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林昱辰 通讯员 陈艳雯 蒋丛超 倪佳春
近期,一款能实现真实烹饪功能的儿童厨房玩具走红市场,成了不少孩子的新宠。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分享内容层出不穷,但围绕这类玩具安全性的争议也持续升温。
8月5日,记者走进国家文教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专家的演示与讲解,深入探究此类玩具的安全状况。
检测结果显示,“真煮玩具”并非“绝对安全”。这类产品不仅在使用时存在即时风险,还可能存在设计缺陷、合规性不足及生产源头管控不到位等问题。
那么,这些“玩具”具体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消费者又该如何正确选购?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探究竟。
新闻多一点
针对此类产品,国家文教中心给出消费提示:
1.认准合规产品,拒绝“三无”
购买时仔细查看玩具包装,确认有生产厂家、厂址、执行标准(如GB 6675系列)、3C认证等信息,不买来源不明、包装简陋的产品。
2.检查细节安全性
对于带电子元件的玩具,确认电压符合标准;仿真刀具、餐具等部件要亲手触摸,确保边缘光滑无毛刺、无锋利棱角;如有塑料袋或薄膜,要确保有一定的厚度;塑料部件无异味,避免孩子啃咬时摄入有害物质。
3.留存购买凭证,及时维权
购买后保留好发票、网购订单等凭证,若发现玩具存在安全问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联系商家退换货,维护自身和孩子的权益。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