工作。要依法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协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协调各种支持保障措施,不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以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要常态沟通,凝聚政企合力,开展法规解读和落地辅导,引导民营企业家践行法律要求,用好“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阿拉甬商有话讲”等政企沟通平台和机制,及时发现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诉求和困难。要梯度培育,擦亮城市名片,深化“上云上规上市上榜”行动,构建企业梯度培育链条,打造强有力的民营企业梯队,关注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扎实推进能力提升工程、青蓝接力工程,让民营企业家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会议指出,甬江人才工程是我市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的重要抓手。要动态调整扩大人才面,既突出“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510”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兼顾其他重点领域,创新人才评价标准,网罗吸引各领域、各行业优秀人才。要跟踪评估促进孵化转化,做好“后半篇文章”,加强对人才团队项目的跟踪关注、动态评估,梯次推进项目培育和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更多科技新产品和新质生产力。

会议还审议了《关于宁波市2024年决算草案的报告》等文件。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有关工作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29 18:47:00

汤飞帆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甬江人才工程等有关工作

甬派客户端记者 成良田 殷聪 文/摄

7月28日上午,市长汤飞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13次常务会议,听取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作专业解读,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研究甬江人才工程有关入选名单。

会议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和实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和以法治力量保障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深远考虑,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要提升站位,准确把握要义,深刻学习理解法律出台的时代价值、现实意义、法理逻辑,把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各级工作要求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民营经济工作。要依法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协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协调各种支持保障措施,不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以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要常态沟通,凝聚政企合力,开展法规解读和落地辅导,引导民营企业家践行法律要求,用好“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阿拉甬商有话讲”等政企沟通平台和机制,及时发现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诉求和困难。要梯度培育,擦亮城市名片,深化“上云上规上市上榜”行动,构建企业梯度培育链条,打造强有力的民营企业梯队,关注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扎实推进能力提升工程、青蓝接力工程,让民营企业家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会议指出,甬江人才工程是我市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的重要抓手。要动态调整扩大人才面,既突出“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510”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兼顾其他重点领域,创新人才评价标准,网罗吸引各领域、各行业优秀人才。要跟踪评估促进孵化转化,做好“后半篇文章”,加强对人才团队项目的跟踪关注、动态评估,梯次推进项目培育和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更多科技新产品和新质生产力。

会议还审议了《关于宁波市2024年决算草案的报告》等文件。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